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孝军
- 作品数:155 被引量:1,042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一种基于农田灌溉的水量蒸发检测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农田灌溉的水量蒸发检测系统,包括:支架部分,定时加水系统,自动称量系统,温度、光照追踪系统,风力测定系统。本实用新型实现全自动化自动称量的功能,不需要人工值守或者影响;测量数据比传统方式更加精准且...
- 刘浩王广帅宁慧峰强小嫚高阳申孝军
- 文献传递
- 基于土壤水分异质性的小麦滴灌试验小区布设方法
- 2017年
- 科学合理地确定适宜的试验小区规格,对于经济、高效地获取具有较高精度和代表性的试验数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研究以确定滴灌条件下适宜的试验小区规格为目标,采用幂函数建立土壤含水率方差与不同小区面积之间的相关关系,计算土壤水分异质性指数以表征试验小区内土壤含水率的相关程度;利用土壤含水率异质性指数,采用Hatheway法确定小麦滴灌试验小区适宜的面积和重复数;根据不同方向上土壤含水率异质性指数研究形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确定试验小区适宜的长宽比。结果表明:增大试验小区面积可以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但不同面积区间数据离散程度的降低幅度变化较大:面积由1 m^2增大到50~100 m^2,灌水定额30 mm处理田块间土壤含水率方差降低77.4%~82.6%,灌水定额45 mm处理降低78.6%~83.7%,面积从100 m^2增加到500 m^2,方差降低幅度显著变小,灌水定额30 mm处理降低17.4%,灌水定额45 mm处理降低16.3%;增加试验重复数可以增加试验对处理间土壤含水率差异的区分能力,试验小区面积在50~100 m^2时,重复数由2增加到3能检测出的处理间土壤含水率差异由23.2%~26.5%提高到13.1%~15.0%,表明增加试验重复数可以检测出试验处理间更小的土壤含水率差异,提高试验精度。通过研究滴灌试验小区土壤水分异质性指数与滴灌试验小区规格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试验精度、代表性和田间实际操作得出以下结论:若试验为高、低水2处理时,试验布设宜为3重复,每重复小区面积为50 m^2,可在80%的概率下检测出15%的真实差异;若试验为高、中、低3处理时,试验布设宜为3重复,每重复小区面积为100 m^2,可在80%的概率下检测出12%的真实差异。滴灌试验小区适宜的形状为沿滴灌带方向布设的长方形,长宽比在1:1到5:1之间可使试验小区所得数据更具代表性。
- 王鹏翔宋妮陈智芳王峰申孝军王景雷
- 关键词:土壤水分布设滴灌小麦
- 基于北斗定位的大范围盐碱农田水肥盐综合调控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北斗定位的大范围盐碱农田水肥盐综合调控系统,包括传感器收集系统、灌溉喷药一体化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传感器收集系统通过北斗定位模块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所述控制系统通过北斗定位模块与所述灌溉喷药一体化系统...
- 申孝军高阳孙景生宋妮宁慧峰韩其晟李东伟王广帅
- 一种基于农田灌溉的水量蒸发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农田灌溉的水量蒸发检测系统,包括:支架部分,定时加水系统,自动称量系统,温度、光照追踪系统,风力测定系统。本发明实现全自动化自动称量的功能,不需要人工值守或者影响;测量数据比传统方式更加精准且能减少因...
- 刘浩王广帅宁慧峰强小嫚高阳申孝军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实验室的智能化滤纸折叠装置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实验室的智能化滤纸折叠装置,包括分页机构、折叠机构、叠层分离机构和存储机构,所述分页机构包括机架、储纸筒、顶板、齿条、齿条槽、齿轮、电机、推板、汽缸和对齐平台,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固定板、一次折叠板、二次折...
