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 作品数:126 被引量:1,395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脲酶抑制剂NBPT对三种类型土壤中UAN氮溶液氮素转化和氨挥发的影响被引量:9
- 2022年
- 室内恒温培养条件下,将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与UAN氮溶液配施,测定其氮素转化和氨挥发动态变化,研究NBPT与UAN氮溶液配施对灰漠土、潮土和红壤上氮素转化和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比尿素,在施肥早期(6 h~7 d),UAN氮溶液能分别多提供占施氮量0%~46.67%的无机氮供应,灰漠土和潮土上UAN氮溶液的氨挥发量显著高于尿素,红壤上二者的氨挥发量无显著差异;(2)灰漠土、潮土和红壤上,NBPT的脲酶抑制率分别为5.20%~34.29%、4.10%~38.02%和3.27%~33.96%,潮土和灰漠土上的抑制效果优于红壤;NBPT配施UAN氮溶液降低了潮土上14~28 d的硝态氮含量,表观硝化抑制率为30.94%~31.42%;(3)NBPT降低了3种类型土壤上施UAN氮溶液后的氨挥发速率、氨挥发累积量和氨挥发总量,使氨挥发总量降低了14.89%~21.20%,潮土上最大,达21.20%,灰漠土上最小,最大值仅为14.89%;(4)对于NBPT不同用量,灰漠土和红壤上0.8‰NBPT与1.5‰NBPT的抑制效果无显著差异,潮土上1.5‰NBPT抑制效果显著大于0.8‰NBPT。因此,NBPT与UAN氮溶液配施,能抑制酰胺态氮的水解,降低氨挥发量,其中潮土上NBPT的抑制作用最显著,红壤上的抑制作用最弱;从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以0.8‰NBPT与UAN氮溶液配施最佳。
- 徐丽萍王旭侯晓娜刘红芳保万魁孙蓟锋
- 关键词:氨挥发氮素转化
- 放牧强度对羊草草地植被再生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8
- 2004年
- 通过小区控制放牧试验,研究了放牧强度对松嫩平原羊草草地再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期间和放牧强度对羊草草地的再生草量和再生速率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地上生物量、再生草量和再生速率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都呈"单峰型"变化,其峰值出现在7-8月,相对再生速率随季节变化呈直线下降趋势。在适度放牧强度(P4)下,再生草量和再生速率都最大,这说明一定程度的放牧能够促进牧草再生;根据牧草相对再生速率随放牧强度增大的变化曲线,可以确定本试验条件下适于牧草生长的最适放牧强度为8~12只/100m2。
- 刘颖王德利韩士杰王旭
- 关键词:放牧强度羊草草地
- 不同放牧强度下羊草的光合特性日动态变化——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例被引量:9
- 2012年
- 在连续放牧方式下,探索羊草的光合特性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呼伦贝尔羊草草原1个封育对照试验区和5个不同放牧强度试验区内羊草叶片的光合特性进行日变化测定,并与放牧强度(R)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8月16日和9月2日,6个试验区内羊草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既有单峰曲线也有双峰曲线变化,而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呈U字型。围封内羊草的Pn、Tr、Gs均高于放牧区;且羊草的Pn、Tr、Gs均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而下降,Ci则升高;放牧强度越大,其降幅和增幅也越大。Pn、Tr、Gs与R之间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Ci与R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而且6个放牧强度梯度下的Pn、Tr、Gs和Ci在2d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因此,放牧胁迫和水热条件对羊草的光合作用有抑制作用。
- 邓钰柳小妮辛晓平闫瑞瑞王旭杨桂霞任正超
- 关键词:羊草放牧强度光合特性呼伦贝尔草原
- 不同放牧强度下羊草草地三种禾草叶片再生动态研究被引量:28
- 2001年
- 运用组织转化的理论与分析方法 ,对天然羊草草地 3种禾草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的叶片再生动态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3种禾草在不同再生期间的叶片伸长率、萎蔫率、发生率及枯死率都存在着显著差异 (P <0 .0 5 ) ,放牧强度对这些参数的影响一般不显著 (P >0 .0 5 )。放牧不利于羊草叶片发生 ,中等强度放牧促进芦苇和碱茅叶片伸长与发生。
- 刘颖王德利王旭巴雷孙伟
- 关键词:放牧强度禾草叶片羊草草地
- 放牧强度对肉牛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为研究家畜行为对不同放牧强度和月份的响应规律,本文通过控制试验和随机区组排列方法,设置3个放牧强度(轻度(G1:0.23 cow·Au·ha^(-1))、中度(G3:0.46 cow·Au·ha^(-1))、重度(G5:0.92 cow·Au·ha^(-1)))和3个重复,在2018年7—9月,每个小区选取2头肉牛佩戴GPS电子项圈并人工观测、记录其各行为发生的时间,分析其时空特征。结果表明,时间上,家畜采食时间>休息时间>游走时间,采食时间比例分别为53.19%(G1),62.06%(G3)和66.60%(G5);空间上,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家畜的运动距离越大,分别为3.53 km(G1),4.05 km(G3)和4.89 km(G5);家畜的活动区范围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显著增加,重度放牧为69.62%,8月份家畜活动区范围最大,为67.25%。考虑放牧强度和月份两个影响家畜行为的因子,放牧强度占据主导地位。家畜行为监测有利于实现草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同时,也对家畜进行智能化管理。
