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玉荣

作品数:254 被引量:281H指数:8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0篇期刊文章
  • 60篇专利
  • 51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6篇化学工程
  • 60篇理学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8篇丁二烯
  • 91篇二烯
  • 85篇乙烯
  • 71篇苯乙烯
  • 64篇共聚
  • 60篇聚丁二烯
  • 53篇共聚物
  • 50篇离子
  • 43篇橡胶
  • 41篇异戊二烯
  • 39篇戊二烯
  • 35篇嵌段
  • 31篇引发剂
  • 31篇催化
  • 30篇阴离子聚合
  • 28篇阴离子
  • 24篇嵌段共聚
  • 24篇嵌段共聚物
  • 22篇稀土
  • 20篇稀土催化

机构

  • 242篇大连理工大学
  • 17篇中国石化集团...
  • 14篇中国石油天然...
  • 8篇大连海事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6篇中国石化
  • 5篇大连工业大学
  • 2篇大庆石油化工...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重庆长寿化工...
  • 1篇中航工业北京...
  • 1篇独山子石化公...
  • 1篇中国石油独山...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兵器工业...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 1篇上海华谊聚合...

作者

  • 253篇王玉荣
  • 166篇李杨
  • 100篇张春庆
  • 50篇王艳色
  • 49篇申凯华
  • 38篇李战胜
  • 34篇顾明初
  • 25篇胡雁鸣
  • 20篇赵忠夫
  • 18篇史正海
  • 13篇张红霞
  • 13篇廖明义
  • 12篇许蔷
  • 12篇张雪涛
  • 11篇于志省
  • 10篇高清
  • 10篇任莹莹
  • 9篇刘海峰
  • 9篇刘炼
  • 9篇李嵬

