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坤
-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钙处理改善大豆芽菜营养与功能品质的机制
- 大豆及其芽菜被认为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豆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大豆芽菜中含有丰富的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类物质,如γ-氨基丁酸、大豆异黄酮等。钙离子是植物生长发育的核心调节因子。γ-氨基丁酸和异黄酮等活性物质在种...
- 王新坤
- 关键词:钙处理营养品质活性物质
- 一种低植酸豆类芽菜生产技术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植酸豆类芽菜生产技术,其特征是以具有生理活性的豆类籽粒为原料,使用0.05%(w/v)NaHCO<Sub>3</Sub>溶液浸泡3h,然后置于发芽机中,在33℃下发芽;期间,使用16~30mmol/L?C...
- 顾振新杨润强仲磊王新坤靳晓琳
- 文献传递
- 一种低植酸豆类芽菜生产技术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植酸豆类芽菜生产技术,其特征是以具有生理活性的豆类籽粒为原料,使用0.05%(w/v)NaHCO<Sub>3</Sub>溶液浸泡3h,然后置于发芽机中,在33℃下发芽;期间,使用16~30mmol/L C...
- 顾振新杨润强仲磊王新坤靳晓琳
- 文献传递
- 发芽大豆中植酸的测定方法优化被引量:2
- 2014年
- 探讨了以DEAE 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树脂为纯化介质的大豆植酸快速测定方法,主要对测定过程中植酸的纯化、消化方法进行了优化。在提取方法的基础上(料液比1∶50(质量体积比)),6 mL的树脂体积能够充分交换上样液中的植酸;用15 mL蒸馏水、15 mL 0.05 mol/L NaCl淋洗,能够较好达到除游离磷效果;植酸溶液经过消化炉300℃浓缩后,加入3 mL浓硫酸以400℃消化0.5 h,回收率达到90%以上。此方法的加标回收率达108.4%,3个大豆样品中植酸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91%、2.82%和1.24%。
- 仲磊王新坤杨润强顾振新
- 关键词:大豆植酸离子交换
- 高等植物体中植酸合成、代谢及其生理作用被引量:9
- 2014年
- 本文对植酸及其存在形式、代谢、调控及在高等植物内的生理作用作了介绍。
- 靳晓琳王新坤杨润强仲磊顾振新
- 关键词:高等植物植酸生理作用
- NaHCO_3浸泡对发芽大豆植酸含量影响及其发芽条件优化被引量:1
- 2014年
- 研究NaHCO3浸泡与发芽条件对大豆中植酸含量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优化,探讨不同发芽时间下植酸含量、植酸酶活性、植酸与总锌分子质量比值(PA/Zn)、植酸与总铁分子质量比值(PA/Fe)的变化。以大豆籽粒为试材,去离子水预浸泡为对照,通过单因素试验(NaHCO3浸泡浓度、浸泡时间和发芽温度)与正交试验(L9(33))对发芽条件进行优化,并在最优发芽条件下,测定不同发芽时间时植酸含量、植酸酶活性、总锌和总铁含量。结果表明:用0.50 g·L-1NaHCO3浸泡处理的大豆,植酸含量在发芽0 d时比对照降低11.94%;发芽4 d后,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发芽温度33℃、浸泡时间3 h和NaHCO3质量浓度0.20 g·L-1的最优条件下,发芽4 d的大豆中植酸含量降低至(7.92±0.02)mg·g-1,与原料相比,降幅为45.75%;发芽开始时(0 d),0.20 g·L-1NaHCO3浸泡处理的大豆植酸酶活性高于对照,随着发芽的进行,2种浸泡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最优条件下发芽3~4 d时,0.20 g·L-1NaHCO3浸泡处理的发芽大豆中植酸含量、PA/Zn和PA/Fe值均比对照低。表明:大豆籽粒发芽前使用NaHCO3浸泡可显著改善发芽大豆中Zn与Fe的生物利用率,其中Fe的生物利用率可达最优值。
- 仲磊王新坤杨润强郭丽萍顾振新
- 关键词:大豆植酸碳酸氢钠浸泡发芽
- 陆地棉矮化突变体Ari1327的形态、生理和分子标记研究
-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矮化品种具有抗倒伏能力强、适宜密植及机械化管理的特点,对于减少劳动强度、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矮化突变体在矮化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同时也是研究植物茎的生长及激素调控的重要基...
- 王新坤
- 关键词:矮化突变体激素分子标记
- 文献传递
- 植物籽粒中植酸及其降解方法与产物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4年
- 植酸广泛存在于植物籽粒中,是磷元素和矿质元素的贮藏库。本文介绍了植物籽粒中植酸的存在形式、抗营养作用(抑制矿质元素吸收、蛋白质降解、淀粉和脂肪降解),有益作用(抗氧化作用、抗癌作用、预防心脏病和糖尿病);总结了不同类型(物理和生物)的植酸降解方法;综述了植酸几种主要不完全降解产物的研究进展。为推动我国植酸功能成分的综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王新坤仲磊杨润强靳晓琳顾振新
- 关键词:植酸降解方法降解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