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凯

作品数:11 被引量:13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中华鲟
  • 3篇繁殖
  • 2篇淡水
  • 2篇养殖
  • 2篇幼鱼
  • 2篇授精
  • 2篇人工繁殖
  • 2篇人工授精
  • 2篇人工授精方法
  • 2篇自然因素
  • 2篇稀释液
  • 2篇卵子
  • 1篇淡水养殖
  • 1篇电站
  • 1篇性状
  • 1篇驯化
  • 1篇盐度
  • 1篇应急
  • 1篇应急反应
  • 1篇优良性

机构

  • 1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11篇王凯
  • 10篇朱永久
  • 10篇陈细华
  • 10篇危起伟
  • 9篇刘鉴毅
  • 9篇杨德国
  • 2篇李罗新
  • 1篇万湘平
  • 1篇杜浩
  • 1篇张四明
  • 1篇张兴忠
  • 1篇沈丽
  • 1篇甘芳
  • 1篇杨得国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淡水渔业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经济动物学报
  • 1篇海洋水产研究
  • 1篇南方水产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199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标志放流中华鲟幼鱼的降河洄游被引量:60
2005年
1998— 2 0 0 2年期间 ,向长江放流人工繁殖中华鲟 2月龄稚鲟 (全长 7 5— 17 0cm) 17 5 2万尾 ,其中 7795 7尾用CWT进行标记 ;14月龄幼鲟 (全长 5 5 0— 98 0cm) 4 0 0尾 ,全部用外挂银牌和CWT双重标记。放流后沿长江及沿海收集中华鲟稚鲟和幼鲟样本 ,4年共回收稚鲟样本 6 4 0 0尾 ,幼鲟样本 13尾 ,检测到携带标记的稚鲟和幼鲟各 13尾。人工放流的幼鲟降海洄游的速度平均达到 2 8 6km/ 2 4h(7 1— 10 0 2km/ 2 4h) ,回捕时离放流点的距离从 346—2 4 5 9km ,平均 16 0 0km ,回捕的标志幼鲟有 4 6 2 %的个体来自海区。初步估算出 1999年和 2 0 0 0年人工放流个体在长江口幼鲟种群中的贡献率分别为 2 2 81%和 0 997%。结果表明 ,人工放流中华鲟稚鲟和幼鲟的生长、洄游及分布与自然种群没有明显差异。放流较大规格的幼鲟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而目前长江中华鲟种群的补充仍以自然繁殖种群为主。
杨德国危起伟王凯陈细华朱永久
关键词:中华鲟幼鱼
中华鲟人工授精方法及所用稀释液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华鲟人工授精方法及所用稀释液。所述的方法,是采用稀释液A液和B液作授精介质,用二次湿法操作,第一次用A液淘洗卵子去除卵巢液,第二次用B液激活卵子和精子并使精子分散均匀授精;所述的稀释液,为A液和B液,A...
刘鉴毅危起伟杨德国陈细华朱永久王凯
文献传递
淡水养殖中华鲟成鱼的3种方式及效果比较被引量:9
2006年
淡水养殖中华鲟成鱼主要有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等3种方式。工厂化养殖和网箱养殖中华鲟成鱼的生长速度要明显快于池塘养殖方式,其中网箱养殖的成鱼有最大的相对生长率和瞬时生长率。工厂化养殖中华鲟成鱼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和较高的生产运行成本,同等生产规模的投资成本和生产运行成本为网箱养殖的2~3倍,不宜大规模推广,可选择条件适宜的山溪、水库进行自流式流水养殖;网箱养殖投入产出比高,能源消耗少,节约水资源,养殖中华鲟的生长速度、成活率、资金投入的效益等均有较明显的优势,是一种值得提倡和推广的中华鲟成鱼养殖方式。池塘养殖中华鲟成鱼虽然投入和成本低,但养殖成活率低,效果差,不宜大量采用。试验结果表明,工厂化养殖和网箱养殖中华鲟成鱼的单位面积载鱼量均较低,规格1~3kg的个体,养殖时的有效载鱼量控制在10kg·m^-2左右较适宜,不宜超过15kg·m^-2。
杨德国危起伟王凯朱永久陈细华刘鉴毅
关键词:中华鲟成鱼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池塘养殖
中华鲟幼鱼培育装置
中华鲟幼鱼培育装置,涉及特种鱼类养殖的装置,它具有一个塑料或玻璃钢的桶体,其底部的中心向体外依次延伸出大、小两级同轴相连的插孔,小孔中插有立于桶体中的溢流管,大孔中插有套于溢流管外的过滤管,桶体面设置有可偏转喷头,喷头经...
危起伟杨德国朱永久王凯李罗新陈细华刘鉴毅
文献传递
中华鲟苗种的集约化生产系统被引量:2
2008年
