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琳

作品数:20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豆野螟
  • 3篇种群
  • 2篇淀粉
  • 2篇豆荚
  • 2篇豆荚螟
  • 2篇乳品
  • 2篇生产机械化
  • 2篇酸奶
  • 2篇种群控制
  • 2篇种植业
  • 2篇豇豆
  • 2篇豇豆荚螟
  • 2篇西瓜
  • 2篇西瓜细菌性果...
  • 2篇细菌性果斑病
  • 2篇消费者
  • 2篇荔枝
  • 2篇荔枝果肉
  • 2篇机械化
  • 2篇果斑病

机构

  • 19篇华南农业大学
  • 4篇广东省农业厅
  • 1篇仲恺农业工程...
  • 1篇仲恺农业技术...
  • 1篇中山市中等专...

作者

  • 20篇王琳
  • 9篇曾玲
  • 7篇陆永跃
  • 4篇梁广文
  • 3篇许益镌
  • 3篇吴仕豪
  • 3篇吕利华
  • 3篇曾鑫年
  • 3篇何晓芳
  • 3篇沈叔平
  • 3篇韩诗畴
  • 3篇何余容
  • 3篇李小妮
  • 2篇刘琼光
  • 2篇黄俊
  • 2篇方祥
  • 2篇张维球
  • 2篇游丽娜
  • 2篇林进添
  • 2篇任小平

传媒

  • 3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昆虫天敌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华东昆虫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豇豆荚螟卵在寄主上分布的研究
本文调查研究了豇豆荚螟的卵在寄主植株上的分布,结果表明,豇豆荚螟田间落卵量以花上最多,占全部卵量的64.52%;嫩茎次之,占全部卵量的16.01%;叶上最少,占9.45%。卵在田间的立体分布以开花层最多,开花下层次之,开...
王琳沈叔平曾玲
关键词:豇豆荚螟
文献传递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在不同场所存活期的检测被引量:12
2012年
选择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Aac)的抗利福平菌株RifAac,通过人工模拟接种试验,采用选择性平板分离、菌落PCR(Bio-PCR)和常规PCR方法,观察该病原细菌在西瓜种子、土壤、病残体和田水中的存活期。结果表明,果斑病细菌在种子表面可存活4~5个月,在田水中可存活2个月,在不含植物残体的土壤中可存活8个月,在含西瓜残体的土壤中可以存活12个月以上。
李艳嫦孔静月吴九玲王琳任小平刘琼光
关键词:西瓜细菌性果斑病存活期菌落PCR
消费者对乳品供应链安全风险认知及信息利用研究
2010年
对广州市消费者关于乳品供应链安全风险认知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乳品安全状况表示担忧;对乳品供应链各环节安全风险的关注度有较大差别;对来源于政府及中介机构的信息利用程度最高,对来源于自身经验的信息利用程度次之,对来源于生产厂商的信息利用程度最低。
张光辉王琳
关键词:乳品供应链信息利用
重大入侵害虫红火蚁种群控制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曾玲陆永跃梁广文曾鑫年陈忠南吕利华许益镌胡学难韩诗畴李小妮田伟金王琳吴仕豪何余容何晓芳
发现发明及创新点:(1)首次发现红火蚁入侵中国大陆,提出了火蚁种类分子鉴定方法;(2) 首次系统阐明了华南红火蚁入侵规律、行为学及生态学适应机制、入侵对华南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影响;(3)提出评价药效的综合指标,阐明印楝素等...
关键词:
关键词:红火蚁致病机理生态学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0年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是我国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在广西、辽宁、河北、山东、广东和北京等地均发现疫情,已严重威胁着西瓜、甜瓜、黄瓜等作物的生产,因此加强该病毒的检测极为重要。目前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的检测主要有生物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及电镜显微观察等方法。笔者对有关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现有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和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该病毒检测技术今后发展的方向。
罗梅王琳宾淑英林进添
豆野螟发生为害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03年
从豆野螟分布、发生为害及综合防治等几方面综述了该虫的研究进展。气候因子、豆类品种、栽培耕作制度及天敌是影响豆野螟发生的主要因素。在防治方面,主要是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开始受到重视。在综述基础上,探讨了豆野螟今后研究的内容和重点。
王琳曾玲陆永跃
关键词:豆野螟为害鳞翅目
基于内外部因素评价矩阵的广东种植业生产机械化环境分析
本文从政策和法律、经济、社会、技术等角度出发,分析了广东种植业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宏观环境,找出其发展所面对的机会和威胁,通过外部环境评价矩阵EFE分析,得出广东种植业生产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抓住外部机会,抵御威胁;通过对...
王琳臧英罗锡文
文献传递
红火蚁入侵规律与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曾玲陆永跃梁广文曾鑫年陈忠南吕利华田伟金李小妮许益镌王琳何晓芳韩诗畴何余容钟平生张颂声庞义吴仕豪黄鸿陈长贵曹俐李梅辉庄天勇李军冯夏张维球吴碧球席银宝熊忠华于鑫黄俊李惠陵
1、系统阐明了红火蚁的入侵规律、适应和扩展机制、食物结构以及对华南地区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影响。2、明确了适于蚂蚁类群调查诱集饵料、诱饵的最佳放置方式,阐明了常用调查方法监测结果之间的定量关系,构建了红火蚁发生程度分级的新标...
关键词:
关键词:检疫处理生物防治杀虫剂防治
非嗜食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豇豆荚螟种群的驱避作用
本文研究了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茎叶、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Osb.)Merr茎叶花和马缨丹Lantana camara L.茎叶乙醇提取物,对菜豆Phaseolus va...
曾玲王琳沈叔平
关键词:豇豆荚螟种群控制
文献传递
广东豆野螟发生危害动态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田间种群动态调查结果表明,豆野螟(Maruca testulalis Gever)在深圳菜区 1年发生 9个世代。卵及幼虫高峰期出现在6月中旬和8月下旬。主要危害期在6月中旬至9月下旬。完成1个世代时间以7月中旬至8月中旬的第五代最短,为20天;以12月下旬至次年2月上旬的第九代最长,为57天。不同种植期的豆类作物受豆野螟的发生危害不同,当盛花期刚好与豆野螟的成虫产卵高峰期相吻合时,豆野螟卵量、幼虫量较大,危害较重。
王琳沈叔平陆永跃曾玲
关键词:豆野螟历期危害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