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
- 作品数:82 被引量:308H指数:11
- 供职机构:首钢集团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解决含P高强IF钢热轧过程中产生麻点缺陷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决含P高强IF钢热轧过程中产生麻点缺陷的方法,包括:将钢水通过冶炼后连铸获得板坯,在冶炼过程中,当P含量在0.04~0.09%范围内时,控制Si含量在0.2~0.7%范围内;将所述板坯进行加热,再经过粗...
- 于洋王畅徐海卫王林李飞陈瑾关建东武军宽李华
- 文献传递
- 一种热镀锌双相钢表面处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镀锌双相钢表面处理方法,属于双相钢轧制技术领域。所述热镀锌双相钢表面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双相钢板材进行加热处理,加热制度为低温快烧;对加热后的双相钢板材进行粗轧和精轧;对精轧后的双相钢板材进行冷轧,...
- 高小丽李研于洋张亮亮王丽刘鸿明王畅王林王勇围周旬夏银峰银呈祥田贵昌马海龙齐达李悦韩乐李润昌张环宇鲍成人窦爱民李自洋巫雪松
- 一种消除酸洗板针孔状麻点缺陷的方法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消除酸洗板表面针孔状麻点缺陷的方法,包括:将板坯加热后进行低温出炉,将出炉温度控制为1160℃‑1200℃;将加热后的板坯进行粗轧、精轧,获得带钢,其中,在所述精轧过程中,控制精轧入口温度为950℃...
- 刘文鑫于洋王林王畅郭子峰李瑞恒陈斌李玉鹏吕宝峰周娜尼兴李景庆宋春华
- 文献传递
- 高强机械用钢表面条带状红铁皮产生原因及机理被引量:1
- 2016年
- 系统研究了高强机械用钢频发的条带状红铁皮缺陷产生机理,发现条带状红铁皮存在硅的富集区,而铁皮的条带状间距距离与精除鳞喷嘴间距存在明显的对应性,因此该缺陷与精除鳞水喷射搭界面的除鳞效果不佳密切相关。模拟分析发现,精除鳞前温度区间为铁皮增厚波峰区域,加之Fe2SiO4相的形成增加了铁皮的黏附力,因而极易造成精除鳞的困难。制定了热轧喷嘴控制和钢种中硅含量控制方案,成功消除了条带状红铁皮的产生。
- 王畅于洋潘辉王林陈瑾徐海卫
- 关键词:热轧
- 一种热镀锌产线的康耐视表面质量检测系统的优化方法
- 本发明属于炼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热镀锌产线的康耐视表面质量检测系统的优化方法,包括:在现场工控机采用Smartview构建系统服务器数据库;采用两台CCD行扫描相机同时检测表面;通过特定缺陷过滤操作,过滤尺寸微小的缺陷...
- 王林于洋孙海王畅陈斌陈瑾张栋焦会立庞在刚李树森
- 一种去除高硅类高强汽车板红锈缺陷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高硅类高强汽车板红锈缺陷的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板坯经连续退火炉加热后出炉;依次经过粗轧机组前的除鳞设备除鳞和所述粗轧机组轧制;再将所述板坯经精轧机组前的除鳞设备除鳞和所述精轧机组轧制;...
- 王林于洋高小丽王畅陈瑾徐海卫刘朋李飞李树森
- 文献传递
- 基于高温氧化特性的含Si钢红铁皮缺陷研究被引量:22
- 2016年
- 系统研究了中高Si钢红铁皮缺陷,采用场发射SEM及EPMA研究了铁皮的截面情况,明确了Si的界面富集特性。应用差热分析仪分析了钢的氧化特性,发现低于1 140℃时,实验钢处于加速氧化阶段,而此温度区间为粗轧和精轧温度区间;同时模拟分析发现在低于Fe2SiO4的液相温度下,界面将形成致密的Fe2SiO4+FeO颗粒层,增加了铁皮界面层的粘附力。由于生产线除鳞温度难以达到1 170℃以上,提出采用降低出炉温度的方法,以减小炉生及过程铁皮厚度,抑制Fe2SiO4融溶下包裹FeO的程度,从而可降低热卷板面红铁皮的发生比例。
- 于洋王畅王林惠亚军陈瑾焦会立
- 关键词:热轧
- 高碳SPHC带钢冷轧边裂缺陷机理分析被引量:11
- 2014年
- 针对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高碳SPHC冷轧板带出现边裂的问题,分析了冷硬卷边裂缺陷的宏观形貌、微观组织,以及热轧原板的微观组织,认为带钢边部晶粒粗大、铁素体拉长形态明显、带状碳化物析出严重是造成边裂的主要原因。采用低温出炉、高温终轧、低温卷取、前部密集冷却并对磨损、堵塞等质量下降的喷嘴给予维修及更换,保证全宽方向上温度的均匀性,大大减少了板带的边裂缺陷。
- 王畅于洋王林陈瑾徐海卫李飞
- 关键词:边裂冷轧
- 高强汽车板热卷扁卷原因分析及机理研究
- 84AA1等高强汽车板在热卷生产中经常发生扁卷缺陷,影响后续生产.本文采用SEM和热膨胀法模拟实验对高强汽车板84AA1的扁卷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卷取温度较低、层流冷却速度较快的工艺下,热卷下线后因相变造成的总膨...
- 王林于洋王畅陈瑾武巧玲陈斌
- 关键词:热膨胀
- 有限元模拟在连铸坯直装及热装中的应用
- 2014年
- 以SS400钢种为例,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分析了迁钢公司2250热连轧生产线紧凑型布局下连铸坯直装及热装下的温度云图,并结合实际测量进行了校验。结果表明,直装情况下连铸坯经切割后到达加热炉人口实际约需15min,此时连铸坯心部温度为830—864℃、表面温度为779—803℃,连铸坯心部和表面均基本处在γ+α仅两相区内,应予以避免;热装情况下连铸坯倒坯堆冷时间应不低于2.8h,以保证连铸坯心部温度低于700℃,完成γ→α旺相变。
- 于洋王畅王林徐海卫李飞苏岚
- 关键词:热轧热装有限元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