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博

作品数:18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世界知识》编辑部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政治法律
  • 6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军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中国人
  • 2篇代表团
  • 2篇中国民众
  • 2篇外交
  • 2篇民众
  • 2篇记者
  • 2篇故事
  • 2篇大使
  • 1篇党史
  • 1篇地球
  • 1篇地铁
  • 1篇地震
  • 1篇电脑
  • 1篇电脑桌
  • 1篇新闻
  • 1篇新闻专业
  • 1篇新闻专业主义
  • 1篇行吟诗人
  • 1篇血液
  • 1篇眼光

机构

  • 12篇《世界知识》...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8篇王博
  • 2篇薄旭
  • 1篇李文信
  • 1篇吴为
  • 1篇李晨曦
  • 1篇孙亮
  • 1篇程国平
  • 1篇孙向阳
  • 1篇吴晓芳
  • 1篇吴晓勇
  • 1篇葛军
  • 1篇郭燕
  • 1篇王鑫方
  • 1篇袁勇

传媒

  • 18篇世界知识

年份

  • 4篇2010
  • 10篇2009
  • 4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到现场去! 到现场去!被引量:1
2009年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第一要求。新闻因记者在现场而真实。
王博薄旭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
架起沟通之桥——美青理会代表团上海之行侧记
2009年
“田纳西!友谊!”大卫·霍克众议员将一枚精致的田纳西州徽章放到记者手里.一边说着每遇见一个新朋友都会说的见面语。大家纷纷优雅地与记者握手。微笑挂在他们脸上,他们在中国的旅行显然十分惬意。
王博
关键词:代表团侧记记者
我们眼中的傅莹
2010年
去年6月底,我曾随全国青联代表团出访英国。中国驻英使馆为我们举行了欢迎晚宴,傅莹大使亲自出席并致欢迎辞。此前,本刊曾有幸多次采访博莹,也多次刊发她的文章。行前,编辑部特意嘱我将有关杂志转交给她,我便有幸在这次晚宴上与傅莹大使有了更近距离的接触。大使的优稚、卓越与亲切,我在见到她之前早有耳闻。这次会面非常简单,不过是一次握手、两三句寒暄,却足以让我领略她身上彼人们交口称赞的品质。
王博
关键词:代表团欢迎辞大使编辑部使馆
戴秉国:外交山路上的行吟诗人
2009年
“白云一点在空中,一走西来一走东;雾云已散斜光照,日起青山满目融。”1950年,年仅九岁的戴秉国走在贵州印江山区的山路上,写下了这首颇具意韵的诗作。数年后,凭着这份才情和无数个挑灯苦读的夜晚,他先是考上了当时县里的“最高学府”印江初中,后来又考上了四川大学外语系。当他拿着录取通知书再次走在这条山路上时,却因无力负担学费而心情沉重。他不得不走几百里路,最终才在贵州铜仁行署文教局的帮助下拿到15块钱。然而,仍是不够。父母和兄长闻讯,拼了命筹措了30元钱电汇过来,才勉强凑足费用。
王博
关键词:行吟诗人山路外交录取通知书外语系
汶川的超越被引量:1
2008年
处在地球的神秘地带——北纬30°地球的北纬30°一带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地带。经纬度的划分是人类为了认识地球所为,沿着北纬30°这一地带,发生过许多难以解释的现象。中国的长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埃及的尼罗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等大江大河的入海口都是在北纬30°线上。这一地带穿越世界最高的地方——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也穿越世界最深的海沟—西太平洋的马利亚纳海沟,经过著名的埃及金字塔、撒哈拉大沙漠以及传说中沉没的大西洲,还要经过大西洋上神秘莫测的百慕大三角区。我国黄山、庐山、峨眉山等具有独特地貌的峻岭名山也处在这一地带。如果沿着北纬30°旅行,沿途都是地球上具有最奇特景观和最神奇的地方。地质学家们早就注意到北纬30°是一个神秘的地带。这个地带是全球火山和地震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我国西藏、印度北部和巴基斯坦都是地震多发区,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西海岸也是如此。据统计,仅西藏地区大于8级的地震就发生过四次,7~7.9级地震11次,6~6.9级地震86次。北纬30°还横贯日本和伊朗。地质学家们注意到全球规模的地壳运动的影响。约3000万~4000万年前,在板块运动作用下,古印度大陆开始向北漂移,最终拼贴在欧亚大陆上,向欧亚大陆的下部挤压俯冲,致使青藏高原隆起,喜马拉雅地区褶皱成为山系,这一过程直到今天还在继续。这就意味着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将成为全球构造形变最为复杂、地壳运动最为剧烈的地区。遭遇5.12特大地震的汶川正处在北纬30°附近。
吴为王博王鑫方李晨曦
关键词:地球经纬度汶川地震救灾工作
安全周边:问题“爆发式”出现?
2009年
“一个身负重伤的果敢士兵逃到了这里,就在我眼皮底下,还没来得及抢救就告别了这个世界”,果敢战事发生时,一名中国女孩正在紧邻缅甸掸邦第一特区的佤邦第二特区工作,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一些来自中国的商人默默地坐着,眼睛久久望向果敢的方向,因为那里有我们的同胞。”更早些时候,当朝鲜再次进行核试验时,家居中朝边境上的一些中国民众,也发出过担忧的声音:“居然在人口如此稠密的地区搞核实验,绝不能接受!”
王博
关键词:中国民众中朝边境核试验
别了,司徒雷登
2009年
人民共和国的60华诞,引发人们抚今追昔的热潮。媒体上、舞台上、屏幕上,各种形式的献礼大作让人应接不暇,也让人心潮澎湃。
王博吴晓芳薄旭
关键词:司徒雷登党史
黑瞎子岛回归记
2008年
“黑瞎子岛我们能收回来一半,是个好事,但也并不值得欢天喜地。”73岁的姜长斌教授。坐在他书房的电脑桌旁,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同时,又接到另一家媒体要求采访的电话。他对记者提出的这个观点表示赞同。
王博姜长斌(专家支持)李国强(专家支持)
关键词:记者采访电脑桌
能不能揭示些什么
2009年
对于西藏乃至整个中国,2009年都是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是平定西藏叛乱和西藏实行民主改革50周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动,包括将每年3月28日设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发表《西藏民主改革50年》向皮书等。
王博
关键词:西藏叛乱民主改革农奴
中俄(苏)边界:见证历史 建设未来被引量:1
2009年
中国和俄罗斯(苏联)两国有关4300多公里的边界问题,历经44年山重水复的艰难历程,终于在2008年10月14日得到解决。这天,中俄两国代表在黑瞎子岛举行国界东段界桩揭幕仪式,标志着从1964年开始的中俄(苏)边界谈判从划界到实地勘界立标,最终全部完成。两国几代领导人、政治家、外交家贡献了他们卓越的才干、智慧和经验,为中俄关系的历史书写了重要篇章。
王博
关键词:中俄两国历史书写揭幕仪式边界谈判中俄关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