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耀庭

作品数:19 被引量:14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会议论文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污染
  • 7篇潜热
  • 7篇潜热通量
  • 7篇热通量
  • 7篇净辐射
  • 7篇感热
  • 7篇感热通量
  • 4篇能量平衡
  • 3篇气溶胶
  • 3篇夏季
  • 3篇雷达
  • 3篇激光
  • 3篇激光雷达
  • 3篇边界层
  • 3篇大气污染
  • 2篇气溶胶光学
  • 2篇气溶胶光学厚...
  • 2篇气象
  • 2篇污染物
  • 2篇污染研究

机构

  • 19篇中国气象局北...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19篇王耀庭
  • 10篇窦军霞
  • 8篇刘伟东
  • 8篇苏晨
  • 4篇郑祚芳
  • 4篇张小玲
  • 3篇李青春
  • 3篇苗世光
  • 2篇孟伟
  • 2篇王桥
  • 2篇李炬
  • 1篇徐敬
  • 1篇蒋维楣
  • 1篇马志强
  • 1篇刘红年
  • 1篇赵普生
  • 1篇孙林
  • 1篇王晓云
  • 1篇任国玉
  • 1篇曹晓彦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
  • 2篇2007年中...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2018中国...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对区域本底大气成分的影响评估
张小玲赵秀娟赵普生马志强徐敬蒲维维孟伟韩素芹张文宗姚青赵春雷王耀庭何迪董璠
研究目的:综合利用京津冀区域大气成分的地面监测和卫星遥感数据、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城市化信息,采用统计学和数值模拟以及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获得京津冀区域大气本底站和代表城市主要大气成分的现状水平及长期变化趋势;确定影响区...
关键词:
关键词:空气质量预报
持续性重霾污染形成的大气垂直结构观测分析
利用风廓线雷达、微波辐射计、增强型单镜头云高仪探测的气溶胶后向散射密度等垂直观测数据,以及北京地区逐时PM浓度数据,结合地面、高空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对一次北京地区重霾污染形成过程的大气垂直结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在高层大...
李青春曹晓彦郑祚芳王耀庭
文献传递
北京春季一次霾-沙天气污染特性与成因分析被引量:14
2019年
2017年5月3~5日,北京发生一次特别的重污染过程,与之相配的气象条件较为特殊,对污染形态和成因展开研究.基于北京35个环境监测站和与之最近的35个自动气象站,获取本次污染过程的总体特征及PM_(10)、PM_(2.5)浓度与地面风场的匹配形态;利用MODIS和CALIPSO研究污染空间分布、输送路径、污染物类别;根据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第三代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及风廓线雷达数据研究污染成因.以期以地-空立体监测技术手段配合气象条件得到本次污染特有的形态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利用以上多源数据,对本次污染进行立体观测和综合分析,能较好地反映污染特性和受制因素.本次污染骤然开始,陡然下降,持续约30h,整个过程PM_(10)和PM_(2.5)浓度高,分别可达600~1 000μg·m^(-3)和200~700μg·m^(-3).全过程分为三段,前半段、间歇期、后半段.前、后半段污染成因以及由此造成的PM_(10)和PM_(2.5)浓度在空间分布上各有特点.前半段主导风向为西北风,风速小,PM_(10)浓度空间差异小,在800μg·m^(-3)以上,而PM_(2.5)浓度空间差异大,南部和城区高,达600~700μg·m^(-3),其余地方低,在350~500μg·m^(-3).间歇期低层风向从西北风切变为南风,高层维持西北风,南部和城区PM_(10)浓度下降明显,到650μg·m^(-3),北部依然在800μg·m^(-3),而此时北部PM_(2.5)浓度甚至降到200μg·m^(-3).后半段主导风又回到了西北风,且风速激增,此时PM_(2.5)浓度空间差异小且同一站点的浓度均小于前半段,在250~500μg·m^(-3).而PM_(10)浓度又回到了800μg·m^(-3)的水平.说明本次过程属典型霾-沙混合型污染.在偏西气流的影响下,对北京污染的主要贡献是沙尘型的PM_(10),而在偏南气流下,对北京污染的贡献除了沙尘外,还有PM_(2.5).污染重的同时,风速也大,大气垂直运动交汇于大约2~3 km高度,在此高度层内有大量污染物累积.
王耀庭李青春郑祚芳窦有俊
关键词:污染特征
北京郊区顺义二氧化碳通量变化特征研究
城市地区是全球二氧化碳(CO)排放的重大贡献者,车辆和其他相关的人类活动排放是大气层CO的主要来源,对于全球气候变暖有促进作用。北半球的城市气象观测已发现,城市一直是CO的来源。本研究旨在探讨北京郊区顺义CO通量的变化规...
刘伟东窦军霞苏晨王耀庭
关键词:CO2通量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净辐射
北京城区夏季静稳天气下大气边界层与大气污染的关系被引量:59
2012年
利用ALS300激光雷达系统测量的信号,根据Fernald方法反演的气溶胶消光系数的最大突变即最大递减率的高度确定大气边界层高度.结果表明:在夏季静稳天气下,大气边界层平均高度为600 m,其中晴天为1 000 m,雾天为700 m,阴雨天在200~300 m之间.静稳天气下的大气边界层不容易被有效突破,故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大气边界层高度对污染物浓度影响显著,没有降雨时,大气边界层降低(400 m),大气污染加重,在城区宝联站监测的ρ(PM2.5)近200μg/m3,在大气本底站———上甸子站近150μg/m3;如果伴有降水,大气边界层高度升至600 m,大气污染则减轻,2个站点观测的ρ(PM2.5)均降至50μg/m3以下.静稳天气下的大气污染呈现区域性特点.
