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合
- 作品数:14 被引量:45H指数:5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丹参酮联合夫西地酸治疗炎性痤疮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8年
- 痤疮是累及毛囊和皮脂腺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如头部、面部、颈部、胸部及背部等。本病病因复杂,易反复,严重时可影响患者面部美容和心理健康。目前本病治疗方法较多.但均不够理想,为进一步探寻有效疗法,本文采用丹参酮联合夫西地酸治疗面部炎性痤疮,临床疗效满意,且患者满意度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卢珍玲姜晓勇王德辉王合刘晓坤
- 关键词:痤疮炎性丹参酮夫西地酸
- 福建地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临床分离株基因型分析被引量:9
- 2012年
- 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属人类疱疹病毒α亚科,称人类疱疹病毒3型(HHV-3),是水痘和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水痘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显著降低了儿童水痘和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但疫苗接种后可发生水痘样皮疹,接种的疫苗也可潜伏体内引发带状疱疹。而且,疫苗接种后发生的水痘或带状疱疹可能为野毒株或疫苗株感染所致。利用基于ORF62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的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鉴别VZV野毒株和疫苗株对水痘疫苗接种效果评价、安全性监测、质量控制等有重要意义。
- 陈婷婷王合王晓慧田雅兰吴宁俊王官清
- 关键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基因型分析临床分离株水痘减毒活疫苗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人类疱疹病毒
- 残毁性掌跖角皮症1例
- 2009年
- 临床资料 患者女,22岁。掌跖角化10余年,左足趾缩窄疼痛1年。患者5~6岁时无明显诱因始双手足掌跖有角化过度,逐渐加重,双手指部分变形,1年前左足趾末端趾关节处出现凹陷缩窄,近4个月缩窄处疼痛并逐渐加重。既往体健,否认家族史,一姐一弟均正常。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双手掌、双足跖及侧缘弥漫性角质增厚,呈淡黄色,质硬,小指弯曲不能伸直(图1、2)。
- 任军刘晓坤王合王晓慧
- 关键词:残毁性掌跖角皮症体格检查皮肤科检查掌跖角化角化过度左足趾
-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合并樱桃状血管瘤1例被引量:1
- 2007年
- 姜晓勇王官清王合刘晓坤
- 关键词: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血管瘤樱桃刺激性斑块面部
- 上皮样肉瘤术后皮肤转移一例
- 患者男,36岁,因头面部多发结节溃疡3月来我科就诊。患者3月前头面部出现多处结节、溃疡,无明显自觉症状,外用抗生素软膏效差,于2008年10月初就诊我科,给予外用百多邦软膏以及氦氖激光照射一周,效果欠佳。追问病史,患者2...
- 任军刘晓坤王合李新生
- 多发性囊性毛母质瘤1例被引量:1
- 2013年
- 报告1例青年女性多发性囊性毛母质瘤患者。患者女,18岁,因左上肢、颈后肿物1年就诊。皮肤科检查:左上肢和颈后两处粉红色囊性肿物,水疱样外观,触之凹陷,囊肿内有质硬肿块,可移动,无触压痛。组织病理检查:皮下可见不规则的上皮细胞岛,周围有结缔组织包裹。细胞岛由嗜碱性细胞和影细胞组成。诊断为毛母质瘤。
- 任军刘晓坤王合李新生鲁华东
- 关键词:毛母质瘤多发性
- 荨麻疹性血管炎15例临床和病理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荨麻疹性血管炎(UV)的临床和组织病理特征。方法分析15例UV患者的皮疹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男7例,女8例,男∶女=1∶1.14。平均年龄37.4岁,平均病程14.2月。皮疹以水肿性红斑(73.3%)和风团(60.0%)多见,全身不对称分布,伴瘙痒或疼痛。实验室检查异常以ESR加快(55.6%)和CRP升高(40.0%)多见,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和低补体血症者仅26.7%。组织病理显示所有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真皮浅层小静脉炎。结论UV是一种真皮浅层小静脉炎,但可累及皮下组织小动脉。
- 李晓霞王合王德辉王官清
- 关键词:血管炎荨麻疹
-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41例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疗效及安全性。资料与方法:41例玫瑰糠疹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单独使用德国 Waldman 公司生产的 UV100L 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仪治疗, 波长311-315nm,峰值311m...
- 王合王德辉曾丽月王官清姜晓勇
- 文献传递
- 应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报告细胞系筛选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应用构建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报告细胞系MVgG建立一种筛选抗VZV药物的新方法。方法将VZV疫苗株(vOka)的无细胞病毒液(CFV)直接感染MV9G细胞2h后移除(CFV直接感染法),或将感染vOka株的Mewo细胞(含带细胞病毒,CAV)与MV9G细胞共培养48h(CAV共培养法),以激发MV9G细胞表达报告基因萤火虫荧光素酶。在培养基中加入肝素、磷酸甘露糖(M-6-P)、阿昔洛韦(ACV)、白藜芦醇、roscovitine等抗病毒药物,通过比较加药前后MV9G细胞荧光素酶活性变化来分析药物对VzV的作用。结果抗病毒药物各浓度组不同程度地抑制CFV直接感染和/或CAV共培养激发的MV9G细胞荧光素酶活性,荧光素酶活性的降低与平行对照组中病毒蚀斑数的降低一致。抗病毒药物中肝素、M-6-P和roscovitine2.5μmol/L组抑制CFV激发荧光素酶的作用强于抑制CAV激发荧光素酶的作用,而ACV和白藜芦醇抑制CAV激发荧光素酶的作用强于抑制CFV激发荧光素酶的作用。ACV抗药株Kanno和rOkaYSR的CAV与MVgG细胞共培养均激发其强表达荧光素酶,但ACV抑制抗药株激发荧光素酶50%时浓度(IC50)显著高于抑制敏感株pOka和CaGu的IC50。结论CFV直接感染法和CAV共培养法分别有助于筛选针对VZV感染早期和后期的药物,利用MV9G细胞建立的报告细胞法可为抗VzV药物筛选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一种简便、快速、敏感和高通量的新方法。
- 李晓霞宋维芳王官清卢珍玲黄建坤王合井上直树
- 关键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白黎芦醇ROSCOVITINE
- 神经梅毒1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探讨厦门地区神经梅毒的临床特点与发病趋势。方法回顾分析厦门地区2000年~2004年9月收治的17例神经梅毒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分析。结果17例神经梅毒患者均为男性,发病年龄多集中在40~59岁。其中脑实质梅毒15例,脑膜血管梅毒1例,脑脊膜梅毒1例。结论厦门地区神经梅毒的发病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应引起重视。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头痛、记忆力减退、痴呆、精神行为异常、抽搐等应高度警惕。治疗以青霉素为首选,同时注意预防吉海反应发生。
- 刘晓坤王合王官清曲红丽庄晓荣
- 关键词:神经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