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芹
- 作品数:30 被引量:78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南理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湖南省社科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民歌是什么——兼评“第七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
- 2010年
- 民歌是什么?这在音乐教科书及音乐学者的论著中均有界定。但在日常生活和艺术实践过程中,有些人对这一问题却模糊不清,似是而非。前不久,笔者作为“西部民歌花儿论坛研讨会”论文评选的获奖者,应邀参加并观摩了在银川市举行的“第七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尽管大多数歌手演唱的是一些长期在民间流传的传统民歌和新民歌,但也不乏一些歌手演唱了非真正意义上的民歌,
- 王桂芹
- 关键词:西部民歌花儿歌会音乐教科书似是而非
- 曲艺要随时代需要而发展——从二人转谈起
- 2011年
- 二人转是深受我国人民群众喜爱的传统曲种之一。这一诞生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松辽平原沃土之上的绚丽多彩的艺术奇葩,也是东北民间文学、音乐、舞蹈、表演及语言的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
- 王桂芹
- 关键词:二人转曲艺人民群众民间文学艺术音乐
- 戏曲唱腔流派与“以演员为中心”体制被引量:1
- 2009年
- 在我国一些戏曲剧种中,流派纷呈,风格独特,是唱腔音乐发展到了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唱腔流派是"以演员为中心"体制的产物。传统戏曲流派的特点是将编曲的第一度创作与演唱的第二度创造集于演员一身。随着时代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戏曲音乐创作体制逐渐由"以演员为中心"向"由作曲家统筹"转化。在"由作曲家统筹"主导下的方式,便失去了产生流派的温床。本文提出,为了繁荣戏曲艺术,应当让"以演员为中心"与"由作曲家统筹"体制并存,各显其能,互存共荣。
- 王桂芹冯光钰
- 关键词:戏曲流派
- 巴陵戏音乐唱腔和表演艺术特征分析
- 2018年
- 巴陵戏是湖南省八大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是首批入选国家"非遗"名录的代表项目。作为长江中游地区代表性剧种,其语言、声腔和嗓音的运用造就了巴陵戏丰富多样、古韵和乡音兼而有之的音乐唱腔特征,而朴实粗犷的舞台表演特色,体现了巴陵戏贴近现实生活,力求朴实自然的表演艺术风格。
- 王桂芹陈湘源
- 关键词:巴陵戏音乐唱腔舞台表演
- 民歌的“流行地”并非都是“发祥地”——从《茉莉花》的传播谈起被引量:2
- 2008年
- 我国的传统音乐历史源远流长,对民歌的探源固然重要但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近些年来,由民歌的源流而引发的有关民歌"版权"归属问题的争议此起彼伏。本文从《茉莉花》的传播谈起,就《茉莉花》很难找到确切的"发祥地"、民歌传播的无序性、民歌"版权"属于广大群众三个方面,重在阐述民歌的"流行地"并非都是"发祥地",与其以"发祥地"为由头引发新的版权之争,不如更多地关注音乐本体的发展情况。
- 王桂芹
- 关键词:民歌《茉莉花》发祥地
- “大众都爱你的新声”——聂耳音乐创作与民间音乐被引量:2
- 2006年
- 聂耳创作的音乐作品是民族和时代的“新声”,深受大众的喜爱。它们与我国民间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从音乐的民族性来看,聂耳对民间音乐素材的吸收运用上显示着卓越的智慧。本文从吸收民间音乐素材融会贯通加以发展、在民族音乐基础上借鉴外国歌曲音调及技法进行创作、直接引用民间音乐素材加以改编三个方面来探讨聂耳音乐创作与民间音乐的关系,认为聂耳作品是鲜明的民族风格与强烈的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 王桂芹
- 关键词:音乐创作民间音乐
- 《茉莉花》最早的曲谱文献被引量:12
- 2005年
- 民歌向来以口头形式流传、发展,鲜有曲谱记载,因而记载民歌的古谱则显得十分珍贵.
<茉莉花>的曲谱,在我国最早见于清代道光十七年(1837年)木刻本<小慧集>卷十二小调新谱.
<小慧集>(小64开本)系署名"贮香主人"编纂,共六册十二卷,内容广泛,分41个栏目,有文学、诗歌、戏曲、小调、周礼、图选、棋艺、兵诀、钟表、牌诀、酒令、瓶花、金鱼等,是一部小百科知识集锦.其中的"小调新谱"录有箫卿主人小调谱七首:<纱窗调>、<绣荷花>、<叹五更>、<红绣鞋>、<杨柳青>、<凄凉调>、<鲜花调>(即<茉莉花>).署名"箫卿主人"者可能是当时的一位深谙小调的文人音乐家,其所录"小调新谱"采用斜行工尺"蓑衣谱"式记写,<鲜花调>是最后一首,共两段唱词.由于第一段唱词开始两句为"好一朵鲜花,好一朵鲜花",故名<鲜花调>.
- 王桂芹
- 关键词:《茉莉花》曲谱口头形式木刻本民歌小调
- 民间曲牌[马头调]考略被引量:3
- 2008年
- [马头调]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古老曲牌。在清代大型俗曲总汇《白雪遗音》中,[马头调]是其中唯一一首有工尺谱传世的曲牌,因此显得更加珍贵。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马头调]的主要流行场所,曲牌的音乐结构特征以及在现今曲种中的流行情况进行了些微考释,并明确[马头调]是主要流行于码头一带的一类曲牌,其具体音调属于名同曲异的范畴。
- 王桂芹
- 关键词:码头
- 旋律变化:从曲牌音乐传播到资源共享整合——兼谈“旋律”与“曲调”是异名同义语
- 2010年
- 我国历代产生的大量曲牌,是传统音乐极其丰富的旋律宝库。作为曲牌重要因素的旋律,历来是共享的音乐资源,具有再生的功能。本文从"旋律"与"曲调"是异名一体的同义语谈起,从"旋律是曲牌音乐传播的重要载体"、"旋律变化的前提是曲牌音乐的共享资源"、"旋律变化的内整合与外整合"三个方面,探讨了曲牌音乐由音乐传播及资源共享与旋律整合变化的规律。
- 王桂芹冯光钰
- 关键词:曲牌音乐
- 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的意义与发展前瞻
- 2012年
- 2011年3月8日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艺术学终于从文学门中独立并升格为"学科门类"。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艺术学科建设自我完善的体现,更为艺术学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当然机遇与挑战并存,这也是学科建设的必经之路。艺术学的独立不仅体现当下人们已经意识到艺术研究的重要性,更有助于艺术学获得它原本就该拥有的正确的学术地位和学科定位,是艺术学科建设中的一次正名。而艺术学的正名将使我国今后的艺术文化发展和学科建设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 王桂芹
- 关键词:艺术学学科门类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