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
- 作品数:50 被引量:381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鼠长期热证造模的舌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21
- 1998年
- 目的 :观察大鼠长期热证造模的活体舌象 ,舌组织病理和舌扫描电镜变化。方法 :成年Wistar大鼠按体重配对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热证组 ,热证组以热性药物造模。另取幼年大鼠为幼年组。结果 :热证组动物舌质偏红 ,舌面苍老 ;舌固有层乳头密度增加 ,基底层细胞核分裂相频数增加 ,颗粒层细胞嗜碱性颗粒粗大 ,丝状乳头软角质减少 ,角化上皮剥脱明显 ,丝状乳头颗粒层细胞核空泡变明显 ;菌状乳头密度增大 ;幼年组动物与对照组比较 ,舌的病理改变也以上皮增殖加快、代谢旺盛为其主要特征。结论 :上述改变显示热证组动物有火热亢盛、代谢加快为主的病理 ,并与其全身性变化一致。
- 陈小野邹世洁王震王少军李燕窦志良
- 关键词:热证动物模型病理学扫描电镜舌诊
- 大鼠肾上腺次全切除肾阳虚模型胃、舌病理观察被引量:18
- 1999年
- 目的 本实验观察大鼠肾上腺次全切除肾阳虚模型的胃、舌病理形态改变。方法 实验采用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行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对照做假手术。术后21d处死,主要观察胃、舌病理改变。结果 实验组见胃粘膜胃体腺腺颈部粘液细胞应激性增生,腺腔扩张,粘膜细胞胞浆空泡化及核固缩多见,胃小凹相对长度增加,胃体腺腺底相对厚度减少,胃体粘膜核分裂相频度减少而幽门粘膜核分裂相频度增加。无纤维组织增生和炎症性改变。实验组圆枕前后固有层乳头密度均增加,固有层乳头水肿。丝状乳头核空泡变明显。舌腺粘液腺酸性粘液增多。胃及舌肥大细胞密度和短径有增加或增加趋势。结论 肾上腺大部分切除肾阳虚证模型可见胃粘膜和舌粘膜、舌腺发生萎缩和退变,胃、舌的病理变化有相关性。而胃粘膜和舌腺的变化较舌粘膜更为敏感。
- 陈小野邹世洁王震吕爱平艾景录
- 关键词:肾阳虚疾病模型
- 从“男精壮”角度探讨男性不育之病机与治法被引量:2
- 2023年
- 《女科正宗·广嗣总论》载“男精壮而女经调,有子之道也”,指出男女生育的根本是肾气充盛,天癸充盈。男精壮盛,质纯效优,女经调达,冲任脉通,双方交合畅顺,阴阳和合而受孕成功。受孕之道在于父精母血,而于父系则重在“男精壮”。本文诠释了“男精壮”之内涵,阐述了男精化生与藏泄之机;进而探讨精寒与气衰、精少与相火盛、痰湿、气郁等影响“男精壮”致男性不育之病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析男性不育之治法,为临床防治本病提供思路。
- 翟志光贾海骅姬永宽满天李志更陶旭光王震程淼李玉波孙志波
- 关键词:男性不育病机治法
- 补肾调肝法抗阳痿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1998年
- 补肾调肝法抗阳痿的实验研究倪瑾1倪平2孙明杰2周艳华2王震2(1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南京210028)(2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用补肾调肝的经验方“龙欢胶囊”治疗阳瘘,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为探明机理,现将有关实验研究报道如下:实验...
- 倪瑾倪平孙明杰周艳华王震
- 关键词:补肾调肝法中医药疗法阳痿
- 大鼠CAG证病结合模型胃肠内分泌观察被引量:8
- 1997年
- 取大鼠75只,分对照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脾虚胃炎组、肝郁胃炎组、肾虚胃炎组等5组,后4组用造模方法而获得。用放免法测定各组自身实验35周与45周血浆胃泌素、胃动素和胰高血糖素,并进行比较。35周和45周时各组3种胃肠激素间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45周时各组胃肠激素与其他激素、总羰基的含量相关有显著性者有对照组,胃泌素与总羰基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肝郁胃炎组,胃泌素与三碘甲腺原胺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胃泌素与皮质醇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
- 邹世洁陈小野王震邓新荣王丽华于凤华何俊仁金敬善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
- 蒙古族药那如-3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维持期”神经炎症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
- 2024年
