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学东

作品数:46 被引量:179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心房
  • 15篇房颤
  • 13篇心房颤动
  • 9篇尿酸
  • 7篇心房颤动患者
  • 6篇动脉
  • 6篇血管
  • 6篇血清
  • 6篇血清尿酸
  • 5篇衰竭
  • 5篇尿酸水平
  • 5篇醛固酮
  • 4篇心肌
  • 4篇心肌梗死
  • 4篇心力衰竭
  • 4篇梗死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4篇病患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机构

  • 24篇北京市仁和医...
  • 2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4篇北京市和平里...
  • 8篇北京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博仁医院

作者

  • 46篇王学东
  • 20篇贾三庆
  • 12篇杜立杰
  • 10篇汪钰
  • 10篇胡大一
  • 8篇吴永全
  • 8篇丛海霞
  • 8篇陈金玲
  • 6篇刘京锋
  • 6篇郑红晓
  • 5篇王吉云
  • 4篇王雷
  • 4篇邢云丽
  • 4篇李家镠
  • 3篇孟旭
  • 3篇王婷姝
  • 2篇黄捷英
  • 2篇佴静
  • 2篇李妍
  • 2篇张宇晨

传媒

  • 21篇中国医药导刊
  • 5篇中国心血管杂...
  • 4篇临床荟萃
  • 2篇海南医学
  • 2篇国际心血管病...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国医刊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2004全国...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7
  • 6篇2006
  • 8篇2005
  • 9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力衰竭的基因治疗被引量:5
2002年
心力衰竭的治疗面临新方法的严峻挑战。当前随着载体技术、心脏基因转运技术的发展、完善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心力衰竭发病分子机制认识的日趋深入 ,使得基因介入治疗心力衰竭成为可能。本文综述了动物模型中有关心脏基因转运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并分析了基因介入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靶点 ,如 Ca2 +调控 ,β肾上腺素能信号和凋亡等 ,其中 Ca2 +调控增加肌浆网的 Ca2 +转运在动物心力衰竭模型和活体病理心肌细胞中的研究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 ,在以上基础研究和临床实际应用之间架起桥梁还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随着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进一步阐明 ,人们对心力衰竭基因治疗的前景仍需持谨慎乐观态度。
王学东吴永全
关键词:基因治疗心力衰竭凋亡
急性肺栓塞出现巨大倒置T波1例
2004年
王学东杜立杰李家镠丛海霞陈金玲
关键词:肺栓塞心电描记术
心房颤动患者循环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8
2004年
目的 分析心房颤动患者循环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42例患者,男19例,女23例,年龄37-80(63.02±10.66)岁。按有无心房颤动病史分为三组:窦性心律组(SR组)14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组(pAF组)15例,慢性心房颤动组(cAF组)13例。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循环血浆肾素、AngⅡ、Ald浓度。结果cAF组患者平均左心房直径与SR组和pAF、组相比明显增大(分别增大45.3%和31.8%,P<.01),而且cAF组患者循环血浆肾素、AngⅡ、Ald浓度与SR组相比明显升高(分别升高83.3%、61.7%、34.2%,P<0.01-0.02)。三组患者左心房直径与其循环血浆肾素、AngⅡ、Ald浓度变化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5-0.01)。结论心房颤动时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Ald的激活。RAS和Ald可能参与了心房结构重构的发生。Ald的作用靶点可能主要是心房间质。
王学东贾三庆胡大一吴永全邢云丽陈金玲杜立杰
关键词:心房颤动肾素醛固酮
白细胞计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51例具备溶栓适应证的AMI患者,男32例,女19例,分为两组:白细胞计数升高组(A组):27例;白细胞计数正常组(B组):24例。所有患者均于3~6h内行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出血并发症发生率、24h病死率和出院存活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出院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的24小时病死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AMI尿激酶静脉溶栓预后不良。
刘京锋郑红晓汪钰王学东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白细胞计数静脉溶栓治疗
