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峰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央电视台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节目
  • 2篇电视
  • 2篇电视媒体
  • 2篇融合环境
  • 2篇媒介
  • 2篇媒介融合
  • 2篇媒体
  • 1篇大众
  • 1篇大众传播
  • 1篇电视法制栏目
  • 1篇电视节目
  • 1篇电视谈话
  • 1篇电视谈话节目
  • 1篇演员
  • 1篇业余演员
  • 1篇移动终端
  • 1篇语言
  • 1篇受众
  • 1篇谈话节目
  • 1篇普法

机构

  • 7篇中央电视台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7篇王峰
  • 1篇施斌

传媒

  • 2篇传媒
  • 1篇声屏世界
  • 1篇新闻传播
  • 1篇中国广播电视...
  • 1篇广电时评
  • 1篇今传媒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交通广播的类型化特性被引量:1
2014年
所谓类型化广播(Format Radio),主要是指在内容、受众区分原则下对广播频率进行格式化的播出和市场化的运营。多年来,激烈的竞争使电台只能放弃“大数原则”,转而寻求自己特定的目标受众,也就是从“广播”变为“窄播”,从“大众传播”变为“分众传播”。交通广播是否具有类型化广播的特性?在类型化广播时代能否依然保持其生命力与发展前景?笔者将从类型化广播的三大特性对其进行分析。
施斌王峰
关键词:交通广播类型化目标受众广播频率分众传播大众传播
电视法制栏目剧的制作要点被引量:3
2012年
法制栏目剧是目前众多电视媒体纷纷推出的节目形态。它以普法宣传为目的,以平民化的视角,将真实的案例进行故事化演绎,通过专业或业余演员扮演的方式,将抽象的法理内容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在电视荧屏上,既有效地满足了电视媒体机构的节目播出需求,又有力地配合了社会法制建设进程和法律生态的形成,成为社会普法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峰
关键词:栏目剧普法宣传工作节目形态业余演员节目播出
媒介融合环境下电视媒体的发展趋势被引量:4
2018年
本文对媒介融合环境下电视媒体的未来进行了展望。首先是对媒介融合这个无法忽视的大环境进行解析;之后指出了移动终端这个强劲对手对于电视媒体产业的威胁;最后从硬件融合、媒介身份转换、立足内容、媒体责任四个方面对电视媒体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王峰
关键词:电视媒体媒介融合媒体责任
解析媒介融合环境下电视媒体的未来
2017年
本文对媒介融合环境下电视媒体的未来进行了展望。首先是对媒介融合这个无法忽视的大环境进行解析;之后指出了移动终端这个强劲对手对于电视媒体产业的威胁;最后从硬件融合、媒介身份转换、立足内容、媒体责任四个方面对电视媒体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王峰
关键词:媒介融合移动终端电视
论电视节目的主持人策划被引量:5
2012年
关于已有电视谈话节目研究的各类文章和课题,涉及面广、研究程度深。本文以策划与"主持人策划"入手,全面剖析"主持人策划"这一创新概念,对谈话节目主持人如何参与节目策划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及从"主持人策划"的界定与特征、分类和作用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创新的理念,从多方面、多角度对主持人策划提出自己微薄观点,旨在提高主持人在策划方面的理论知识,进而指导实践,策划出高质量、更具创意的策划方案。
王峰
关键词:电视谈话节目策划
传承与创新 汉语言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蜕变
2017年
近年来,电视真人秀节目因其新颖的节目样式,较强的互动参与性以及低投高产的商业回报率已经成为主要的电视娱乐节目样式之一。传统的语言文化类节目常常遭遇'曲高和寡'的尴尬,但《中国诗词大会》《诗书中华》《汉字风云会》等汉语言文化类节目却在一众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并催生出一种'汉字热'的文化现象,成为综艺界的一股'清流',掀起了语言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热潮。
王峰
关键词:汉语言文化类节目节目样式
浅析美剧中华人形象变迁
2017年
本文首先将美国电视剧中出现的华人形象变迁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进行了梳理,在分别指出并解析了其存在和变化的内在原因之后,归纳出正确认识美剧中华人形象塑造的方法,指出当前其进行意识形态侵略的动机和实现手段并对此提出警示。
王峰
关键词:美剧华人形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