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舟

作品数:301 被引量:793H指数:19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科技部科学仪器设备升级改造专项项目国家创新方法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9篇期刊文章
  • 82篇会议论文
  • 54篇专利
  • 10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114篇金属学及工艺
  • 70篇理学
  • 57篇一般工业技术
  • 39篇冶金工程
  • 16篇机械工程
  • 9篇化学工程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电气工程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2篇合金
  • 57篇原位统计分布...
  • 54篇质谱
  • 36篇光谱
  • 29篇离子
  • 28篇偏析
  • 26篇高温合金
  • 25篇电感耦合
  • 24篇等离子体质谱
  • 24篇金属
  • 23篇痕量
  • 22篇电感耦合等离...
  • 20篇电感耦合等离...
  • 19篇质谱法
  • 19篇连铸
  • 19篇合金钢
  • 17篇低合金
  • 17篇低合金钢
  • 16篇辉光
  • 16篇辉光放电

机构

  • 285篇钢铁研究总院
  • 25篇钢研纳克检测...
  • 11篇国家钢铁材料...
  • 9篇北京科技大学
  • 6篇河北大学
  • 4篇安捷伦科技(...
  • 3篇首都师范大学
  • 3篇唐山钢铁集团...
  • 3篇钢研纳克检测...
  • 2篇北京有色金属...
  • 2篇上海大学
  • 2篇湘潭钢铁集团...
  • 2篇安捷伦科技有...
  • 2篇北京中实国金...
  • 1篇北方工业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宝山钢铁股份...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296篇王海舟
  • 74篇贾云海
  • 62篇李冬玲
  • 53篇李小佳
  • 42篇沈学静
  • 39篇赵雷
  • 38篇陈吉文
  • 37篇王蓬
  • 33篇李美玲
  • 29篇袁良经
  • 24篇杨志军
  • 23篇胡净宇
  • 20篇陈玉红
  • 18篇杨植岗
  • 18篇余兴
  • 16篇高宏斌
  • 15篇张秀鑫
  • 13篇胡少成
  • 13篇罗倩华
  • 12篇吴超