以满足中华鲟苗种培育关键生态要素为依据,研制出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Gray)苗种集约化生产系统,实现了中华鲟幼鲟的批量生产。该系统由生产主设施系统和配套设施系统构成,其中主设施包括4种不同规格养殖池共2534.8m2及授精和孵化设施;配套设施系统包括亲鲟运输车、供水及水处理、增氧、保温升温、饵料供应及其它辅助设施。该系统鱼池采用不同的池型、建筑材料和制作工艺以适应苗种不同发育阶段生态要求,水温可调控,进排水方式可灵活调节,自流式排污,保证了池水的不同流态及良好稳定的水环境。该系统4个月可催产中华鲟亲鲟16尾以上,孵化166.4万粒中华鲟受精卵,抚育235.5万尾1~15日龄仔鱼,培育全长10~15cm稚鱼31.31万尾。该系统的设施具有较好通用性,也适用于其它鱼类特别是珍稀名贵鱼类苗种的集约化批量生产。
杨德国危起伟朱永久刘鉴毅王凯陈细华李罗新
关键词:中华鲟人工繁殖苗种培育
淡水人工培育中华鲟亚成体的海水驯化试验被引量:3
2007年
2000年,采用阶段性递增水体盐度,即每5d将水体的盐度逐渐提高5,并不设稳定期的方法,对在淡水环境人工养殖近3年的中华鲟子一代亚成体(全长105~149cm,体重5.8~15.0kg)进行海水驯化试验。结果表明,经过20d的驯化,较大规格的中华鲟亚成体即可适应盐度为23的海水环境,驯化的成活率平均达到93.9%(92.1%~95.7%)。水体盐度增加时没有发现中华鲟有异常的行为表现,而驯化后的中华鲟在海水池塘中也能够正常生长。研究还表明,中华鲟对其栖息水体的盐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但其耐盐性和适应能力可能与个体规格大小有一定的关系,即个体的规格越大,则其对水体盐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就越强。
杨德国朱永久危起伟陈细华刘鉴毅王凯
关键词:中华鲟盐度驯化
中华鲟人工授精方法及所用稀释液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华鲟人工授精方法及所用稀释液。所述的方法,是采用稀释液A液和B液作授精介质,用二次湿法操作,第一次用A液淘洗卵子去除卵巢液,第二次用B液激活卵子和精子并使精子分散均匀授精;所述的稀释液,为A液和B液,A...
刘鉴毅危起伟杨德国陈细华朱永久王凯
文献传递
中华鲟活鱼运输箱
中华鲟活鱼运输箱,涉及活鱼运输技术,包括箱体和配置在箱体顶面上的盖板,盖板与箱体密封活动联接,箱体和盖板的壁均由金属板夹层和夹层内填充的发泡塑料构成,在箱体的内腔,四周壁上衬有海绵垫,靠两侧的下部,装有通向箱外的输氧管,...
朱永久刘鉴毅危起伟万湘平杨德国陈细华王凯
文献传递
葛洲坝下游中华鲟产卵场的水文状况及其与繁殖活动的关系被引量:46
2007年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为江海溯河产卵的洄游性鱼类,1981年即葛洲坝截流前,其产卵场分布在金沙江下游和长江上游的约600km江段。葛洲坝水电工程阻断了其产卵洄游通道,调查发现自1982年以来,中华鲟在葛洲坝下游江段的狭小范围成功产卵。对中华鲟繁殖季节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的水温、流速、流量、含沙量和水位等水文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与中华鲟产卵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葛洲坝截流后,宜昌中华鲟产卵场江段10~11月份的月平均流速及11月份的月平均含沙量发生明显变化(P〈0.001),而月平均水位、流量及水温的变化不明显。多年观察结果显示,中华鲟产卵时,5种水文因子的参数均有一定的变动范围。1983~2004年期问,37次中华鲟产卵时的日平均水温范围为16.10~20.60℃,平均为18.63℃;日平均水位范围为40.69~47.32m(黄海高程),平均为43.91m;日平均流量范围为7170~26000m^3/s,平均为13908m^3/s;1983~2000年31次中华鲟产卵时的日平均含沙量范围为0.10~1.32kg/m。,平均为0.46kg/m。;日平均流速为0.81~1.98m/s,平均为1.30m/s。分析得到较适宜中华鲟产卵的水温是18.0~20.0℃,流量是14100m^3/s,水位是42.0~45.0m,含沙量是0.2~0.3kg/m^3,底层流速是1.0~1.7m/s。水温是中华鲟产卵的必备条件,水温适宜的情况下,水位、流速和含沙量出现逐渐从高位下降的趋势、而且各水文要素值均达到其适宜范围时,中华鲟即产卵繁殖。三峡工程运行后,下游江段水温的变化可能会对中华鲟的性腺发育和产卵繁殖产生不利影响,而江水含沙量下降对其产卵繁殖较有利。
杨德国危起伟陈细华刘鉴毅朱永久王凯
关键词:中华鲟产卵水文条件水电站长江
湖北淤泥湖团头鲂优良性状及种质研究被引量:7
1991年
本文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阐明了团头鲂的淤泥湖种群与其它种群相区别的形态特征,以及该种群的优良经济性状及种质.
张兴忠冯光化张四明王凯
关键词:团头鲂经济性状种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