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玉芬

作品数:16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专利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进气道
  • 10篇超声速
  • 9篇超声速进气道
  • 5篇总压
  • 5篇脉冲爆震
  • 5篇脉冲爆震发动...
  • 5篇进气
  • 5篇爆震发动机
  • 3篇起动
  • 3篇气动
  • 3篇总压恢复
  • 3篇总压恢复系数
  • 3篇激波
  • 3篇阀式
  • 3篇飞行
  • 2篇单管
  • 2篇旋转阀
  • 2篇一体化
  • 2篇气动性能
  • 2篇转阀

机构

  • 13篇南京航空航天...
  • 3篇中国航天科技...
  • 1篇中国运载火箭...
  • 1篇航天空气动力...

作者

  • 16篇温玉芬
  • 11篇谭慧俊
  • 5篇陈皓
  • 5篇谢文忠
  • 3篇曾诚
  • 3篇程代姝
  • 3篇韩启祥
  • 3篇陈伟
  • 2篇张启帆
  • 2篇孙姝
  • 2篇陈皓
  • 2篇马友林
  • 1篇严佳民
  • 1篇童悦
  • 1篇李建中
  • 1篇高晶晶
  • 1篇陈皓

传媒

  • 5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航空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内/外压缩一体化调节式变几何进气道及设计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内/外压缩一体化调节式变几何进气道,通过在超声速进气道结构基础上设计可绕轴转动的压缩面,根据飞行条件调节可调压缩面偏转位置,在拓宽进气道来流马赫数范围、改善进气道气动性能的同时兼顾实际工程应用时变几何机构的...
谢文忠施欢谭慧俊王肖杨树梓曾诚温玉芬陈皓
文献传递
单管旋转阀式双涵道脉冲爆震发动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管旋转阀式双涵道脉冲爆震发动机,该爆震发动机通过筒式阀门的周向转动,使进气孔反复开启和关闭,从而实现了旋转阀式的单管爆震发动机,不仅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还避免了多爆震管之间的协调、控制以及耦合干扰...
陈伟韩启祥谭慧俊温玉芬
基于弹体表面吹气的埋入式进气道性能改善被引量:6
2012年
针对埋入式进气道进口处吸入了大量的弹身边界层低能流而导致的总压恢复系数较低,出口流场畸变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弹体表面吹气的埋入式进气道流场控制概念,并采用数值仿真先对不带进气道的纯弹身模型进行了边界层控制研究,而后进一步对完整的进气道/弹身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获得了吹气控制措施对埋入式进气道流动结构和工作性能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合适的吹气方案确实能够有效地吹除部分弹身边界层,改善埋入式进气道进口前的边界层状况及内通道流态,提高其总压恢复系数并降低出口流场畸变.设计状态下埋入式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提高了1.5%,畸变指数降低了6.6%.
程代姝孙姝温玉芬谭慧俊
关键词:埋入式进气道边界层吹气总压恢复系数
基于多缝放气自适应流动控制的超声速进气道数值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针对一种超声速混压式二元进气道,设计了多缝放气自适应流动控制方案,采用数值方法分别对有放气措施和无放气措施的进气道特性进行仿真对比分析,获得了放气对进气道自起动能力、临界性能及阻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进气道内收缩段开设系列放气缝,可以在保证进气道自起动能力的情况下大幅提升其临界性能,同时该种流动控制措施可通过唇口斜激波及其反射激波的移动实现放气量的自适应调节。对比分析发现,所设计的多缝放气流动控制方案,在设计状态下进气道的抗反压能力和总压恢复系数较无放气措施方案分别提高12.15%和7.11%,流量损失和阻力增加仅为0.71%和2.7%;巡航状态下,阻力增幅进一步减小,仅为1%。
温玉芬张晨凯张正高晶晶
关键词:超声速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
基于出口导流控制的超声速进气道性能研究
2016年
