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王彦

王彦

作品数:78 被引量:173H指数:7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2篇化学工程
  • 1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2篇改性
  • 17篇纤维
  • 16篇乙烯
  • 14篇纳米
  • 13篇聚乙烯
  • 13篇纺丝
  • 10篇芳纶
  • 8篇相对分子质量
  • 8篇交联
  • 8篇二胺
  • 8篇高相对分子质...
  • 8篇苯二胺
  • 8篇超高相对分子...
  • 8篇超高相对分子...
  • 7篇力学性能
  • 7篇聚间苯二甲酰...
  • 7篇间苯二胺
  • 6篇湿法
  • 6篇湿法纺丝
  • 6篇碳纳米管

机构

  • 78篇东华大学
  • 3篇上海化工研究...
  • 2篇中国兵器工业...
  • 2篇山东华纶新材...
  • 2篇江苏海洋大学
  • 2篇中化高性能纤...
  • 1篇南通大学
  • 1篇上海城建职业...

作者

  • 78篇王彦
  • 76篇胡祖明
  • 75篇于俊荣
  • 69篇诸静
  • 15篇陈蕾
  • 3篇王新威
  • 3篇沈燕
  • 2篇林琳
  • 2篇钟蔚华
  • 2篇李超
  • 2篇周迎松
  • 2篇王雪新
  • 2篇李静
  • 2篇张伟
  • 2篇尚建勋
  • 1篇贺建强
  • 1篇李婷
  • 1篇杨锐
  • 1篇李娜
  • 1篇刘倩

传媒

  • 22篇合成纤维工业
  • 12篇东华大学学报...
  • 6篇化工新型材料
  • 6篇高科技纤维与...
  • 4篇山东化工
  • 4篇工程塑料应用
  • 3篇现代化工
  • 3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合成纤维
  • 2篇纺织学报
  • 1篇涂料工业
  • 1篇产业用纺织品
  • 1篇绝缘材料
  • 1篇大众科学
  • 1篇功能材料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广东化工
  • 1篇聚氨酯工业
  • 1篇上海涂料

