洒海涛
- 作品数:12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椎弓根钉棒系统三维矫治脊柱侧凸
- 肖春凌王磊李宗军郭玉增方志峰洒海涛武慧明殷建新李宁王作营朱国栋李超峰张金年徐宝慧翟艳红
- 青少年型脊柱侧凸是一种严重的脊柱畸形,发病率较高。由于畸形的进展,往往都发展到矫形手术的地步。其中单纯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脊柱侧凸疗效优良。后路做棘突上切口,依照术前设计,分别在脊柱的凹侧和凸侧置入椎弓根螺钉,于凹侧置...
- 关键词:
- 关键词:椎弓根脊柱侧凸
- 有限内固定结合超踝可动外固定架治疗Pilon骨折被引量:16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经有限内固定结合超踝可动外固定架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2006年采用超踝可动外固定架结合腓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26例Pilon骨折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所有的病例临床观察平均18个月,骨折均愈合。Pnediand-Allgawer型优良率100%,型优良率80%,型优良率67%。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超踝可动外固定架治疗Pilon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 洒海涛李瑞云
- 关键词:PILON骨折外固定架
- 小儿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严重损伤的远期疗效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小儿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严重损伤的可行性及远期疗效。方法1999年7月-2004年6月,对9例6~13岁儿童下肢严重损伤,涉及小腿及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伴复杂的开放性骨折与裸露的关节脱位、肌腱神经血管损伤,均采用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皮瓣面积最大30cm×12cm,最小10cm×5cm。结果9例皮瓣全部成活,成功率100%;随访4~9年,移植皮瓣血运正常,外形及功能良好,皮瓣供区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背阔肌皮瓣解剖位置恒定,部位隐蔽,血运丰富,切取面积大,抗感染能力强,对供区影响小,在显微外科技术娴熟的条件下,是修复小儿下肢严重损伤的理想方法。
- 肖春凌李宗军洒海涛殷建新朱国栋
- 关键词:外科皮瓣腿损伤
- 小儿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严重损伤
- 肖春凌李宗军洒海涛王磊武慧明方志峰殷建新李宁郭玉增朱国栋王作营徐宝慧宁娟陈士华高峰
- 该课题缩短了急诊一期修复单一或复合组织缺损的病程,降低了骨关节化脓性感染率和肌腱坏死率,同时可避免创面搁置后周围皮肤回缩,及时覆盖裸露骺板,防止因骺板缺血所致的生长不同步,避免了二期手术因血管创伤性炎症所致的血管危象,提...
- 关键词:
- 关键词:背阔肌皮瓣游离组织移植
- 累及距下跟骰关节损伤跟骨骨折术后远期疗效被引量:14
- 2008年
- [目的]探讨应用跟骨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累及距下、跟骰关节损伤的跟骨骨折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61例63足,男58例,女3例;年龄19~68岁,平均42岁。按Sanders分型:Ⅱ型16足,Ⅲ型30足,Ⅳ型17足。其中急诊手术13足,亚急诊手术50足。[结果]术后随访时间3—5年,平均4年3个月。术中无重要神经、肌腱损伤,术后有2足切口延迟愈合,1足发生切口皮缘坏死感染;尤骨折不愈合和内固定松动及再骨折发生;2足于久走后出现距下关节痛,尚能忍受。按张铁良百分评分法进行评定:优36例,良24例,可3例,总优良率为95.2%。[结论]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并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距下、跟骰关节损伤的各型跟骨骨折,可有效恢复Bohlers角和Gissane角,具有固定坚强,并有利于早期踝关节功能锻炼。可以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 李宗军肖春凌殷建新洒海涛武慧明范存义
- 关键词:跟骨骨折跟骨钢板内固定远期疗效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3
- 2009年
- ①目的探讨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及其疗效。②方法胫骨平台骨折64例,均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能早期功能锻炼。③结果本组64例,随访7个月~3年,骨折均骨性愈合,按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优43例,良15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91.6%。④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对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提供了方便的复位和稳定的内固定,也允许膝关节早期活动,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洒海涛李瑞云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锁定加压钢板
- 关节镜下半腱股薄肌腱移植缝线钢板固定重建膝交叉韧带
- 肖春凌王磊郭玉增李宗军洒海涛武慧明方志峰殷建新朱国栋徐宝慧
- 该项目施行关节镜下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缝线钢板固定重建膝交叉韧带损伤31例,男25例,女6例。年龄16-65岁,平均32岁,新鲜伤24例,陈旧性损伤7例,前交叉韧带断裂19例,后交叉韧带断裂10例。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断裂2例...
- 关键词:
- 关键词:交叉韧带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被引量:4
- 2008年
- ①目的探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其疗效。②方法应用人工双极股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18例。其中骨折按Evans分型,Ⅲ型6例,Ⅳ型11例,Ⅴ型1例。③结果对18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后6~24个月的随访,平均11个月,随访标准按与受伤前关节功能比较,有13例恢复至术前功能水平。X线片示假体位置佳,无下沉及松动。④结论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具有创伤小、手术安全、效果好、能尽快恢复功能的特点,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
- 洒海涛李瑞云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老年人
- 游离腓骨皮瓣与髂骨皮瓣在骨缺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 目的:研究骨缺损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游离腓骨皮瓣和游离髂骨皮瓣移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6年1月017年1月收治的34例骨缺损患者(其中:胫骨骨缺损的患者有18例,实施游离腓骨皮瓣移植术进行治疗;足部、...
- 洒海涛
- 关键词:骨缺损
- 文献传递
- 挤压伤断指再植的几点体会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手指挤压离断再植的手术方法及影响成活的因素和对策。方法对65例82指挤压伤后完全离断的病例进行再植,为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术中尽可能多的吻合指掌侧静脉,对血管挫伤严重的手指采用血管移植、血管神经束转位、带血管皮瓣转移等方法进行再植修复;根据术后血小板活化的程度或临床表现,用适量尿激酶纠正高血凝状态,以提高毛细血管的灌注。结果82个断指中成活78指(95.1%)。62例78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年5个月,手指外形及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1〕评定,优52指,良21指,差5指,优良率达89.0%。结论挤压伤断指只要手指外形未完全破坏,远端可寻见能吻合的血管,通过血管移植、血管神经束转位、静脉皮瓣转移等方法,应尽可能的进行再植修复,有较高的再植成活率。
- 李宗军肖春凌殷建新洒海涛朱国栋
- 关键词:挤压伤手指离断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