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琳 作品数:13 被引量:75 H指数:5 供职机构: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贵州省科技攻关计划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阿司匹林抑制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2016年 探究阿司匹林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抑制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确诊为心肌梗死的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心肌梗死后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肌纤维化的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的第八周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情况明显优于第四周,对比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第四周和第八周的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能有效抑制患者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帮助心室重构,缓解心力衰竭,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得到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 涂琳 鲁玉明 唐艳 黎姗姗关键词:阿司匹林 心肌梗死 心肌纤维化 环状RNA ACAP2调节微小RNA-421与B细胞易位基因2轴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环状RNA ACAP2(circACAP2)调节微小RNA(miR)-421/B细胞易位基因2(BTG2)轴对心肌梗死(MI)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构建MI大鼠模型和H9c2细胞模型,将8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MI组、小干扰RNA-阴性对照(si-NC)组、si-circACAP2组、pcDNA3.1组、pcDNA3.1-circACAP2组、pcDNA3.1-circACAP2+模拟物(mimic)NC组、pcDNA3.1-circACAP2+miR-421 mimic组,每组各10只。将缺氧H9c2细胞置于24孔板中,瞬时转染细胞,分为缺氧组、缺氧+si-NC组、缺氧+si-circACAP2组、缺氧+pcDNA3.1组、缺氧+pcDNA3.1-circACAP2组、缺氧+pcDNA3.1-circACAP2+mimic NC组、缺氧+pcDNA3.1-circACAP2+miR-421 mimic组,另取正常培养的H9c2细胞作为对照组。检测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心肌梗死情况、心肌组织病理变化、circACAP2、miR-421、BTG2 mRNA表达情况、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H9c2细胞活力和凋亡、心肌组织BTG2蛋白表达、H9c2细胞BTG2蛋白表达。结果MI组circACAP2、BTG2 mRNA表达高于假手术组(1.84±0.21 vs 1.00±0.10,1.68±0.17 vs 1.00±0.10),miR-421表达低于假手术组(0.49±0.05 vs 1.00±0.11,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MI组梗死面积、CK-MB、LDH活性升高,LVFS、LVEF降低(P<0.05)。与si-NC组比较,si-circACAP2组心肌损伤减轻,LVFS、LVEF升高,梗死面积、CK-MB、LDH活性降低(P<0.05);与缺氧+si-NC组比较,缺氧+si-circACAP2组细胞活力升高,凋亡率、CK-MB和LDH活性降低(P<0.05)。与pcDNA3.1组比较,pcDNA3.1-circACAP2组心肌损伤加重,LVFS、LVEF降低,梗死面积、CK-MB、LDH活性升高(P<0.05);与缺氧+pcDNA3.1组比较,缺氧+pcDNA3.1-circACAP2组细胞活力降低,凋亡率、CK-MB、LDH活性升高(P<0.05)。结论circACAP2在MI大鼠和H9c2细胞中表达上调,沉默circACAP2可能通过调节miR-421/BTG2轴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肌损伤,提高心肌细胞活力。 黎姗姗 许文 杨熙 涂琳 周海燕关键词:肌细胞 心肌损伤 心肌梗死大鼠 氧化苦参碱/阿司匹林抑制醛固酮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异变的实验研究 随着医学的迅猛发展、临床诊疗技术的提高及治疗手段的丰富,恶性心血管事件的死亡率正逐渐降低,而其继发的心肌重塑过程最终导致的心力衰竭成为疾病演变的最终病理结果和死亡原因。系统分析不难发现目前临床治疗药物大多集中于改善心肌细... 涂琳关键词:醛固酮 阿司匹林 氧化苦参碱 心肌纤维化 心肌成纤维细胞 阿司匹林对醛固酮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aspirin,aspi)对醛固酮(ald)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0.08%胰酶消化1~3 d SD新生大鼠,差速贴壁法纯化SD新生大鼠原代CF。正式实验采用培养3~5代CF,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无小牛血清的高糖DMEM;醛固酮组(ald):无小牛血清的高糖DMEM+1×10-8mol/L ald;阿司匹林+醛固酮组(aspi+ald):无小牛血清的高糖DMEM+1×10-8mol/L ald+1.11×10-6mol/L aspi;螺内酯+醛固酮组(spiro+ald):无小牛血清的高糖DMEM+1×10-8mol/L ald+1×10-6mol/L spiro。HE染色法观察各组CF形态学变化;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印迹分析TGF-β-Smad 2、3、4的蛋白表达。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ld可使细胞增生活跃,分裂相细胞显著增多(P〈0.01);与ald相比,Aspi+ald组及spiro+ald组均可使细胞分裂显著减少(P〈0.01)。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ald能够明显增加CF对MTT的代谢率,MTT值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与ald组相比,aspi+ald组、spiro+ald组均可使CF对MTT代谢率减少,MTT值显著降低(P〈0.01)。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以ald刺激CF后,TGF-β-Smad 2、Smad 3及Smad 4蛋白水平明显增高,以aspi及spiro干预后,CF中TGF-β-Smad 2、Smad 3及Smad 4蛋白水平表达较ald组明显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spir可抑制ald诱导的CF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Smad 2、3、4的蛋白水平相关。 鲁玉明 涂琳 刘兴德 沈祥春关键词:阿司匹林 醛固酮 心肌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转化生长因子Β 阿司匹林对急性心梗后心肌重塑大鼠血清中NO、TNF-α及IL-6的影响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对心梗心肌缺血模型大鼠血清中NO、TNF-α、IL-6等炎性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冠脉结扎复制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司匹林组及假手术组。