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树娟

作品数:20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骨髓
  • 8篇白血
  • 8篇白血病
  • 7篇急性
  • 6篇预后
  • 6篇髓系
  • 6篇急性髓系
  • 5篇多发
  • 5篇多发性
  • 5篇多发性骨髓瘤
  • 5篇髓系白血病
  • 5篇急性髓系白血...
  • 5篇骨髓瘤
  • 4篇端粒
  • 4篇突变
  • 4篇细胞
  • 4篇白血病患者
  • 4篇病患
  • 3篇多发性骨髓瘤...
  • 3篇淋巴

机构

  • 20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上海源奇生物...
  • 1篇河南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作者

  • 20篇王树娟
  • 19篇王冲
  • 18篇刘延方
  • 13篇姜中兴
  • 9篇王伟琼
  • 7篇郝倩倩
  • 6篇李涛
  • 5篇孙慧
  • 5篇万鼎铭
  • 4篇谢新生
  • 3篇李亚飞
  • 2篇孙玲
  • 2篇刘宇
  • 2篇陈绍倩
  • 2篇陈胜梅
  • 2篇马杰
  • 2篇王萌
  • 2篇郭荣
  • 1篇杨璐
  • 1篇王卫敏

传媒

  • 9篇中国实验血液...
  • 6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8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突变的DNA测序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基因突变特征及其意义。方法:收集134例初治成人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16种基因突变的DNA测序结果,统计分析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临床意义。结果:134例ALL患者中,31例(23.13%)检测到基因突变,其中114例B-ALL患者中检测到19例(16.67%),19例T-ALL患者中检测到11例(57.89%)及1例T/B双表型ALL,T-ALL基因突变发生率显著高于B-ALL(χ^2=13.574,P<0.01)。共检测到12种基因突变,突变率从高到低依次为IL7R、NOTCH1、FLT3、TP53、FBXW7、PAX5、IKZF1、CREBBP、JAK3、JAK1、PHF6、PTEN。108例非移植可随访患者中,基因突变组(23例,21.30%)与无突变组(85例,78.70%)的1年总生存率(49.7%vs 67.4%)与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214 d vs 260 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OTCH1基因突变组(4例,3.77%)与无突变组(102例,96.23%)的1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0%vs 65.8%,χ^2=9.840,P<0.01)。结论:成人ALL患者可能存在多种基因突变,其中IL7R、NOTCH1基因突变最常见,NOYCH1基因突变可能提示预后不良,基因突变检测有助于理解ALL发病机制及评估成人ALL患者的预后。
郑如月王树娟王冲李涛廖林晓李梦琳陈胜梅郭荣王伟琼张雨范熠万鼎铭刘延方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NA测序基因突变预后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淋巴瘤及白血病的关系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淋巴瘤和白血病的关系。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212例淋巴瘤患者、300例白血病患者的 HBV 感染状况进行研究,并以6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 HBV 感染的血清标志物 HBsAg。结果淋巴瘤患者血清HBsAg 阳性率明显高于白血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分别为11.8%(25/212)、5.7%(17/300)和5.3%(32/600)(P 值分别为0.013、0.002),白血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 HBsAg 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 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血清 HBsAg 阳性率显著高于 T 细胞型 NHL 患者、霍奇金淋巴瘤(HL)患者、白血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P 值分别为0.006、0.026、0.000、0.000),T 细胞型 NHL 患者、HL 患者、白血病患者、健康体检者 HBsAg 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B 细胞型 NHL 患者 HBsAg 阳性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而 T 细胞型 NHL 患者、HL 患者、白血病患者的 HBsAg 阳性率与一般人群无明显差异。
王树娟刘延方王冲
关键词:淋巴瘤非霍奇金肝炎病毒乙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常见基因突变的差异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22种常见基因突变的差异。方法:收集749例AML患者和218例MDS患者的骨髓标本,利用AML/MDS二代测序基因芯片检测22种基因的突变状态。结果:74.4%的AML和MDS患者至少检测到一种基因突变;142(65.1%)例MDS患者中检测到274个基因突变,而577(77.0%)例AML患者中检测到1224个基因突变。与MDS患者相比较,AML患者DNMT3A、IDH1、IDH2、FLT3、KIT、NPM1、NRAS和CEBPA基因的突变率升高(P<0.05),而ASXL1、EZH2、CBL、SRSF2、U2AF1、SF3B1、SETBP1和RUNX1基因突变率降低(P<0.05)。两种疾病之间TET2、JAK2、ZRSR2、ETV6、TP53和PHF6基因的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轻患者基因突变率与上类似;而老年患者中DNMT3A、IDH2、FLT3和NPM1基因突变在AML中的发生率高于MDS(P<0.05),U2AF1和SF3B1基因突变在AML中的发生率低于MDS(P<0.05)。结论:AML和MDS患者基因突变类型存在差异,不同年龄组AML患者和MDS患者的基因突变谱也不尽相同,DNMT3A、FLT3、NPM1、NRAS和CEBPA等基因突变在AML患者中常见,而ASXL1、U2AF1和RUNX1基因突变在MDS患者中较常见。