王耀庭李威张小玲孟伟
关键词:激光雷达大气污染
北京郊区顺义二氧化碳通量变化特征研究
城市地区是全球二氧化碳(CO2)排放的重大贡献者,车辆和其他相关的人类活动排放是大气层CO2的主要来源,对于全球气候变暖有促进作用。北半球的城市气象观测已发现,城市一直是CO2的来源。本研究旨在探讨北京郊区顺义CO2通量...
刘伟东窦军霞苏晨王耀庭
关键词:CO2通量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净辐射
文献传递
冬季山谷风和海陆风对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9
2019年
为了弄清冬季山谷风、海陆风对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的影响,利用2016年12月地面加密自动气象站逐时观测数据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逐时PM_(2.5)浓度数据,计算平均风矢量场和平均PM_(2.5)浓度场,分析山谷风、海陆风变化规律及其对PM_(2.5)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山谷风日,中午至下午谷风将位于河北太行山东部地区的污染物向北输送.傍晚以后,在北京西部、北部,以及河北太行山山前出现的山风与偏南风构成"人字形"辐合线,辐合线的汇聚作用使北京地区、廊坊,以及保定、石家庄、邢台等地大气污染加重.在海陆风日,下午至前半夜,河北中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东南向海风,深入内陆到达天津东南部地区,海风前缘区域大气污染加重;通过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铁塔0~325 m风向风速与PM_(2.5)浓度时间变化关系分析,以及利用Cressman法插值得到的地面风向风速和PM_(2.5)浓度二维格点场,分析北京地区重霾污染过程中近地层山谷风和海陆风对大气污染形成的影响:中午至下午,谷风将大气污染物向北京输送.傍晚以后,大气污染物在山风与偏南风形成的辐合线附近汇聚,在北京地区及以南地区形成PM_(2.5)高污染区.凌晨至早晨北京被山风控制,大气污染物被吹离北京、滞留在北京以南至天津西北地区.冬季,山谷风的输送和汇聚作用使大气污染物以日为周期不断循环和累积,对北京地区至北京以南地区、河北太行山东部地区的大气重污染形成起重要作用.
李青春李炬郑祚芳王耀庭于淼
关键词:辐合线
北京城郊地区夏季能量平衡特征研究
利用北京顺义郊区2007年夏季通量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夏季各能量分量的数值大小和变化规律以及能量分配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夏季北京顺义郊区的净辐射、潜热和感热通量的日平均值分别是111.3W/m2,65.7W/m...
窦军霞刘伟东王耀庭苏晨
关键词:夏季温度观测
文献传递
北京秋季一次降雪前污染天气的激光雷达观测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以2009年11月5~8日北京地区发生的一次特殊天气形势下的重污染天气过程为例,研究分析本次污染特点和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以及此天气过程的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结构特点。激光雷达是探测大气边界层及气溶胶的一个高效工具,利用ALS300激光雷达系统测量信号,应用Fernald方法反演大气消光系数,根据反演的气溶胶消光系数的最大突变,即最大递减率的高度来确定大气边界层的高度。利用其观测的退偏比分析大气污染物特性。利用微波辐射计数据,确定大气温度和湿度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次污染天气下,大气具有很强的逆温结构,逆温最大可达近1K(100m)^-1,500m以上的大气相对湿度很低,在这种天气特征下的大气边界层高度在400m左右,非常稳定。污染结束降雪开始前,大气逆温结构消失,大气湿度大幅度增加,接近饱和。根据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退偏比的分析,本次污染天气是一次典型的烟尘类颗粒物的污染,污染具有区域性特点。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与AOT(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之间有明显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72。该lidar系统能够反演出秋季降雪前本次污染天气背景下北京城区上空的大气污染特性和大气边界层高度。
王耀庭苗世光张小玲
关键词:激光雷达污染天气逆温大气边界层
大型人工湖气候效应观测研究——以密云水库为例被引量:9
2017年
应用近5 a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了华北地区最大人工湖——密云水库的局地气候效应。结果表明:(1)密云水库库区相比于附近平原地带具有气温偏低、湿度偏高、风速偏弱、降水量偏大等特点。水库对区域气候的影响范围约在10 km内,离水库越近的地方,受影响越大。(2)密云水库的气候效应主要体现在夏半年,尤以气温和降水最为明显。(3)水库南、北两侧受到的局地环流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库区东西方向的年平均局地风速约为0.14 m/s,南北方向约为0.10 m/s。下垫面属性的热力差异及特殊地形条件使得密云水库附近同时存在山谷风和湖陆风现象,其叠加效应是导致区域内不同位置间气象要素出现季节性及日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郑祚芳任国玉王耀庭任国玉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气候效应统计特征密云水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