传媒

  • 64篇合成橡胶工业
  • 14篇合成树脂及塑...
  • 10篇高分子通报
  • 8篇2011年高...
  • 7篇石油化工
  • 6篇高分子学报
  • 6篇高分子材料科...
  • 6篇弹性体
  • 4篇2007年全...
  • 3篇化学工业与工...
  • 3篇辽宁化工
  • 3篇塑料科技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3篇沈阳化工学院...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塑料
  • 2篇中国化学会2...
  • 2篇2009年全...
  • 2篇2011年全...
  • 1篇橡胶工业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6
  • 9篇2015
  • 14篇2014
  • 16篇2013
  • 19篇2012
  • 32篇2011
  • 23篇2010
  • 22篇2009
  • 13篇2008
  • 16篇2007
  • 11篇2006
  • 19篇2005
  • 12篇2004
  • 5篇2003
  • 6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2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混甲基苯酚钾为助引发剂的液体聚异戊二烯调聚动力学
对正丁基锂为引发剂,混甲基苯酚钾为助引发剂,二甲苯为溶剂兼作链转移剂,2G为极性调节剂的异戊二烯阴离子调聚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考察不同K/Li、2G/Li和温度对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速率与单体浓度呈一次方关系;当K/...
王强王玉荣刘洪阳杨晓
关键词:液体橡胶聚异戊二烯微观结构
本体原位法制备高抗冲聚苯乙烯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本体原位法,以膦酸酯钕盐/氢化二异丁基铝/一氯二乙基铝为稀土催化剂在苯乙烯(St)中制备了聚丁二烯(PB)橡胶;在PB橡胶液中,以3,6,9-三甲基-3,6,9-三乙基-1,4,7-三过氧烷为多官能度引发剂,自由基聚合St制备了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利用1H NMR,FTIR,GPC等手段对PB橡胶和HIPS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PB橡胶中St结构单元的摩尔分数低至1.01%,顺式-1,4-丁二烯结构单元的摩尔分数高达96.6%。实验结果表明,在St聚合时,温度的升高有利于St转化率的提高,温度为145℃时St的最终转化率接近100%,但温度的升高使聚苯乙烯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有所下降;PB橡胶用量和搅拌转速增加时,聚合反应速率和St转化率降低。HIPS的冲击强度可高达166.2J/m。
常丽胡雁鸣李杨史正海吕权王玉荣
关键词:稀土催化剂聚丁二烯橡胶高抗冲聚苯乙烯
混甲基苯酚钾作助引发剂的丁二烯负离子调节聚合(英文)被引量:1
2004年
采用对环境友好 ,价格便宜的氢氧化钾和混甲基苯酚合成混甲基苯酚钾 (ROK) ,并研究了以其作助引发剂 ,正丁基锂 (n -BuLi)为引发剂 ,二乙二醇二甲醚 (2G)为极性添加剂 ,二甲苯为溶剂兼链转移剂的丁二烯负离子调节聚合 ,考察了ROK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和ROK用量对调聚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ROK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 2G ,THF ,乙醚 ,甲苯 ;随ROK用量的增加 ,聚丁二烯相对分子质量呈指数下降 ,链转移数超过 5 0 。
王玉荣叶明王强杨晓张春庆
关键词:溶解性丁二烯负离子聚合链转移微观结构助引发剂
以环氧大豆油为偶联剂的丁二烯负离子均聚合
2006年
研究了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四氧呋喃(THF)为调节剂,环己烷为溶剂,环氧大豆油为偶联剂的丁二烯负离子均聚合。结果表明,随着偶联剂和THF用量的增加。偶联效率都是先升高后降低;随着温度的升高,偶联效率升高;偶联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宽。
刘少玉张春庆曾凡君王玉荣
关键词:丁二烯均聚合偶联环氧大豆油
结晶-非结晶-结晶立构三嵌段聚丁二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制备技术领域,涉及结晶-非结晶-结晶立构三嵌段聚丁二烯,其特征在于该聚合物具有如下对称结构:HTBR-LCBR-HTBR,其中:HTBR为高反式1,4-聚丁二烯嵌段,LCBR为低顺式聚丁二烯嵌段...
李杨张春庆张雪涛曾凡君李战胜张红霞王玉荣
文献传递
基于高真空实验技术活性阴离子聚合方法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活性阴离子聚合能够得到分子量及分布可控的模板聚合物,是环状、树枝状以及多臂星形等复杂拓扑结构聚合物的重要合成方法。高真空实验技术能够使反应环境彻底封闭、杜绝杂质影响从而得到更加精确的实验数据,因此成为活性阴离子聚合理论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基于高真空实验技术的活性阴离子聚合方法学研究进行了总结,通过多官能引发剂、"大单体"方法、定量化偶联方法、环状聚合物以及新型功能化聚合物合成以及活性阴离子至点击化学的转化等方面的简要介绍,基本阐述了近期国内外在高真空条件下的活性阴离子聚合研究方面的进展情况。
马红卫李杨张春庆王玉荣
关键词:活性阴离子聚合
机理转移法合成星形梳状聚丁二烯-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结合活性负离子聚合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采用机理转移法制备了一系列窄分布且分子量可控的星形梳状聚丁二烯-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SC-(PB-g-PMMA)).首先通过阴离子聚合,制备星形聚丁二烯,后经甲酸-过氧化氢原位环氧化对链中部分双键进行环氧化,再与原位生成2-溴异丁酸发生酯化反应,得到具有链中活性溴的星形大分子引发剂(SPB-Brn).然后,利用该大分子引发剂,采用CuCl/CuCl2/PMDETA催化体系,通过ATRP聚合单体MMA,合成出星形梳状SC-(PB-g-PMMA)聚合物.通过GPC,1H-NMR和FTIR等分析手段对合成的星形大分子引发剂及星形梳状聚合物进结构表征,证实得到目标产物,并同时研究了聚合物的热力学性质与溶液性质.
张宇申凯华王艳色王玉荣李灿李杨
接枝共聚物分子设计及合成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接枝共聚物的主链和支链通过分子设计可以被赋予不同性质,从而使得材料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性能。新的接枝合成方法的产生又增加了各种复杂分子结构设计的可实现性。本文围绕接枝共聚物所具有的独特结构和性能特点,详细介绍了近年来接枝共聚物在分子链和星型侧链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同时介绍了连接化学,原位氯化接枝共聚等合成方法在接枝共聚合中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接枝共聚物的发展前景。
刘诚李杨张春庆王玉荣
关键词:接枝共聚物分子设计
高枝化聚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高枝化聚合物(dendrigraft)是树枝状聚合物(dendrimer)家族中的新成员,其合成、性质及应用的研究方兴未艾。本文重点介绍了高枝化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偶联法、引发法、大单体法;前两者是发散式聚合法,而后者是收敛式聚合方法。高枝化聚合物与本家族其它聚合物相比:形态上,它的重复单元是侧链聚合物(而非单体);结构上,同家族其它成员类似,为核壳结构;分子大小上,较其它成员大1~2个数量级。同时,本文还简介了高枝化聚合物的结构及性质应用。
张宇李杨李灿王玉荣
关键词:树枝状聚合物核壳结构
大分子自组装新途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综述了近几年关于大分子自组装途径的研究进展,根据胶束化驱动力的不同,按氢键、静电作用、外界条件变化(温度、化学变化或包结络合作用)及刚性链诱导4个方面介绍了实现大分子自组装的新途径,对大分子自组装的原理及过程进行了介绍,行对自组装体的结构特点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评述。新的大分子自组装前体的合成方法及自组装途径的研究、对大分子自组装体进行化学修饰以及大分了自组装体的应用研究是大分子自组装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王新红张春庆冯钠王玉荣李杨
关键词:胶束化氢键静电作用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