廖林晓王树娟王冲刘延方常银银王伟琼马杰李涛陈胜梅姜中兴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基因突变
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基因突变及表达异常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初治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常见基因的突变及表达异常。方法:取208例NDMM患者的骨髓细胞,用DNA测序法检测6种基因的表达水平及28种基因的突变状态。应用FISH法检测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的细胞遗传学异常。结果:61例(29.33%)NDMM患者检测到基因突变,≥5例患者发生突变的基因包括NRAS、PRDM1、FAM46C、MYC、CCND1、LTB、DIS3、KRAS和CRBN。83例(39.90%)患者检测到6种基因的过表达,以细胞周期调节基因的过表达为主,分别是CCND1、CCND3、BCL-2、CCND2 FGFR3和MYC。169例(81.25%)患者检测到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改变,主要为TP53基因P72R多态性(70.17%)。染色体结构异常与基因表达异常有一定相关性,与染色体结构正常者相比较,14q32缺失患者中CCND1基因过表达比例更高,13q14缺失患者中FGFR3过表达比例更高,而1q21扩增患者中CCND2、BCL-2、FGFR3基因过表达比例更高。结论:NDMM患者存在多种基因突变和表达异常,但是缺乏主要的单个基因突变或表达异常。累及RAS/MAPK通路的基因突变及细胞周期蛋白CCND的过表达是常见的基因异常。
范熠王树娟刘延方王冲李亚飞王伟琼郝倩倩张丹凤李英梅孙慧郭荣陈绍倩谢新生李涛万鼎铭姜中兴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基因突变基因过表达DNA测序
端粒重复结合蛋白1与磷酸化激酶Aurora B相互作用研究
2022年
目的鉴定端粒重复结合蛋白1(TRF1)的磷酸化位点及其与磷酸化激酶Aurora B在体内外的相互作用。方法用myc-His-TRF1真核表达质粒转染人宫颈癌细胞HeLa,免疫沉淀后行质谱分析。采用免疫沉淀及体外沉降实验研究TRF1与Aurora B的相互作用。结果免疫沉淀实验结合质谱分析鉴定出5个新的TRF1磷酸化位点;运用体外沉降实验和体内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Aurora B能够与TRF1在体内外相互结合。结论Aurora B可能是一个新的TRF1结合蛋白,TRF1与Aurora B能够在体内外相互结合。
王冲李玲玲李梦亚申晓辉王树娟
关键词:激酶端粒
circ_0000263通过miR-338-3p/TERT抑制端粒酶蛋白活性影响HeLa细胞生物学功能提高放射敏感性
2024年
目的探讨circ_0000263对HeLa细胞活性、凋亡、端粒酶活性以及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irc_0000263和miR-338-3p mRNA表达水平,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存活情况,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leaved-casp3、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的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circ_0000263和miR-338-3p、miR-338-3p和TERT的靶向关系,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Hela细胞中circ_0000263呈高表达,miR-338-3p呈低表达,TERT呈高表达,射线辐射的HeLa细胞中circ_0000263也呈高表达(均P<0.05)。敲减circ_0000263可抑制HeLa细胞克隆形成和细胞增殖能力,增强HeLa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和细胞凋亡。敲减circ_0000263可降低HeLa细胞中PCNA蛋白表达水平,增强HeLa细胞中Cleaved-casp3蛋白表达水平(P<0.05)。si-circ_0000263(si-circ)组细胞凋亡率为(13.19±1.12)%,高于si-NC组[(6.80±0.62)%,P<0.05];si-circ+4 Gy组细胞凋亡率为(24.82±1.57)%,高于si-NC+4 Gy组[(17.00±0.96)%,P<0.05]。circ_0000263靶向调控miR-338-3p,miR-338-3p靶向调控TERT。miR-338-3p在Hela细胞中呈低表达,敲减circ_0000263可提高HeLa细胞中miR-338-3p表达水平。circ_0000263通过miR-338-3p调控TERT表达,抑制端粒酶活性。miR-338-3p/TERT均能恢复抑制circ_0000263对Hela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si-circ+anti-NC组细胞凋亡率为(27.37±0.89)%,高于si-circ+anti-miR-338-3p组[(18.22±1.18)%,P<0.05];si-circ+vector组细胞凋亡率为(27.55±0.48)%,高于si-circ+TERT组[(20.10±0.68)%,P<0.05]。经4 Gy射线照射72 h后,si-circ+anti-NC组细胞存活分数(0.41±0.02)低于si-circ+anti-miR-338-3p组(0.66±0.03,P<0.05);si-circ+vector组细胞存活分数(0.42±0.05)低于si-circ+TERT组(0.70±0.03,P<0.05)。结论抑制circ_0000263的表达通过调控miR-338-3p/TERT抑制Hela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王冲霍研锟李梦亚李潺申晓辉王树娟刘延方姜中兴
关键词:妇科肿瘤HELA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