- 侯路路王旭张翔闫玉春闫瑞瑞程利辛晓平
- 关键词:放牧肉牛采食行为GPS
- 肥料中掺入三聚氰胺的风险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从三聚氰胺牛奶污染事件可以看到,三聚氰胺以其较高的含氮量,可显著提高掺入后混合物的含氮量和凯氏定氮法的总氮检出值。肥料也面临这样的问题。从三聚氰胺对植物的氮素有效性、吸收利用形态、对植物的毒害作用以及残留在农产品中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等方面,在理论层面上分析了肥料中掺入三聚氰胺的风险:认为植物能吸收三聚氰胺,并会在植株中形成残留,进而影响植物性农产品的食用安全性。因此,应对肥料中三聚氰胺予以限量。
- 刘相甫王旭
- 关键词:三聚氰胺风险分析食品安全毒害作用
- 海藻提取物与锰肥配施对生菜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以生菜为材料,研究了海藻提取物与Mn肥配施对生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海藻提取物,可以显著提高生菜的茎粗、根长、株高、叶片数、干鲜重,并能促进茎叶对大量元素的吸收。而海藻提取物与Mn肥配施并不能进一步显著促进生菜生长,并且还抑制生菜茎叶对Mn元素的吸收。建议生产中海藻提取物不与Mn肥单独配合施用。
- 赵鲁王旭赵建忠刘相甫崔伟超
- 关键词:海藻提取物生菜
- 翻耕短期内对草原土壤呼吸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0年
- 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翻耕深度(10cm和20cm)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翻耕短期内明显加速土壤呼吸速率,且随着翻耕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翻耕后15d内,翻耕10cm和翻耕20cm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分别为3.79μmol CO2/m2/s和4.78μmol CO2/m2/s,分别是天然草地的1.33和1.68倍,这种影响持续一段时间后趋于稳定。在翻耕30d后,不同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间差距明显减小,天然草地、翻耕10cm和翻耕20cm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在翻耕后第3047d内测定的平均值分别为2.23μmol CO2/m2/s、1.90μmol CO2/m2/s、2.14μmol CO2/m2/s。
- 闫玉春王旭李林芝辛晓平
- 关键词:土壤呼吸草原
- 一种水土流失测定用实验平台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土流失测定用实验平台。它包括两根平行设置在地面上的滑轨,在每个滑轨的滑槽内分别活动卡接一隔离板,两滑轨的前端分别垂直抵接在排水槽的侧壁上,在两滑轨之间的排水槽侧壁中间设有一储料池,在储料池中部水平设有一过...
- 陈宝瑞辛晓平闫玉春王旭闫瑞瑞徐丽君
- 文献传递
- 呼伦贝尔草原蘑菇圈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蘑菇圈是草原上常见的生态学景观,蘑菇圈的真菌不仅会影响植物的生长,而且会极大地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从而间接影响土壤呼吸。探究草原蘑菇圈的土壤呼吸作用,为精确估算草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Li-8100土壤呼吸监测系统,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蘑菇圈不同位置(圈上、圈内、圈外)的土壤呼吸作用进行监测,并使用探针式电子温度计(CJTP-101)和手持式土壤水分仪测量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同时测定蘑菇圈土壤生物量和土壤养分,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蘑菇圈上的地上生物量为246.2 g·m^-2,显著高于圈内(153.1 g·m^-2)和圈外(132.6 g·m^-2),圈上地上生物量分别为圈内和圈外的1.61倍和1.86倍;蘑菇圈上地下生物量为763.9 g·m^-2,小于圈内(927.4 g·m^-2)和圈外(824.8 g·m^-2),圈上、圈内、圈外地下生物量差异不显著(P>0.05);蘑菇圈上枯落物量为17.9 g·m^-2,大于圈内(13.1 g·m^-2)和圈外(9.6 g·m^-2),但差异不显著(P>0.05);圈上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分别为52.2和7.8 mg·kg^-1,显著高于圈内和圈外(P<0.05),速效氮的含量分别比圈内、外平均值高42%和40%,速效磷的含量分别比圈内、外平均值高53%和59%;蘑菇圈上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为3560.1和319.8 mg·kg^-1,均低于圈内和圈外;而全磷含量为502.2 mg·kg^-1,高于圈内和圈外,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草原蘑菇圈上平均土壤呼吸速率为5.26μmol·m^-2·s^-1,显著大于圈内(4.07μmol·m^-2·s^-1)和圈外(4.17μmol·m^-2·s^-1),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之间分别存在显著的指数和线性回归关系(P<0.01)。【结论】土壤温度和水分不是造成蘑菇圈土壤呼吸速率差异性的主导要素,蘑菇圈上的土壤呼吸速率增强与圈上较高的速效养分和较强的微生物活性及酶活性有关。
- 范凯凯佟旭泽闫玉春辛晓平王旭
- 关键词:蘑菇圈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土壤含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