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若安

作品数:8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黄土高原
  • 3篇降水
  • 2篇地表
  • 2篇湍流通量
  • 2篇气温
  • 1篇地表反照率
  • 1篇地表能量
  • 1篇三次样条
  • 1篇水分
  • 1篇水分胁迫
  • 1篇四川盆地
  • 1篇探空
  • 1篇土壤
  • 1篇湍流
  • 1篇湍流特征
  • 1篇能量平衡
  • 1篇盆地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暖
  • 1篇青藏

机构

  • 8篇中国气象局兰...
  • 4篇张掖国家气候...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8篇王若安
  • 6篇岳平
  • 5篇张强
  • 4篇王胜
  • 3篇赵文
  • 2篇王润元
  • 2篇杨金虎
  • 2篇李宏宇
  • 1篇张良
  • 1篇郝小翠
  • 1篇姚玉壁
  • 1篇阳伏林
  • 1篇李耀辉
  • 1篇张建忠
  • 1篇史晋森
  • 1篇刘晓云
  • 1篇成华
  • 1篇王劲松
  • 1篇殷晓荣

传媒

  • 2篇冰川冻土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沙漠
  • 1篇高原气象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云和降水扰动对黄土高原半干旱草地辐射收支及能量分配的影响被引量:13
2013年
地表辐射收支和能量分配对陆-气系统的反馈是气候模式中最重要的物理过程之一.认识半干旱地区云和降水的扰动对辐射收支和能量分配的影响规律,是提高数值模式中评估地表辐射收支和能量平衡参数化效果的关键环节.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2008年的观测资料,研究了云和降水的扰动对辐射收支各分量的削弱作用及对地表能量平衡的影响规律.年平均结果表明,多云状况可以作为年平均的气候背景;云和降水对短波辐射削弱最强,大气向下长波辐射随天空云量的增加而增强,地表向上长波辐射随着云量的增加而减小,净辐射占总辐射的比率受云和降水的影响较小.季节平均结果显示,短波辐射日积分量在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均随云量的增加而降低,生长季云和降水对短波辐射的削弱作用明显强于非生长季.生长季,晴天、少云和多云时向上长波辐射差异不大,阴天时向下和向上长波辐射明显减小.非生长季,地表向上长波辐射受云和降水的影响较小,日积分量变化不大,向下长波辐射随云量的增多而增强.地表反照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冬季大,秋季小;地表反照率日变化呈不对称的"V"形分布.生长季,感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随云量增多而减小;潜热通量在晴天、少云和多云状况下随云量增多而增大;阴天时受降水影响,净辐射的严重削弱导致了潜热通量大大降低.非生长季,少云时净辐射日积分量最大,晴天时的净辐射与多云和阴天状况接近;感热和潜热通量随云量的增多而减小,土壤热通量日平均积分值在非生长季为负.生长季,多云状况的能量闭合度最好,能量不平衡差额占净辐射的3.9%;阴天时最差,不平衡差额占净辐射的16.8%;晴天和少云状况不平衡差额约占净辐射量的7%.非生长季受积雪影响,能量不闭合差额明显大于生长季.
岳平张强赵文王劲松王润元姚玉壁王胜郝小翠阳伏林王若安
关键词:能量平衡
黄土高原半干旱草地降水前后土壤的温、湿度及热力特征被引量:9
2013年
本文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简称SACOL站)陆面过程综合观测资料,分析了强降水前后榆中黄土高原半干旱草地土壤温、湿特征的差异,讨论了水分状况对土壤热力参数及地表能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条件下,黄土高原半干旱草地土壤在10cm深度存在一个湿层;强降水过程可使土壤湿度受影响范围接近40cm深度。水分胁迫条件下,感热通量是黄土高原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能量分配过程中净辐射的最大消耗项;无水分胁迫条件下,潜热通量是能量平衡系统中净辐射分量的最大消耗项。降水改变了土壤湿度并使得土壤热传导率发生变化,土壤热传导系数和土壤热容量随土壤湿度增加而增大。
岳平张强王胜王润元李宏宇王若安
关键词:水分胁迫
青藏高原林芝与四川盆地温江地区晴天辐射和能量平衡特征被引量:12
2012年
分析了2008年青藏高原林芝地区与四川盆地温江地区无降水条件下地表辐射、湍流通量和地表反照率的日变化及月际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季风过程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林芝与温江地区地表辐射和湍流通量都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月际变化周期,季风期受云的影响,日循环规律变得不是非常规则.季风对林芝地区地表能量分配影响极大,季风前感热通量占主导地位,季风期和季风后(夏、秋节)潜热通量是净辐射的主要消耗项;温江地区全年潜热在净辐射的分布中占主导地位,感热通量的作用和土壤热通量相当.林芝地区年平均地表反照率为0.21,温江地区年平均仅为0.14;季风前(3-5月)、季风中(6-7月)和季风后(8-9月),林芝地区的地表反照率分别为0.20、0.19和0.20,温江地区的地表反照率分别为0.13、0.11和0.14.
岳平李耀辉张良杨金虎王若安殷晓荣