模型复制4周后,比色法分析血清中NOS的活力与NO的含量,Elisa分析TNF-α与IL-6的含量。结果阿司匹林连续给药4周,能显著抑制血清中NO、TNF-α及IL-6等炎性因子升高。结论阿司匹林能有效地抑制心肌梗死诱发的心肌重塑过程中炎症因子的释放与表达,从而改善心功能损伤。 涂琳 张彦燕 罗红 沈祥春关键词:阿司匹林 白介素-6 阿司匹林在心肌纤维化中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总结阿司匹林在心肌纤维化中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分析心肌纤维化的形成机制及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结合最新的文献报道,系统阐述阿司匹林防治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血栓的形成及血小板的活化参与了心肌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阿司匹林改善心肌纤维化作用与其干预免疫炎症因子表达、抗血栓形成、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及抗氧化等作用密切相关。结论:阿司匹林作为临床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与临床用途,其在心肌纤维化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涂琳 沈祥春 刘兴德关键词:心肌纤维化 血栓 血小板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诱发实验性心肌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对心肌梗死后诱导心肌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冠脉结扎复制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od)、阿司匹林组(30 mg.kg-1)及假手术组(Sham)。分析模型复制4周与8周后,大鼠血流动力学(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平均压、左心室最大收缩速率及左心室最大舒张速率)、心肌重构指数(左心室前壁、左心室直径及心脏长轴)的变化,并进行大体解剖学观察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模型复制4周与8周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紊乱、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心肌重构指数增加。大体解剖学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提示形成心肌纤维化;给予阿司匹林后对上述指标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P<0.05),能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肌纤维化及心室重构。结论:阿司匹林对实验性心肌纤维化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涂琳 张彦燕 杨钰萍 刘兴德 沈祥春关键词:阿司匹林 心肌梗死 心肌纤维化 老年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心脏康复质量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心脏康复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冠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16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6个月,上述入选者均需填写中国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依据评估结果将其分为心脏康复质量良好组(143例)与心脏康复质量不良组(25例),记录其一般资料,分析影响老年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心脏康复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心脏康复质量不良组CQQC中体力、病情、医疗状况、一般生活、社会心理状况、工作状况、总分均明显低于心脏康复质量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介入支架个数、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术后心肌梗死占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康复质量不良组年龄(≥80岁)、累及冠状动脉血管支数(≥3支)、介入治疗次数(≥3次)、不合理饮食、缺乏运动、吸烟、便秘占比均明显高于心脏康复质量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80岁)、累及冠状动脉血管支数(≥3支)、介入治疗次数(≥3次)、不合理饮食、缺乏运动、吸烟、便秘为影响老年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心脏康复质量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累及冠状动脉血管支数、介入治疗次数、不合理饮食等均为影响老年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心脏康复质量的相关因素,临床可通过加强饮食、运动指导等方式帮助患者提高心脏康复质量。 唐艳 鲁玉明 黎姗姗 杨熙 涂琳关键词:冠心病 冠脉支架植入术 主动脉球囊反搏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评价 2019年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择54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标准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LABP辅助治疗。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为88.89%,组间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血流动力指标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主动脉球囊反搏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涂琳关键词:主动脉球囊反搏 急性心肌梗死 疗效评价 替格瑞洛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血脂及心肌酶的影响 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脂及心肌酶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西药组62例和联合组55例,两组基础治疗(强心治疗等)相同,西药组给予替格瑞洛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4 w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等炎症细胞因子、血脂和心肌酶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CRP、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治疗前,两组心肌酶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和肌钙蛋白(CTn)I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降低更明显。结论替格瑞洛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CRP、血脂及心肌酶水平。 鲁玉明 金燕 唐艳 涂琳 沈祥春关键词:冠心病 心功能 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