心房起搏对心房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及治疗房颤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分析心房起搏对心房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房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9例不伴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空上性心动过速病人,于射频消融成功后给予心房起搏(RAA起搏,DCS起搏和双心房起搏),分别测定不同起搏状况下RAA处的心房有效不应期(ERP)和心房传导时间(RAA-His,RAA-DCS)。结果:DCS和双心房起搏后,RAA起搏相比较,RAA处的心房传导时间明显缩短,ERP显著延长(P<0.01);且DCS起搏与双心房起搏相比,前者对心房传导时间和ERP的影响更为显著。14例阵发性房颤病人(包括既往有阵发性房颤病史和起搏过程中诱发房颤的患者)与25例非阵发性房颤病人相比,前者RAA起搏时的心房传导时间较长,ERP较短(P<0.05)。结论:DCS起搏和双心房起搏可改变心房的电生理学特性,缩短心房传导时间,延长ERP,其中尤以DCS起搏的改变最为显著。心房起搏对心房电生理学特性的改变可能是其治疗和预防房颤的主要机制。
王学东胡大一贾三庆吴永全杨芳黄捷英王吉云
关键词:心房起搏房颤射频消融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复苏术后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
2010年
刘京锋汪钰王婷姝马金辉王学东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静脉溶栓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和心房颤动的相关性
2016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UA)和心房颤动(AF)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内科住院的477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295例,女性182例,平均年龄(65.24±11.10)岁,首先按照血清UA水平升高与否分为两组,再将477例患者按照有无AF分为两组,分别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477例患者中,UA升高者的比例为41.09%,AF的发生率为9.01%。UA升高组的AF发生率显著高于UA正常组(17.35%vs.3.20%,P<0.001)。与非AF组相比,AF组的年龄[(69.10±10.11)岁vs.(61.22±12.06)岁]、男性比例(67.44%vs.65.43%)、BMI[(24.20±3.05)kg/m^2 vs.(21.18±2.62)kg/m^2]、糖尿病年限[(19.21±11.08)年vs.(14.29±10.88)年]、UA水平[(457.27±34.36)μmol/L vs.(287.67±29.36)μmol/L]、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5.94±1.10)mg/dl vs.(3.82±0.97)mg/dl]、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类药物比例(61.70%vs.58.36%)和尿微量蛋白尿浓度[(21.55±3.52)mg/L vs.(19.23±4.22)mg/L]均显著升高(均P<0.05),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水平显著降低[(80.28±13.30)ml·min^(-1)·(1.73 m^2)^(-1) vs.(112.24±20.26)ml·min-1·(1.73 m^2)^(-1),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A是AF发生的独立相关变量(OR:1.003,95%CI:1.001~1.005,P=0.003)。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UA水平升高和AF发生。血清UA升高与AF的发生和持续有关,机制可能主要是介导了慢性炎症激活。
姚计文王学东汪钰郑红晓刘京锋
关键词:尿酸心房颤动
福辛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影响
2005年
王学东马青云李家镠杜立杰丛海霞苏伟
关键词:高血压尿酸福辛普利
口服避孕药复方去氧孕烯片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被引量:5
2006年
李喜元王学东吴丹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避孕药口服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2,醛固酮合成酶与房颤心房结构重构的关系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房颤)时心房肌组织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2(AT1、2-R)的变化与心房结构重构的关系。方法选择38例因心脏疾患需行外科手术的患者。按有无房颤病史分为3组,窦性心律组(SR,11例),阵发性房颤组(pAF,13例,房颤持续时间<6个月),持续房颤组(cAF,14例,房颤持续时间>6个月)。在非体外循环手术过程中切取右心耳组织约500 mg(持续房颤患者中有8例同时切取了左心耳组织500 mg)。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心房肌组织 AT1-R、AT2-R、CYP11B2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AT1-R 蛋白的分布。结果 cAF 组平均左房直径明显大于 SR 和 pAF 组(5.8 cm±0.6 cm,3.3 cm±0.4 cm;4.2 cm±0.7 cm,P<0.01)。cAF组的 AT1-R mRNA 表达水平比 SR 组明显降低(1.03±0.04和1.35±0.09,P<0.01)。AT2-R 的mRNA 表达水平比 SR 组明显上调(1.16±0.16和0.90±0.10,P<0.05)。CYP11B2的 mRNA 表达cAF 组与 pAF 组比 SR 组均明显增强(P<0.05~0.01)。结论 AT1-R mRNA 表达下调是对组织血管紧张素Ⅱ的过度反应,AT2-R mRNA 表达上调是对心房结构重构的适应和代偿反应。心房肌组织中的 CYP11B2 mRNA 表达增加。提示醛固酮可能参与了房颤患者的心房重构过程。
吴永全王学东方宏王永亮张宇晨苏立杰
关键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心房颤动心房结构重构醛固酮合成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