针对进气道内型面存在较大弯段而导致的流动分离问题,提出了一种对进气道出口弯段进行导流控制的概念,设计了3种不同的导流格栅方案,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对不同导流格栅方案的超声速进气道流动进行了对比分析,获得了不同导流格栅对进气道流场结构和工作性能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利用格栅对进气道进行导流控制,可以改善进气道出口弯段的流场结构和压力分布,避免进气道出口发生流动分离.通过对格栅型面进行优化可以显著改善进气道的工作性能,采用类翼型导流格栅的进气道性能改善幅度最大,马赫数为3.5条件下,其稳定工作裕度和出口总压恢复系数分别提高10.3%和9.8%,冷流内阻降低5.3%.
温玉芬严佳民陈皓马友林
关键词:超声速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稳定工作裕度
一种二元超声速进气道自起动性能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元超声速自起动性能预测方法,其中,首先通过将临界不起动流场自下而上分为三层,依次为为粘性排移层、两激波层和主激波层,然后分别求解三种激波层在喉道处对应的高度,最后得到了考虑粘性影响的超声速进气道的自起动...
谢文忠王肖杨树梓谭慧俊陈皓温玉芬
文献传递
爆震发动机超声速进气道的非定常耦合流场数值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带化学反应的非定常数值仿真方法,对爆震发动机(PDE)内进气道、燃烧室、尾喷管的耦合流场进行了分析,并着重研究了爆震压力波及其反射波对超声速进气道内流动结构的非定常干扰过程,对比了3种进气道/燃烧室耦合方式下进气道流动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通过在燃烧室内填充以化学恰当比预混的燃料和氧化剂,数值仿真可获得稳定自持的爆震波.在爆震波压强作用下所产生的结尾波系和反射激波会发生耦合干扰作用,它们在流道内的运动传播影响了结尾波系的前传幅度.通过对比不同进气道/燃烧室耦合方式的流场特征发现:采用突扩式进气道/燃烧室连接段可利用燃烧室头部固壁的阻碍以及其对爆震高压波的反射作用将大部分的压缩气体存储于燃烧室内,进而减弱进气道与燃烧室之间的耦合干扰作用,对提高进气道的工作稳定性有利.另外,内凹式燃烧室头部段的引入还为压缩气体提供了额外的存储空间,故可以进一步缓冲爆震高压,提高进气道的稳定工作裕度.
温玉芬谭慧俊张启帆程代姝
关键词:超声速进气道脉冲爆震发动机
吸气式脉冲爆震发动机进气道的流动特性研究
进气道是吸气式脉冲爆震发动机的关键气动部件之一,它的正常、高效工作对爆震发动机至关重要。由于燃烧室内的爆震高压会向上游传播,并与进气道内流形成非定常耦合干扰,其流动机理非常复杂。因此,有必要对典型进气道在爆震高压作用下的...
温玉芬
关键词:进气道流动特性
某气动阀式脉冲爆震发动机进气道流动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对某气动阀式脉冲爆震发动机(PDE)亚声速进气道进行了试验和数值仿真研究,分析了该进气道在冷流条件和点火条件下的流场结构和工作特性。结果表明,在冷流条件下,通道内整流锥上游的流动较顺畅,无可见分离存在。但在点火条件下,爆震波的干扰使得进气道出口的压强呈周期性振荡,其峰值压力达300kPa以上。由于气动阀并没有起到有效的隔离作用,爆震波在进气道出口平面形成的压力扰动会逐渐向上游传播,并在2ms内越过气动阀,导致进气道进口出现了高速整体倒流,其倒流时间占据了约半个周期,且瞬时倒流马赫数最大可达到0.8。本文还对冷流条件和点火条件下的进气道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较好地模拟出了该进气道的试验条件,且进气道内流动与试验基本一致。非定常仿真结果进一步表明了该进气道在爆震高压扰动下会出现整体高速倒流的现象。由于进气道进口的瞬时倒流形成了较大的反向冲量,对爆震发动机的推力特性极为不利,故必须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对气动阀进行改进。
温玉芬谭慧俊李建中陈伟韩启祥
关键词:脉冲爆震发动机气动阀进气道倒流
单管旋转阀式双涵道脉冲爆震发动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管旋转阀式双涵道脉冲爆震发动机,该爆震发动机通过筒式阀门的周向转动,使进气孔反复开启和关闭,从而实现了旋转阀式的单管爆震发动机,不仅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还避免了多爆震管之间的协调、控制以及耦合干扰...
陈伟韩启祥谭慧俊温玉芬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