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早娟

作品数:27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文学
  • 5篇哲学宗教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8篇佛教
  • 7篇唐代
  • 4篇山谷
  • 4篇山谷词
  • 4篇文学
  • 3篇艺术
  • 3篇文化
  • 2篇生态
  • 2篇诗歌
  • 2篇诗僧
  • 2篇王维诗
  • 2篇美学
  • 2篇寒山
  • 2篇佛教思想
  • 2篇佛禅
  • 1篇心理
  • 1篇心性
  • 1篇心性论
  • 1篇星云
  • 1篇星云法师

机构

  • 13篇西北大学
  • 8篇西安外事学院
  • 6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25篇王早娟

传媒

  • 4篇中国宗教
  • 3篇安康学院学报
  • 2篇盐城师范学院...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求索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电影评介
  • 1篇渭南师范学院...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社会科学论坛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佛学研究
  • 1篇西安外事学院...
  • 1篇首届传统文化...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唐伯虎与寒山寺
明代唐寅诗文集中有两篇与寒山寺有关的作品,寒山寺是他诗文集中表现最多的佛寺。唐寅的人生遭遇、艺术创作、人格特征都与七百多年前的寒山有着诸多相似之处,这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承,这种精神表现在遭遇挫折之后的达观、对真与善的追求...
王早娟
关键词:寒山子和合文化
文献传递
唐诗中的佛寺园林之美被引量:1
2014年
唐代长安佛寺园林的实际景象已经在历史的变迁中成为陈迹,人们只能通过现存的文献资料试图恢复当年的迷人风光。就让这些打动过一个时代文人心扉的图景再次与我们相遇,成为永远的追忆!目遇之而成色:色彩美唐代,寺院广植牡丹已成风习。牡丹以其绝代的芳姿为长安佛寺园林的春天增添了无限韵致。权德舆有诗《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就对慈恩寺中的牡丹进行了细致的描画:"澹荡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风。时过宝地寻香径,已见新花出故丛。曲水亭西杏园北,浓芳深院红霞色。
王早娟
关键词:唐诗色彩美权德舆
山谷词研究
北宋大诗人黄庭坚主要以“点铁成金”、“脱胎换骨”的诗论及大量诗作而为后世所景仰。虽然他也有较多词作传世,但总体而言贬抑者多于褒扬者,甚至于全盘否定者亦有。本文分别从黄庭坚词作的文本及创作背景两大方面入手,对山谷词进行研究...
王早娟
关键词:山谷词文本研究文化研究
文献传递
中国古典文学中水月共咏现象探析
2005年
中国古典文学中常常将月意象与水意象相结合,这是因为月与水两个意象都具有相似的象征性和哲理性。水月结合可以写出更加美妙传神的自然景象,可以抒发绵长悠远的情思,也可以表达深遂的理性思想。水月共咏之中消解了水的不羁与豪放,营造出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优美审美意境。同时,水月意象的结合使得咏月诗歌中景象更加阔大,写出单纯一轮明月所不能达到的审美意境。
王早娟
关键词:水意象月意象意境古典文学
唐代长安佛教文学研究
佛教文化在唐代长安获得了广泛传播,作为全国文学发展重心的长安地区,文学作品从形式到内容都受到佛教思想的重要影响,产生了一大批富有佛教色彩的文学作品。研究这些作品及其创作者,总结唐代长安佛教文学的特点及成就,对于探究长安文...
王早娟
关键词:唐代佛教文学
文献传递
唐代诗僧广宣诗名论析
2011年
唐代诗僧广宣中唐时期在文坛上颇为活跃,曾与当时诸多知名文士有过诗文交往,其诗歌也受到了这些文士的一致赞誉,但后世文献有关广宣的记载却对其形象多有贬抑。依据唐代社会以及后世有关广宣的文献资料,结合留存的广宣诗歌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广宣的诗歌在中唐文坛的确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形象之所以被有些文献贬抑,主要原因是他的僧人身份及其所处的时代地域环境使然。
王早娟
关键词:唐代诗僧艺术成就
山水寄禅意——王维诗的生态意蕴被引量:1
2012年
生态美学是运用现代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来研究人与自然、社会的审美关系的学科,强调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原则。在用生态美学眼光审视中国传统文化时,盛唐时期的山水诗人王维及其作品必然成为不可回避的研究对象。王维的诗淡泊深远,饶富田园之趣与自然山水宁静之美,
王早娟
关键词:山水诗人王维诗生态意蕴禅意生态美学
浅析山谷词的语言艺术
2005年
山谷词的艺术技巧主要体现在他善于以诗的句法入词,并在潜意识中将“点铁成金”、“脱胎换骨”之法运用于词;他能使用跌宕的笔法完成章法的构造。山谷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着力使其词呈现出语言重拙而情感深致的艺术特点。
王早娟
关键词:语言艺术山谷艺术特点潜意识
唐代长安佛教传播的社会文化心理被引量:2
2010年
唐代是佛教在中国传播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西京长安城中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对佛教的接受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其主要原因在于当时佛教满足了民众的多重社会文化心理需求,即:情感需求、知识需求、政治需求、宗教需求及娱乐需求。
王早娟
关键词:唐代文化心理
隋前汉译佛典中的观音形象及其在中土文学中的表现
2017年
观音形象在我国历史发展中有一个变化过程,不同历史时期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特征。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译佛典中,观音形象主要表现为:位列三圣,停住庄严;形态端严,姿仪华美;慈悲普度,幻化无端;智慧超绝,自在无碍四个方面。当时中土文学作品中主要展现了观音形象慈悲普度,幻化无端这一个方面,其他几个方面均不是文学作品呈现的重点,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观音菩萨形象的接受情况。
王早娟
关键词:汉译佛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