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 作品数:16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5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医学奖励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住院肺结核患者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住院肺结核继发院内肺部感染的易感因素、病原谱及干预。方法分析研究感染和对照组的结核本病与院内肺部感染特征。结果继发感染与年龄、初复治或耐药、病灶无关,与合并糖尿病、基础肺病、营养和曾用抗生素有关。病原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G-)、真菌、革兰氏阳性菌(G+),非结核分枝杆菌。G-中前三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结论有糖尿病、基础肺病、营养不良、久用抗生素者易发肺部感染。
- 王琳汪学智夏凡容芳王银珍
- 关键词:肺结核住院
- 沙利度胺治疗儿童克罗恩病合并结核感染的疗效分析
- 王琳洪燕吴婕梁英杰黄瑛
- 沙利度胺在儿童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0
- 2014年
-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慢性肠道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未定型结肠炎(indeterminate colitis,IC)。近年我国儿童IBD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 王琳黄瑛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儿童沙利度胺消化系统疾病炎性疾病非特异性
- 一起B组7型腺病毒感染引起青壮年聚集性发病的70例临床特征
- 目的 探讨一起发生在南方沿海地区成人B组7型腺病毒聚集性病例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集中发病的70例患者的呼吸道和全身症状、咽喉部体征、胸部CT、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腺病毒B组7型聚集性病例以发热、咽痛、咳嗽为突出...
- 王琳汪学智夏凡季洪健倪鎏达陆海宇
- 关键词:聚集性
- 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损的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比较研究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ATDH)。方法将80例确诊初发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分别施用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双环醇片和不用保肝药,观察180天标准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的AT-DH发生情况及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ATDH发生率25%,出现ATDH时间为101.20±23.70天;对照组ATDH发生率34.3%,出现ATDH时间为34.42±6.072天;空白组发生率44%,出现ATDH时间50.91±12.03天。实验组ATDH出现时间显著延后(P=0.007)。结论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可延后ATDH的发生时间,降低其严重程度,并缓解抗结核期间炎性过敏反应。
- 夏凡王琳汪学智
- 关键词:抗结核治疗
- 克罗恩病和肠结核的临床内镜和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研究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ITB)鉴别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确诊的55例CD和35例ITB患者临床资料,应用Lee评分方法评估CD与ITB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血便与肛周疾病在CD常见(P〈0.05),发热、盗汗、腹胀、合并肺结核、腹水、PPD皮试强阳性在ITB常见(P〈0.05);CD内镜下见纵行溃疡、鹅卵石征、病灶常〉4节段者明显多于ITB(P〈0.05),而ITB内镜下更常见回盲瓣哆开、病灶常〈4节段(P〈0.05)。内镜活检标本对二者鉴别价值有限,手术标本透壁性全层炎、裂隙状溃疡、粘膜下层增宽在CD中更常见(P〈0.05),CD微肉芽肿检出率更高(P〈0.05),干酪样肉芽肿则只存在于ITB中(P〈0.05),肉芽肿位置于粘膜下层和浆膜层肉芽肿更常见于ITB(P〈0.05),肉芽肿数目ITB高于CD(P〈0.05);应用Lee评分系统分别对CD组及ITB组进行评分,CD组〉0分者为42%,ITB组〈0分者为88%(P〈0.05)。结论CD与ITB的鉴别诊断需要综合临床、内镜、病理与Lee评分方法进行分析。
- 李山山黄花荣钟英强王琳昝慧吴新环叶小研
- 关键词:克罗恩病肠结核内镜表现病理表现
- 去乳糖奶粉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去乳糖奶粉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手工检索回溯参考文...
- 王琳黄瑛张崇凡丁俊杰
- 关键词:急性腹泻儿童患者文献资料法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抗体融合蛋白和美沙拉嗪对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疾病活动指数与组织损伤指数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抗体融合蛋白(TNFRⅡ-IgG)和美沙拉嗪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与组织损伤指数(TDL)的影响。方法:MSCs应用含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TNBS/乙醇灌肠诱导SD大鼠结肠炎模型。81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15,A组)、结肠炎组(n=15,B组)、MSCs治疗1组(3×106MSCs,n=15,C组)、MSCs治疗2组(5×106MSCs,n=15,D组)、TNFRⅡ-IgG治疗组(n=6,E组)和美沙拉嗪治疗组(n=15,F组)。采用DAI描述大鼠的表现,大体CMDI描述肠道的肉眼下表现,TDI评价肠道组织学改变。结果:MSCs经过3次传代后可纯化。B组大鼠各时点DAI、CMDI和TDI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第6天除A组外各组大鼠评分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第9天C组、D组和F组各评分均低于B组(P<0.05),C组评分与D组无显著差异(P>0.05);第14天C、D、E和F组评分均低于B组(P<0.05),其中F组评分最高(P<0.05),E组次之(P<0.05),D组评分最低(P<0.05)。结论:MSCs、TNFRⅡ-IgG和美沙拉嗪灌肠液可显著改善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第14天的DAI、CMDI和TDI指标,其中效果最好的是MSCs,其次是TNFRⅡ-IgG,美沙拉嗪灌肠液效果较差。
- 吴新环黄花荣钟英强叶小研王琳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美沙拉嗪炎症性肠病
-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被引量:17
- 2011年
-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为3%~10%.肝损害频率高的药物有利福平、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氨硫脲、对氨基水杨酸等;导致肝损害频率低的药物有异烟肼;基本不发生肝损害的药物有链霉素、卡那霉素、卷曲霉素、紫霉素、乙胺丁醇、环丝氨酸.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关键的是停用并防止重新给予引起肝损害的药物,早期清除和排泄体内药物,加强支持治疗,卧床休息,密切检测肝功能等指标.应尽快确立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识别、诊断标准、分型标准及治疗规范.
- 卢水华王琳肖和平
-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
- 61例肺癌患者继发216例次感染分析
- 2005年
- [目的]探讨肺癌继发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61例肺癌患者继发感染类型、部位、病原学以及其与肺癌分期、抗生素应用等因素的关系。[结果]61例肺癌患者共发生216例次继发感染。44.3%(27/61)为NSCLC肺癌手术1个月后发生的感染;27.9%(17/61)小细胞肺癌(SCLC)化疗1个月内发生的感染;50.8%为NSCLC合并存在恶病质。其主要病原体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结论]肿瘤中晚期、手术化疗、合并COPD或恶病质是肺癌患者继发感染的易感因素。
- 王琳屠昌华马加汪学智王海运聂芸高玲
- 关键词:肺肿瘤继发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