关键词:青藏高原季风湍流通量地表反照率
平凉黄土高原沟壑区最高最低气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平凉黄土高原沟壑区7站1959-2008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和累积距平法,分析了最高、最低气温和日较差的长期变化趋势,对气候变化过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用Mann-Kendall法对气候突变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与全球和全国变暖趋势一致,气温日较差与全国减小趋势相反;气候的变化过程分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为气候偏冷期,80年代开始转暖,90年代明显变暖;最高、最低气温分别在1999年和1994年发生变暖突变。
王若安
关键词:气候变暖黄土高原沟壑区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近50年平凉黄土高原沟壑区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平凉黄土高原沟壑区气温和降水变化,全面了解当地气候变化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方法]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对平凉黄土高原沟壑区近50年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用累积距平法和Mann-Kendall法对气候突变进行分析检测,并用重标极差(R/S)法对其未来气候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近50年平凉黄土高原沟壑区气温呈上升趋势,气温变化率为0.26℃/10年,降水呈减少趋势,降水变化率为-20.2 mm/10年;气温的Hurst指数为0.90,降水量的Hurst指数为0.62,预示未来气温上升和降水减少的趋势还将持续;气温的突变发生在1997年,而年降水量的突变发生在1991年,二者的突变时间不同步。[结论]以气温升高降水减少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将对平凉黄土高原沟壑区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王若安
关键词:气温降水量
黄土高原半干旱草地近地层湍流温湿特征及总体输送系数被引量:5
2015年
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简称SACOL站)2008年夏季晴天近地层湍流观测资料,分析了SACOL站近地层湍流温、湿统计特征,确定了大气动力学和热力学粗糙度长度,讨论了总体输送系数随大气稳定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气层结不稳定条件下,无量纲温度和比湿脉动方差与稳定度Z/L之间均满足-1/3次规律;大气层结稳定条件下,温湿脉动方差总体趋势是随大气稳定度增加而减小。水汽通量全天大于零,最大值为0.063 g·m-2·s-1,地表日平均蒸发量为1.9 mm。中性条件下,黄土高原半干旱草地动力学粗糙度长度为6.6×10-3m,热力学粗糙度为1.85×10-5m。大气层结不稳定条件下,CD平均值为4.4×10-3,CH平均值为3.9×10-3;中性条件下,CD和CH平均值分别为4.2×10-3和2.8×10-3;层结稳定条件下,CD平均值为3.1×10-3,CH平均值为2.1×10-3,表明总体输送系数随稳定度的增大而减小。
岳平张强赵文王胜史晋森王若安
关键词:黄土高原湍流特征总体输送系数
黄土高原地表能量闭合特征及土壤通量参数化被引量:7
2012年
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简称SACOL站)2008年夏季晴天的湍流、辐射、土壤温度和通量梯度观测资料,确定了晴天土壤热参数,并结合土壤热流量板测量的温度积分法把实际测量通量推算到地表;讨论了典型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壤热量储存对地表能量闭合率的影响;建立了计算地表土壤热通量的模型.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典型沟壑区夏季晴天平均土壤热容量为1.23×106 J.m-3.K-1;能量平衡方程中,以5cm埋深处HFP01SC热流量板观测值(G5)表示土壤热通量时,SACOL站地表能量闭合率为75.7%.采用温度积分法,将HFP01SC的直接测量结果校正到地表(Gs)后,地表能量闭合率可以达到81.8%;0~5cm土壤层的热量储存对能量平衡的贡献为6.1%.模型计算得土壤热通量(Gm)与Gs之间的线性回归斜率为0.973(显著性水平为0.1‰).(H+LE)与(Rn-Gm)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地表能量闭合率为81.7%.表明模型与温度积分法计算计算土壤热通量非常接近,但通过参数化方法计算时仅需要知道Rn即可.
岳平张强赵文成华李宏宇王若安张建忠
关键词:黄土高原湍流通量
一种准确计算大气边界层高度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准确计算大气边界层高度的方法,首先通过三次样条差值法,把探空资料的原始数据转换成垂直分辨率为10m的m行×12列的数据,从转化后的数据文件中读取温度值、海拔高度值和气压值;然后计算绝对温度和位温值;再计算...
岳平王若安张强王胜刘晓云杨金虎任雪塬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