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雷
- 作品数:37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论1919-1931年间哈尔滨现代民办报业的形成与转型
- 2010年
- 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哈尔滨现代民办报业形成、发展、转变的历史时期。哈尔滨民办报业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既起到了文化启蒙的作用,也达到了传承文化的目的。
- 田雷宋丽丽白云
- “双万”背景下新闻传播高等教育双重使命的实践路径被引量:1
- 2020年
- 本科专业“双万计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新闻传播高等教育承担着思政育人与专业育人的双重使命,一流本科专业是建设目标,部校共建、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等是建设机制与保障,教学方式转型、课程思政、专业认证等是建设方式。新闻传播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加强思想引领、价值塑造、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建构“四位一体”培养模式。
- 田雷
- 关键词:新闻传播高等教育
- 东北抗联报刊述略(1932-1940)被引量:2
- 2012年
- 从媒介形态和发行渠道来看,东北抗联报刊①是"小报"样式;从文本内容来看,抗联报刊兼具新闻报道和理论宣传功能;从媒介属性来看,文字报刊属于党组织和军事机关报合二为一的性质,画报、"专号"发挥着启蒙受众作用;从传播效果来看,抗联报刊自始至终体现着党报党刊在抗战时期的党性、群众性、指导性、战斗性。抗联报刊作为武装斗争的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居功厥伟,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现着东北抗联精神。
- 田雷
- 关键词:媒介形态媒介价值机关报
- 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报《满洲红旗》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报《满洲红旗》从1930年9月15日创刊到1935年4月终刊,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第一个地下党组织——中共满洲省委的存在与撤消;从辽宁省沈阳市创刊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终刊,经历了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东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斗争岁月,成为革命化范式视角下东北地区党委机关报的典范。
- 田雷
- 中国现代美学开创期崇高审美范畴研究
- “崇高”作为审美范畴是西方美学家在西方文化背景下长期的审美实践活动基础上逐渐形成并积淀下来的相对稳定的、最基本的形态之一。“崇高”一直是中西方美学世界的重要研究对象。
20世纪初期,“崇高”随着西方美学引入中国现代...
- 田雷
- 关键词:中国现代美学审美范畴
- 文献传递
- 东北沦陷区国人报纸“满”苏边界纷争的舆论鼓动(1932—1937)被引量:1
- 2018年
- 东北沦陷后,国人报业饱受日伪新闻统制摧残。伪满《出版法》限禁了新的国人报纸的出现,伪满洲国通信社垄断了新闻媒体的信息来源,伪满弘报协会的整顿使国人民办时政大报实质性消亡。1932年至1937年"满"苏边界纷争的舆论鼓动是东北地区国人民办报纸在日伪新闻统制下拥日反苏的实际表现。"不法越境"、外交抗议、军事冲突等新闻选题是日方对苏思想战在伪满地域内民间形式存在的新闻媒体中的具体反映,日方这些舆论鼓动的实质在于形成对苏外交的宣传攻势和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
- 田雷
- 试论民国时期“九一”记者节的历史意义
- 2015年
- 中国的报业虽然起步晚于西方,从王韬开启文人办报的先河到民国记者节的成立只有几十年时间,但中国记者们继承了中国文人论政的传统,把新闻事业经营得极具声色,记者节从倡议到认同,一方面保障了记者人权、维护言论自由的宗旨;提升了记者职业道德与业务水平的追求;完成了集中力量,呼吁抗日的使命。另一方面开启了中国记者职业化的道路,留下深刻的历史启示。
- 田雷叶思蔚杜佳凯
- 关键词:民国时期记者节历史意义
- 光华万丈涌:东北抗联出版物历史价值评析
- 2014年
- 东北抗日联军极为重视文化建设。迄今可知的3份党刊、3种图书、5份军报、6份画报可视为抗联出版物的代表,它们是党员理论教育的"教科书"、部队政治建设的"写作者"、群众统战工作的"组织者",展现了抗战时期东北地域大野气派、抗争风格的红色文化主旨,时至今日依然可见抗联出版物的光华。
- 田雷
- 关键词:党刊图书画报东北抗日联军
- 抗战时期东北地区红色报刊考察被引量:5
- 2020年
- 从"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局部抗战开始,至1941年东北抗联主力退入苏境后,迄今可知抗战时期东北地区红色报刊种数至少为87种。其中,中共满洲省委及所属群团组织与爱国报人在城市所办报刊25种,在抗日游击根据地所办报刊45种;中共南满、吉东、北满省委及东北抗日联军所办报刊17种;另有苏联境内东北党委会与抗联教导旅所办报刊1种。这些红色报刊发挥了传达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方针,指引东北人民革命斗争,组织各项基层建设的作用,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事业的组成部分。
- 田雷
- 关键词:东北抗日联军
- 《滨江时报》舆论走向与命运反思被引量:1
- 2014年
- 《滨江时报》是哈尔滨现代时期地方大报,从1932年哈尔滨沦陷前的"抗日"到之后"亲日"的历程中始终未改"反赤化"论调;虽然其在沦陷时期对满、日、苏外交关系等的报道袒护满方、亲日反苏,但依然难免停刊的结局。《滨江时报》从"抗日"到"亲日"的立场转变令人惋惜,一贯反"赤"而被"合并"的命运更发人深省。
- 田雷
- 关键词:立场命运《滨江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