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诗淇 作品数:7 被引量:21 H指数:3 供职机构: 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银屑病皮损区IL-8、HLA-DR、PLA_2、ANAE、EGFR mRNA、c-fos mRNA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白介素8(IL 8)、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 DR)、磷脂酶A2(PLA2)、酸性α 乙酸萘酯酶(ANAE)、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EGFRmRNA)、c fos基因(c fosmRNA)在皮损的表达定位。方法对20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10例正常人的皮肤标本进行了免疫组化、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结果IL 8免疫反应主要定位于表皮的基层、棘细胞层和颗粒层、血管内皮细胞及间质细胞 ;人类白细胞抗原DR免疫反应及ANAE分型染色主要定位于浸润细胞[包括单核巨噬细胞及T辅助淋巴细胞(TH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 ;PLA2 活性主要定位于表皮细胞的胞膜及角层和间质细胞 ;以上观察指标在皮损区反应均较强或反应细胞较多 ;c fosmRNA的杂交信号皮损区弱于对照区 ;EGFRmRNA在皮损区杂交信号虽较强 ,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IL 8及其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在银屑病发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并使PLA2活性增强 ,淋巴细胞激活。c fos原癌基因在增殖的角质形成细胞中呈弱表达 ,提示其终末分化较差。而EGFRmRNA的表达强度则与银屑病无显著相关关系。而IL 8与HLA DR和TH细胞之间呈明显正相关(P<0.01)。 李红文 吴景兰 丁一 王一菱 时建业 王诗淇 付世珍关键词:银屑病 HLA-DR 磷脂酶A类 FOS基因 IL-8 寻常型痤疮粉刺内糠秕孢子菌感染的观察 被引量:6 1996年 糠秕孢子菌为寄生于人体皮肤的常见菌群之一,属条件致病性真菌。在宿主和某些环境条件作用下,可引起花斑癣及糠秕孢子菌毛囊炎,并和脂溢性皮炎发病关系密切。寻常型座疮(AV)为面部多脂区的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其病理生理过程是否存在糠秕孢子菌的致病作用,目前尚无确切结论。能否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AV 也存在疑问。为了探讨这一问题,我们对AV 特有皮疹粉刺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于建斌 付世珍 王诗淇 徐春霞 李景月 朱钵关键词:寻常型痤疮 粉刺 糠秕孢子菌感染 真菌感染引起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989年 近十几年,随着真菌病发病率的增高及医学工作者对真菌病研究的日趋深入,人们对真菌感染及机体抗病机制已有较多的认以。一般说来,宿主局部或全身抵抗力先天性缺陷或后天受损,是真菌感染的先决条件。同时,研究还表明,真菌感染本身对机体也有免疫抑制或损伤作用,使得真菌感染的免疫学显得更为复杂。 于建斌 李景月 王诗淇关键词:真菌 免疫抑制 电缆橡胶作业工人职业性皮肤病调查及细胞遗传学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对混橡作业工人51名和木模工人37名,进行职业性皮肤病调查,并做皮肤斑贴试验,空气中粉尘浓度测定及细胞遗传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混橡作业工人皮肤病患病率为68.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01);对12种配料成分做了斑贴试验,其中8种呈现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细胞遗传学效应研究表明:接触组染色体畸变率、双着丝粒体和染色体断裂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笔者建议,把染色体畸变分析,作为橡胶作业人群的健康监护指标。 王诗淇 张爱先 赵庆芳 杜天义 侯启明关键词:皮肤病 细胞遗传学 染色体 银屑病患者皮损中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热休克蛋白70和细胞周期蛋白D_1的表达 被引量:8 2001年 秦艳茹 李红文 王诗淇 丁一 吴景兰关键词:银屑病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热休克蛋白70 细胞周期蛋白D1 电缆混胶工人的职业性皮肤病调查 1989年 本文对某电缆厂混胶工段职业性皮肤病的罹患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混胶作业工人皮肤病患病率72.55%,而患有2种以上皮肤病者占患者总数2/5;(2)在混胶作业中的12种配合剂中有8种经皮肤斑贴试验呈阳性反应。 杜天义 王诗淇 张爱光 赵庆芳 侯启明关键词:电缆厂 皮肤病 糖皮质激素对豚鼠表皮郎格罕细胞的影响及形态定量研究 1991年 运用ATP酶、电镜及体视学方法对局部及全身应用GCS豚鼠表皮LC变化进行系统研究。试图阐明GCS皮肤病学药效作用中可能存在的另一机理—LC途径。结果发现表面涂布DA及PA均可显著降低LC密度,下降幅度与药物效能及浓度有关。腹腔注射DAP也引起LC密度明显降低,同时其形态和着色程度也有改变。电镜观察显示LC与IC亚微结构有损伤征象,形态定量与光镜所见一致。 于建斌 王诗淇 傅世珍 李景月 刘辅仁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类 郎格罕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