传媒

  • 79篇冶金分析
  • 14篇光谱学与光谱...
  • 12篇2008年国...
  • 10篇第十五届冶金...
  • 9篇中国金属学会...
  • 7篇钢铁
  • 7篇理化检验(化...
  • 5篇第三届北京冶...
  • 4篇分析化学
  • 4篇钢铁研究学报
  • 3篇机电工程
  • 3篇中国工程科学
  • 3篇第七届中国钢...
  • 3篇第195场中...
  • 2篇现代科学仪器
  • 2篇金属学报
  • 2篇中国科学(B...
  • 2篇金属热处理
  • 2篇分析测试学报
  • 2篇热加工工艺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6篇2022
  • 11篇2021
  • 11篇2020
  • 7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9篇2014
  • 7篇2013
  • 12篇2012
  • 14篇2011
  • 25篇2010
  • 23篇2009
  • 21篇2008
  • 16篇2007
  • 27篇2006
  • 10篇2005
3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CP-MS测定铜锌合金中痕量元素被引量:26
2004年
研究了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ICP MS)测定铜锌合金中Mg ,Al,Ti,Cr ,Mn ,Ni,Cd ,In ,Sn ,Sb ,Tl,Pb ,Bi共13种痕量元素的分析方法。考察铜锌合金中 2 0余种痕量元素的质谱干扰情况及可能的消除方法。通过合适的仪器参数的设置和干扰的校正 ,对个别存在干扰的元素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非谱干扰对测定痕量元素的影响和内标校正的作用。仅用样品混合酸溶解 ,未进行基体分离或其他样品前处理。实验结果表明 ,对不同质量范围的待测元素以Sc ,La和Re多内标校正信号漂移及基体效应 ,采用基体匹配的标准溶液工作曲线 ,直接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 13种元素的所得结果与参考值相吻合 ,各元素的RSD小于 10 %。
胡净宇王海舟
关键词:痕量元素RSDICP-MS铜锌合金酸溶
长方铸坯的夹杂物状态分析(英文)被引量:2
2007年
采用物理化学相分析、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多种分析手段对连铸长方坯的夹杂物含量、形貌、结构及其分布进行了分析。发现该长方坯中存在大量的硅系夹杂物,且主要为SiO2和硅铝锰的复合氧化物,该类夹杂物在长方坯中存在明显的偏聚。同时扫描电镜还观察到夹杂物颗粒呈球状,尺寸较大。对不同炉号长方坯的夹杂物进行分析,不同的分析方法所得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李冬玲周伟李美玲贾云海王海舟
关键词:相分析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扫描电镜
辉光放电质谱分析技术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3
2009年
简单介绍了辉光放电质谱(GDMS)的基本原理。对辉光放电质谱在块状金属、半导体、非导体、溶液、气体和深度分析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块状金属和半导体的痕量元素分析为GDMS主要的应用,它们的研究报道众多;对非导体材料的分析扩宽了GDMS的应用范围;同时尝试采用GDMS对溶液和气体样品进行分析;GDMS作为一种重要的深度分析方法,相关的应用迅速增加。最后展望了辉光放电质谱的发展趋势。
余兴李小佳王海舟
关键词:辉光放电质谱
基于火花源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的IF钢夹杂物表征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IF钢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及家电面板领域,对表面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夹杂物的存在对IF钢冷轧板的表面质量和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必须对铸坯表面进行清理。由于生产工艺的差别,开浇过程钢水夹杂物未充分上浮,以及连铸机升速过程中液面波动引起的保护渣被卷入等诸多原因导致了IF钢表层夹杂物数量、种类和尺寸分布的不确定性,因此系统研究IF钢铸坯中夹杂物分布的定量表征方法,对于探寻IF钢表层夹杂物分布规律,确定合适的铸坯表层清理深度,实现对结晶器内夹杂物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金属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通过对经无预燃、连续扫描激发的火花放电所产生的元素光谱信号进行高速数据采集和解析,可实现大尺寸金属样品中夹杂物含量和尺寸的快速定量分布分析,将火花源-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与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相结合,研究了IF钢中夹杂物的异常放电行为,制备了与待测试样匹配的IF钢粒度分布参考物质,探讨了IF钢中Al的异常光谱信号与氧化物夹杂粒度分布的相关性,发现夹杂物组成元素异常信号净强度与夹杂物粒径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并由此建立了基于火花源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的IF钢夹杂物组成、含量和粒度分布表征方法。研究了IF钢外弧处皮下0~3 mm处的夹杂物含量、组成和粒度分布的变化规律,发现IF钢中的氧化物夹杂主要由两类组成:一种是脱氧产物,主要为单一的氧化铝,另一种是卷渣夹杂物,主要为Al,Ca和Si的复合夹杂物,靠近表层的0.5和1.0 mm处的夹杂物含量较低,皮下1.5~2.5 mm处夹杂物含量相对较高,而且存在较多的Al和Ca的复合夹杂物,平均粒径也较大,但至皮下3.0mm处夹杂物含量和粒径都有所下降。该表征方法的建立对于改进IF钢生产工艺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李冬玲赵雷沈学静沈学静
关键词:IF钢粒度分布铸坯表面
聚氯乙烯在燃烧裂变过程的在线单光子离子化/共振增强多光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被引量:5
2004年
用单光子离子化 (SPI) /共振增强的多光子离子化 (REMPI) 飞行时间质谱法对PVC材料的燃烧裂变过程进行了在线研究 ,发现与其它有机材料不同 ,PVC涂层材料在 30 0℃时即发生裂变 ,生成苯系物、萘及少量多环芳烃。在空气条件下 ,产生酚类有机污染物。在 70 0℃和 80 0℃的低流速空气环境中检测到了二英的前体物———氯代苯 (MCB)、氯代酚及氯乙烯单体 ,预示着二英的形成 ,并可间接在线监测二英的浓度。在各温度条件下都有多环芳烃 (PAHs)产生 ,但在 70 0℃~ 80 0℃时 ,产生的数量最多。提高空气流速可大大降低MCB和PAHs的产生。在 1 0 0 0℃~ 1 1 90℃时 。
曹磊Ralf ZimmermannAntonius Kettrup王海舟
关键词:聚氯乙烯有机物污染
一种金属材料中显微组织全视场定量统计分布表征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材料中显微组织全视场定量统计分布表征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a:建立标准特征图像数据集,包括铁素体、珠光体和贝氏体组织的图像;步骤b,建立基于深度学习的特征识别提取模型;步骤c,待测金属材料中的显微组织...
孙丹丹万卫浩王海舟韩冰李冬玲董彩常赵雷
文献传递
炼钢动态控制中的废气分析
介绍了废气分析动态控制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废气分析设备的构成和选型原则以及国内外废气分析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情况。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质谱将仍是炼钢动态控制的主流分析技术,无取样直接分析技术和设备将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
沈学静王海舟
关键词:动态控制
文献传递
辉光放电质谱的应用及展望
本文介绍了辉光放电质谱(GDMS)的基本原理.对辉光放电质谱在块状金属、半导体、非导体、溶液、气体和深度分析方面的应用。块状金属和半导体的痕量元素分析是GDMS主要的应用,它们的研究报道众多,而对非导体材料的分析扩宽了G...
余兴李小佳王海舟
关键词:分析化学质谱分析辉光放电
文献传递
电子轰击离子源无机质谱分析中谱线干扰的校正方法
一种电子轰击离子源无机质谱分析中谱线干扰的校正方法,属于无机质谱定量分析技术领域。待测物中组分X,分析谱线为离子x;另有组分S有1种离子产物s<Sub>ix</Sub>对x产生干扰,而另一种离子s不干扰。配制N个系列S含...
王海舟沈学静杨植岗王蓬胡少成马红权杨倩倩
文献传递
最优化算法与纯元素谱剥离相结合的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谱解谱方法被引量:4
2019年
在进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EDXRF)解谱时,如果给定样品的元素构成,采用纯元素谱图剥离的方式会更加合理,但由于每个元素的谱线都不止一条,如果仅仅针对主线对齐做剥离,会导致结果的严重失真,同时剥离次序对解谱结果有较大影响。介绍了一种最优化算法与纯元素谱剥离相结合的EDXRF解谱方法,该方法以多个纯元素谱的强度大小和峰位漂移道数作为变量构建残差方程,并用最优化计算的方法去调整,直至残差达到极小。实验采用强度顺序剥离、能量顺序剥离和最优化算法拟合3种方法分别对谱线重叠较为严重的LaCe-Pr-Nd混合液样品的L系谱线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最优化计算方法拟合的谱图与原始谱的残差(1 415.0)比另两种方法(166 094.0和3 192.7)大幅度缩小,拟合谱与原始谱更为吻合,并且方法在实现时对初值不敏感,解谱精度也不依赖于剥离次序。
刘明博廖学亮胡学强韩冰沈学静沈学静
关键词:稀土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