- 申孝军管超岳学民许兆昆张莹莹王广帅刘予徽卢兴华常晓
- 文献传递
- 不同质地土壤咸水造墒对棉花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为探讨不同土壤质地棉田适宜的造墒水矿化度特征值,采用坑栽土培法研究了3种土壤质地(重壤土、中壤土和砂壤土)条件下不同矿化度咸水造墒对棉花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造墒水矿化度低于2.5g/L时,处理间棉花出苗率及幼苗生长差异不明显,但随着造墒水矿化度的增加,棉花出苗率、株高、单株地上部生物量等都不同程度的受到抑制;中壤土和重壤土持水性好,比砂壤土更加适合于咸水造墒播种。在重壤土和中壤土条件下,为保证相对出苗率达到75%以上,造墒水矿化度宜分别控制在6.0、6.3g/L以下。
- 冯棣张俊鹏申孝军郑春莲曹彩云孙景生刘祖贵
- 关键词:土壤质地咸水造墒棉花苗期
- 水分胁迫下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被引量:18
- 2013年
- 为了明确河南中部地区冬小麦品种改良过程中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及对水分亏缺响应的差异,选取新中国成立以来6个不同年代主栽冬小麦品种,采用测坑试验研究了冬小麦品种在不同水分胁迫(CK:充分供水田间持水量的75%~85%;MD:轻度干旱,田间持水量的60%~70%;SD:重度干旱,田间持水量的45%~55%)下干物质生产与积累转运特性的演进特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品种改良协调了干物质在各生育阶段的分配,使花前和花后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对籽粒的贡献更加平衡。在品种更替过程中,株高和穗下节降低,千粒重、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增加,干物质积累总量无显著差异,千粒重和收获指数的提高对产量增加起重要作用。在CK、MD和SD处理下,20世纪90年代和2002年品种比20世纪50年代品种平均株高降低35.2%、36.2%和38.2%,平均千粒重比增加31.7%、17.4%和56.3%,平均籽粒产量增加40.4%、43.0%和52.4%;20世纪90年代和2002年品种的收获指数比20世纪80年代及以前品种增加31.4%、22.3%和24.6%。CK处理早期品种干物质积累在抽穗至开花阶段超过现代品种。MD和SD处理的20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品种花前干物质转运能力高,茎秆干物质输出率增加,花后贮藏物质积累降幅小,干物质贮藏转运分配比例适宜,对籽粒贡献率高,是水分胁迫条件下现代品种高产的基础。
- 黄玲高阳李新强邱新强申孝军刘战东UZOKWE Pauline Adaobi段爱旺
- 关键词:冬小麦水分胁迫干物质积累籽粒产量
- 应用季节水平模型模拟新疆地区参考作物需水量
- 2010年
- 为了估算新疆地区棉花的需水量,一般采用参考作物需水量来估算。参考作物需水量可根据实际气象条件推求,但在气象资料缺失情况下不能计算参考作物需水量。本文利用季节性水平模型对新疆地区21年参考作物需水量序列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本模型具有相当的精度,相关系数达到0.98,这对于新疆棉花灌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陈洪涛刘晓刚申孝军刘小飞
- 关键词:参考作物需水量
- 肥-沙混施对盐碱地冬小麦群体库源关系的影响被引量:6
- 2019年
- 为明确掺黄河泥沙同时配施生物有机肥(肥-沙混施)条件下盐碱地冬小麦群体库、源的特征及变化规律,探讨肥-沙混施条件下作物库源动态变化特征,探求盐碱地冬小麦产量的限制因子,为盐碱地改良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定位跟踪调查方法,于2015-2018年连续3个冬小麦生长季在河北省南皮县开展试验。设置掺黄河泥沙(SS)、配施生物有机肥(FF)、肥-沙混施(SF)和空白对照(CK)4个处理。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小麦旗叶花后净光合速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开花-花后20 d的平均值表现为SF>FF>SS>CK, SF、FF和SS分别比CK高12%、10%和4%以上,尤其在花后20 d, SF、FF和SS仍能维持较高的光合性能,分别比CK高55.08%、27.32%和1.88%。随生育进程光合势呈单峰曲线变化,孕穗-开花期达到最大,开花30d后群体光合势快速下降,表现为SF>FF>SS>CK,SF、FF和SS在孕穗-开花期的3年平均光合势依次分别比CK提高29.02%、18.79%和10.62%;其花后总光合势分别比CK高41.66%、24.72%和13.94%。在表征源库关系的指标上, SF的全生育期、开花前和开花后源生产能力均为最高,分别比CK高34.06%、40.52%和28.15%;SF的穗数、总粒数、最大潜在库容和有效库容量均为最高, 3年平均分别比CK高25.69%、30.00%、42.06%和38.84%。SF的产量、开花后源生产能力的转化率、粒叶比和经济系数均为最高,3年平均比CK提高41.08%、9.53%、8.50%和4.01%。本研究条件下,小麦的有效库容量与总穗数和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总穗数和总粒数是影响盐碱地冬小麦产量的关键因子。掺黄河泥沙或配施生物有机肥均能够提高小麦光合性能,提高源生产能力,促进源库转化。掺黄河泥沙同时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综合了掺黄河泥沙和配施生物有机肥的优点,效果最佳,更有利于滨海盐碱土壤的改良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 李晓爽李晓爽党红凯宋妮申孝军
- 关键词:盐碱地生物有机肥黄河泥沙冬小麦库源关系
- 自动补水蒸发皿装置的原理及应用被引量:5
- 2012年
- 为了更好地利用蒸发皿的蒸发量指导农田灌溉,根据马氏瓶工作原理设计了一种简单、实用,价格低廉而且操控性强的恒水位蒸发皿装置,此装置在20 cm标准蒸发皿的基础上附加了一个自动补水装置.以20 cm标准蒸发皿的蒸发量为标准,对可进行自动补水的恒水位蒸发皿的水面蒸发过程进行了验证.通过大田冬小麦试验建立了水面蒸发过程与冬小麦同阶段耗水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设计开发的蒸发皿装置,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组间测量值相对平均误差小于5%,超过5 d相对平均误差小于2%;其水面蒸发过程与20 cm标准蒸发皿的蒸发量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高达0.99;华北地区优质高产冬小麦在拔节期、抽穗扬花期和灌浆成熟期的田间耗水量,与自动补水蒸发皿同阶段累计水面蒸发量的比值分别为1.09,1.31和1.16.因此,可以用该装置的水面蒸发量来指导农田灌溉,达到农作物优质、高效、高产的目的.
- 刘小飞张寄阳孙景生申孝军Uzokwe Pauline Adaobi
- 关键词:蒸发皿灌溉自动补水蒸发量作物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