- 神经病理性疼痛(NP)临床治疗棘手,其表型相似但不同病理阶段病机各异,靶向干预NP不同病理阶段核心调控元件成为近年来药物研发新方向并为NP的救治提供了可能。蒙古族药那如-3(NR-3)临床治疗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全程皆效,但机制不明。该研究在前期“启动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小鼠脊神经结扎(SNL)模型并采用行为学检测痛敏阈值变化,结合网络分析、Western blot、免疫荧光、ELISA检测、激动剂/拮抗剂等探讨NR-3治疗NP“维持期”的药效机制。结果显示,NR-3可以提高“维持期”SNL小鼠机械痛敏与热痛敏阈值而对正常小鼠基础痛阈无明显影响。实验进一步以背根神经节(DRG)、病变脊髓节段为研究对象发现NR-3对NP“维持期”发挥镇痛作用机制可能与其破坏DRG、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白细胞介素-1β(IL-1β)炎症通路相关。相关研究丰富了NR-3治疗NP“维持期”的生物学内涵,并为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参考。
- 宗瑛曹人郦李元滨侯吴琼李森森许丽婷周方婷黄丰林娜苏晓慧王震顾艳丽熊慧王超孙赟
-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活化
- 白脉软膏对慢性炎症性疼痛小鼠外周敏化的干预作用被引量:5
- 2022年
- 慢性炎症性疼痛以周围敏化为主要表现形式,藏族药经典外用方剂白脉软膏治疗慢性炎症性疼痛临床疗效确切,但其缓解周围敏化的药效学及机制尚不明确。该研究拟建立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的慢性炎症性疼痛动物模型,并采用行为学检测、副作用评估、网络分析及实验验证等方法探讨白脉软膏治疗慢性炎症性疼痛的药效及机制。药效学研究表明白脉软膏可剂量依赖性提高慢性炎症性疼痛小鼠致炎足机械痛敏及热辐射痛敏阈值且无耐受性,对足肿胀、炎症介质及TRPV1、TRPA1的表达也有明确的抑制作用;体质量监测、正常小鼠痛敏阈值检测、轮替、强迫游泳实验等结果显示白脉软膏无明显毒副作用;根据白脉软膏基原药材药效、主要成分含量、ADME参数等纳入的51个候选活性分子网络分析显示,白脉软膏对慢性炎症性疼痛的抑制作用与调节TNF、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核心调控元件相关;进一步实验研究表明,白脉软膏可有效下调小鼠足跖部组织MAPK14、MAPK1、PTGS2的蛋白表达,并上调GSK3B的磷酸化水平。综上,白脉软膏可有效缓解慢性炎症性疼痛的周围痛敏且无耐受性及明显的毒副作用,相关机制可能与白脉软膏调控周围组织TNF及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的核心调控元件相关。
- 杨菲周方婷宗瑛毛霞毛霞邹钊李玮婕明瑞蕊方罗昌婷梁婷钧刘毓东苏晓慧苏晓慧王震刘翠哲王超
- 关键词:网络分析
- 二仙汤对去卵巢大鼠心脏结构重构及心肌细胞电重构的影响
- 目的:探讨去卵巢对大鼠心室重构及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及二仙汤的保护作用 .方法:13周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模型组(OVX组)、雌激素组(E组)、二仙汤(EXT组)(7.5 g·k...
- 陈彦静向丽华王震李玉波张治国王筠王少君鞠大宏
- 大鼠长期脾虚造模的舌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观察大鼠长期脾虚造模的舌扫描电镜变化。方法 :成年 Wistar大鼠 ,分为对照组和脾虚组 ,脾虚造模用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 ,时间 2 6周。另取幼年Wistar大鼠为幼年组。观察舌扫描电镜象。结果 :脾虚组与对照组比较 ,脾虚动物舌体丝状乳头角化上皮剥脱较明显 ,剥脱部位较高 ,丝状乳头表面纹理呈后移改变 ,同时细菌附着部位较低 ,细菌较暗 ,细菌间联系较疏松 ,幼年组动物舌丝状乳头表面比较光滑 ,角化上皮剥脱少 ,同时细菌附着部位向上延伸 ,细菌较亮 ,细菌间联系较紧密。结论 :脾虚动物的舌象呈现出趋于舌体后部的变化。
- 陈小野邹世洁王震王少军李燕窦志良
- 关键词:脾虚舌象异常疾病模型
- 小鼠肾上腺皮质功能阻滞肾虚模型胃粘膜病理观察被引量:2
- 1998年
- 本实验观察氨基导眠能(AG)致肾上腺皮质功能阻滞肾虚模型的胃粘膜病理改变。雄性DBA小鼠,分为对照组,Ⅱ型胶原造模组(CⅡ组,Ⅱ型胶原注射),肾虚组(AG组,AG溶液灌胃),肾虚加Ⅱ型胶原组(AGCⅡ组),温肾治疗组(同AGCⅡ组,加温肾方药治疗)。造模时间7周和11周。肾虚模型的胃粘膜有以退行、萎缩性改变为主的损伤表现,实验第11周病理改变较严重。见胃体粘膜固有层厚度AGCⅡ组比CⅡ组减少,胃小凹相对长度AGCⅡ组比CⅡ组增加,胃体腺腺底厚度AG组下降,胃体粘膜中性粘液细胞带相对厚度AG组比对照组降低,纤维组织增生层厚度AG组比对照组增加,胃体粘膜核分裂相频数AG组比对照组增加,胃体粘膜囊状腺频度AG组、AGCⅡ组均显著增加。肾虚模型胃粘膜下层肥大细胞密度有下降趋势,脱颗粒肥大细胞样本比例有升高趋势。温肾治疗组与AGCⅡ组比较多数指标的变化趋势相反。实验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肾虚有本质相关。
- 陈小野邹世洁王震艾景录吕爱平
-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病理肾上腺皮质功能肾虚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