年份

  • 6篇2024
  • 6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9篇2019
  • 12篇2018
  • 7篇2017
  • 10篇2016
  • 10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含磷阻燃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2022年
采用2,4-甲苯二异氰酸酯、聚丙二醇、2,2-二羟甲基丙酸和10-(2,5-二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ODOPB)制备了阻燃型水性聚氨酯(FR-WPU),讨论了ODOPB用量对FR-WPU及其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ODOPB用量增加,FR-WPU胶膜的极限氧指数先升后降,燃烧时的热释放率和总热释放率明显下降,拉伸强度增加而断裂伸长率下降。ODOPB质量分数为6%时,其胶膜防火等级可达V-0级;FR-WPU软硬链段分解温度分别较未改性WPU增加42℃和20℃。当ODOPB质量分数为10%时,胶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5.05 MPa和504%左右。
马晋怡于俊荣王彦胡祖明诸静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阻燃含磷阻燃剂共聚改性
含氯对位芳香族聚酰胺热分解过程中的TG-FTIR与Py-GC/MS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对于两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含氯对位芳香族聚酰胺(Cl-PPTA)薄膜样品和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粉末样品,采用热失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TG-FTIR)和裂解色谱-质谱(Py-GC/MS)分析其热分解过程.由TG分析得到了样品在空气和氮气气氛下的特征性温度,表明在有氧情况下Cl-PPTA的热稳定性比PPTA好,而且在氮气气氛下高温残留率比PPTA高.在空气气氛下,ClPPTA热分解的主要产物为HCN、CO、CO2、NO2和H2O,且CO2吸收峰最强;将Cl-PPTA薄膜在氮气气氛下进行高温处理,对得到的产物进行IR分析,显示羰基吸收峰逐渐减弱且出现新末端基团或官能团;而高温下Py-GC/MS的结果表明CO2和苯环是Cl-PPTA主要的裂解产物;随着裂解温度的改变,Cl-PPTA气相色谱和质谱发生很大变化,这些裂解产物可以帮助分析Cl-PPTA薄膜的裂解机理.
鲁超风陈蕾于俊荣诸静王彦胡祖明
关键词:裂解机理
I_2/KI溶液改性PVA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016年
采用摩尔浓度比为1∶2的I2/KI溶液对聚乙烯醇(PVA)初生凝胶丝条进行超声浸泡处理,制备了改性PVA(I-PVA)纤维;探讨了I2/KI溶液浓度对纤维拉伸性能的影响,并对I-PVA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2在PVA纤维中主要以I-5的形态存在,I2的加入会阻碍PVA分子链之间的氢键形成,纤维的拉伸倍数得到提高,强度和模量也有提高;I-PVA纤维的最佳热拉伸温度为150℃,比未改性PVA纤维最佳热拉伸温度降低了50℃;PVA初生纤维在空气中拉伸3倍,采用0.1 mol/L的I2/KI溶液于40℃超声浸泡1 h后,于150℃拉伸10倍,得到的I-PVA纤维的断裂强度可达14.7 c N/dtex,比未改性PVA纤维提高9.7%,最大拉伸倍数提高到36。
王雪新胡祖明于俊荣诸静王彦
关键词:聚乙烯醇纤维凝胶纺丝高强高模纤维改性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的交联改性研究
张秀雨于俊荣陈蕾王彦诸静胡祖明
关键词: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交联改性力学性能蠕变性能
PMIA@PVDF同轴电纺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以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为芯、聚偏氟乙烯(PVDF)为壳,使用22-17G同轴静电纺丝针头制备不同纺丝液芯壳流速比的PMIA@PVDF同轴电纺纤维膜,对纤维膜的芯壳结构、力学性能、热性能及油水分离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纺丝液芯壳流速比为35时,PMIA@PVDF同轴电纺纤维膜具有理想的表面形貌和芯壳结构,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且具有最佳疏水性和油水分离性能;纤维膜的纤维直径分布较为均匀,很少出现不规则的细丝,有比较分明的分层结构,PVDF包裹PMIA比较均匀;纤维膜的拉伸强度为10.42 MPa,断裂伸长率为38.76%;纤维膜在250℃有轻微的质量损失,最终质量保持率高于纯PVDF电纺纤维膜;纤维膜的水接触角达145.7°,对油水混合物(二氯甲烷-水、三氯甲烷-水)的分离流量都在1900 L/(m^(2)·h)之上、分离效率均达99%以上。
肖迪胡祖明于俊荣王彦诸静
关键词:纤维膜
涂覆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浆液提高间位芳纶纸电气强度的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采用不同固含量的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浆液对间位芳纶纸进行表面涂覆,然后对涂覆PMIA浆液后的间位芳纶纸进行烘干处理。采用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试验机、宽频介电阻抗谱仪和电气强度测试仪表征改性间位芳纶纸的形貌、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和电气强度。结果表明:PMIA浆液能够改变间位芳纶纸的结构,并减小间位芳纶纸内部孔洞。当表面涂覆的PMIA浆液的固含量为10%时,间位芳纶纸的横向和纵向抗张强度分别提升至51.3 MPa和94.4 MPa。此外,涂覆固含量为10%的PMIA浆液的间位芳纶纸介电常数为2.07,电气强度提升至29.83 kV/mm。表面涂覆PMIA浆液后的间位芳纶纸力学性能和电气强度优于原始芳纶纸,并且在180℃下处理后,改性间位芳纶纸的力学性能和电气强度仍优于原始间位芳纶纸,能够满足芳纶纸在更高电场强环境中的应用,进一步拓宽了芳纶纸的应用领域。
顾思琦胡祖明于俊荣王彦诸静
关键词: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电气强度
耐氯改性PMIA超滤膜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采用低温溶液法共缩聚反应合成了2,4-二氨基苯磺酸改性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共聚物,并以改性PMIA溶液为制膜原料,采用相转化法制备改性PMIA超滤膜,探讨了铸膜液PMIA浓度和凝固浴浓度对改性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改性PMIA超滤膜的耐氯性能并与未改性的PMIA超滤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由红外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所制得的产物为目标产物,即第三单体2,4-二氨基苯磺酸被成功地引入到了大分子链之中;当铸膜液中改性PMIA质量分数为14%,凝固浴温度为20℃,凝固浴中N,N-二甲基乙酰胺质量分数为10%时,制得的改性PMIA超滤膜的综合性能最佳,其纯水通量可达352.19 L/(m 2·h),对牛血清蛋白截留率为89.04%;改性PMIA超滤膜的耐氯性能在酸性、中性、碱性条件下均比未改性PMIA超滤膜的要好。
俞佳欢于俊荣胡祖明王彦诸静
关键词: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超滤膜改性
高红外透过性UHMWPE/锦纶复合微孔织物的制备
2020年
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ltrahigh 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UHMWPE)溶解后与锦纶6网格布热压复合,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得UHMWPE/锦纶复合微孔织物。研究了UHMWPE相对分子质量和质量分数对复合织物厚度、水通量、透气率和水蒸气透过率的影响,并研究了复合织物对紫外光、可见光及红外光的透过性能,计算了复合织物对人体发射红外波段范围内的红外透过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UHMWPE相对分子质量为100万或400万,质量分数为5%~10%时,其与锦纶6网格布复合形成的微孔织物在波长7~14μm内的加权平均红外透过率达95%以上,且均具有较好的透气性、透湿性和满足服用织物需要的力学性能,同时,该复合织物对紫外光和可见光均有较好的遮蔽性能,可用作凉爽织物。
代文月刘蓉于俊荣王彦诸静胡祖明
关键词: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MXene-OPBI-Cu^(2+)/PBO纤维织物的制备与电磁屏蔽性能研究
2024年
电磁干扰(EMI)对设备性能、周围环境甚至人类健康都有不利影响,对高EMI屏蔽材料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MXenes)因其优异的本征导电性、可调的表面化学性质和层状结构而被认为是制造多功能柔性纺织品的理想纳米片,被广泛应用于电磁屏蔽材料。利用金属离子(Cu^(2+))与OPBI的交联作用,将MXene纳米片层结合在PBO纤维表面,制备了具有优异电磁屏蔽性能的高强纤维和纤维织物,构筑了良好的导电网络,赋予了织物高效的电磁屏蔽效能。当PBO纤维在MXene-OPBI-Cu^(2+)溶液中浸干6次时,电导率和EMI SE分别为42.25 S/cm和30.1 dB,相较于未添加OPBI与Cu^(2+)的纤维,电导率提升了82.35%,EMI SE提高了44.71%。实现了电磁屏蔽材料的高效便捷制备,同时兼顾其优异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苗润田王彦胡祖明于俊荣
关键词:PBO纤维电磁屏蔽
聚偏氟乙烯分离膜的表面改性和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采用溶液相转化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分离膜,然后用多巴胺(DA)水溶液对分离膜进行表面改性,再用聚乙烯亚胺(PEI)对膜表面进行接枝改性。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方法研究了膜的结构、官能团变化和离子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改性膜和纯PVDF膜相比,亲水性能有了较大提高,改性膜对Cu^(2+)有一定吸附作用,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袁健思胡祖明于俊荣诸静王彦
关键词:聚偏氟乙烯多巴胺聚乙烯亚胺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