CSRP2在成人非M3-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成人非M3-急性髓系白血病(M3-AML)患者CSRP2基因表达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0名同期健康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供者(正常对照)及30例初治成人非M3-AML患者骨髓中CSRP2 mRNA的表达水平。30例中男18例,女12例,中位年龄33岁;经治疗均达完全缓解,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非M3-AML患者CSRP2 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P=0.009)。将非M3-AML患者以CSRP2 mRNA表达水平中位数为界点分为低、高表达组。两组年龄、性别、初诊时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ETO融合基因表达、FLT3-ITD突变、NPM1突变、预后危险度分层、HSCT患者比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无复发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4,P=0.036),CSRP2 mRNA高表达组患者预后好于低表达组。结论:CSRP2高表达的初治成人非M3-AML患者预后更好;CSRP2可能成为成人非M3-AML患者的新的预后分子标志物。
王树娟王冲李涛刘钰李亚飞王伟琼郝倩倩姜中兴谢新生万鼎铭刘延方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低剂量化疗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过多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低剂量化疗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过多(MDS-EB)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初诊MDS-EB患者中,34例单用低剂量地西他滨(≤15 mg·m^-2·d^-1)治疗(单药组),54例接受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低剂量化疗治疗(联合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联合组MDS-EB-Ⅱ型患者比例高于单药组(P=0.024),IPSS中危-2+高危患者比例高于单药组(P=0.010),余临床特征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药组CR 7例、mCR 11例、HI 4例、治疗失败12例,联合组分别为26、26、0、2例,联合组总体疗效优于单药组(P<0.001)。联合组总生存时间较单药组延长(P=0.024),2组无进展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2)。联合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较单药组严重(P=0.002),其余不良反应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低剂量化疗较单用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MDS-EB疗效好,生存时间长,对不适合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MDS-EB患者更具应用价值。
李梦琳王树娟王冲王伟琼孙慧孙玲姜中兴刘延方
关键词:地西他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DK1干扰调节PLK1、Aurora B和TRF1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CDK1干扰调节PLK1、Aurora B和TRF1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人髓原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为研究对象,通过调节胞内CDK1表达来研究TRF1表达及其变化对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实验分为对照、shRNA-NC、CDK1-shRNA、pcDNA和pcDNA-CDK1共5组。采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CDK1表达;集落形成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CDK1、PLK1、Aurora B、TRF1及周期蛋白p53、p27和cycli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DK1-shRNA组中PLK1、Aurora B磷酸化水平及TRF1表达显著下调(P<0.05),细胞集落形成率显著下降,周期相关蛋白p53和p27表达显著升高而cyclinA表达则显著下降(P<0.05)。这表明,干扰CDK1表达可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延长其进入有丝分裂的时间,从而延长细胞周期。而与对照组相比,pcDNA-CDK1组中CDK1过表达则使PLK1、Aurora B磷酸化水平及TRF1表达显著上升(P<0.05),克隆形成率显著升高,周期相关蛋白p53和p27显著下降且cyclinA表达显著上调(P<0.05)。这表明,CDK1过表达可刺激不良反应发生,从而促进HL-60细胞的增殖并缩短细胞周期。结论:敲除CDK1可抑制PLK1和Aurora B磷酸化并负向调节TRF1,从而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王冲李梦亚申晓辉王树娟王伟琼刘延方
关键词:CDK1有丝分裂端粒酶白血病
国产与原研硼替佐米治疗初诊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2
2020年
随着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药物及新型免疫药物的出现,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在过去几十年发生了显著变化,MM患者的预后显著改善,其中硼替佐米因其独特的泛素化作用成为治疗MM的主要药物之一,然而高昂的治疗成本使得硼替佐米在临床中使用较少[1]。2017年,国产硼替佐米问世,仍缺乏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证明其疗效及安全性。本研究对使用国产与原研硼替佐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孙慧敏姜中兴王卫敏王树娟葛芳芳李敬东赵红勉
关键词:免疫调节药物硼替佐米多发性骨髓瘤蛋白酶体抑制剂随机对照研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