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申莲玉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锦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急性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丁胺
  • 2篇动脉
  • 2篇动脉旁路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多巴
  • 2篇多巴酚丁胺
  • 2篇心力衰竭
  • 2篇盐酸
  • 2篇盐酸乌拉地尔
  • 2篇移植术
  • 2篇衰竭
  • 2篇旁路移植
  • 2篇旁路移植术
  • 2篇前列地尔
  • 2篇乌拉地尔

机构

  • 9篇锦州市中心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申莲玉
  • 3篇赵兰滨
  • 2篇李卫国
  • 2篇贾晓鹏
  • 2篇王卓
  • 1篇韩基华
  • 1篇张奇志
  • 1篇张宏
  • 1篇陈爽
  • 1篇吴兵
  • 1篇王朝晖
  • 1篇李荣
  • 1篇夏艳霞
  • 1篇邹国鼎
  • 1篇范华
  • 1篇张影
  • 1篇许森
  • 1篇谷天祥
  • 1篇李晓达
  • 1篇魏莉敏

传媒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临床内科...
  • 1篇中华医学丛刊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2004急危...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JAK2V617F基因检测在骨髓增生性疾病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讨论JAK2V617F基因突变在骨髓增生性疾病(MPD)中的发生率与血液学变化、临床表现的相关性,分析JAK2V617F突变对MPD诊断、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30例MPD患者检测JAK2V617F基因突变,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外周血常规以及血栓性事件的发生率以及彩超检查的脾脏大小作进一步分析。结果 30例MPD患者JAK2V617F基因突变率为70%,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阳性率为77.8%(14/18),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阳性率为62.5%(5/8),慢性骨髓纤维化(CMIF)患者阳性率为50.0%(2/4)。JAK2V617F突变阳性患者血红蛋白和白细胞计数比突变阴性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表现发病的年龄偏大,脾脏肿大更显著,并且发生血栓性事件概率增加。结论 JAK2V617F基因突变有助于BCR/ABL融合基因阴性的MPD的诊断。JAK2V617F突变阳性的MPD患者与JAK2V617F突变阴性的MPD患者进行比较,存在特点为:发病时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和白细胞计数较高,发病年龄偏大,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脾脏肿大更显著。
赵兰滨申莲玉
关键词:骨髓增生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血小板增多
盐酸乌拉地尔与多巴酚丁胺联用治疗重症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研究盐酸乌拉地尔 (利喜定 )与多巴酚丁胺联用治疗重症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冠心病25例、高血压心脏病10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 ,联用利喜定及多巴酚丁胺 ,用药前、后观察患者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心率 (HR)、心脏指数 (CI)、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血管总外周阻力 (TPR)及左室射血分数 (LVEF)的变化 ,数据采用t检验。结果 :SBP、DBP、HR、PCWP、TPR用药前、后比较均明显下降 (P<0 01) ,CI、LVEF明显增加 (P<0 01)。结论 :利喜定与多巴酚丁胺联用治疗重症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明显疗效。
贾晓鹏申莲玉邹国鼎
关键词:利喜定多巴酚丁胺充血性心力衰竭
氟达拉滨单药或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氟达拉滨单药(F方案)或联合环磷酰胺(FC方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方法:2006-2012年33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分为3组,F组11例,FC组11例,CHOP组11例,研究含氟达拉滨的治疗方案与传统CHOP方案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同时研究F方案与FC方案在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方面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F和FC方案与CHOP方案相比,完全缓解率(CR)提高,总有效率(OR)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案不良反应在血液学改变方面及在非血液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有氟达拉滨的方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优于传统的CHOP一线治疗方案,氟达拉滨与环磷酰胺联合优于氟达拉滨单药治疗,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赵兰滨申莲玉
关键词:氟达拉滨环磷酰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的临床研究
2004年
目的 探讨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MIC)联合检测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MIC技术用于32例M3患者的诊断、分型及预后评价。结果 形态学检查26例M3a,中2例和6例M3b中3例曾误诊为其它白血病,经核型分析确诊。骨髓染色体分析正常3例(2/32),28例(28/32)有t(15:17),1例(1/32)具有变易移位,可评价的20例中19例(19/21)达到CR,具有复杂核型和变易移位各1例未能取得缓解。结论 MIC联合检测对M3的诊断、分型、评价预后等有重要价值。
申莲玉王卓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形态学细胞遗传学染色体异常
前列地尔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李卫国申莲玉吴兵夏艳霞陈爽韩基华许森张奇志李晓达
课题来源与背景:该课题为辽宁省教育厅2006-2007年度高等学校科研项目计划(课题编号:2006052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心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已超过恶性肿瘤,成为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首要原...
关键词: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列地尔
前列地尔脂肪乳剂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对炎症反应的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脂肪乳剂(liposomal prostaglandin E1,Lipo-PGE1)在体外循环(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对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选取2006年7月至2008年12月锦州市中心医院32例冠心病需行CABG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6例。实验组:男9例,女7例;年龄54.4±18.1岁;CPB开始前至CPB结束持续经中心静脉泵入Lipo-PGE1[15.0ng/(kg.min)];对照组:男9例,女7例;年龄54.8±20.4岁;除不使用Lipo-PGE1外,其他操作均与实验组相同。分别于CPB前,升主动脉开放后1h、2h、6h和24h抽取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浓度,并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升主动脉开放后两组血浆IL-6、TNF-α和sICAM-1浓度均逐渐升高,后两者于升主动脉开放后6h达峰值。实验组升主动脉开放后各时间点血浆IL-6(升主动脉开放后24h:16.1±2.2μg/L vs.19.2±4.5μg/L,P<0.05)、TNF-α(升主动脉开放后24h:1.8±0.4μg/L vs.2.2±0.5μg/L,P<0.05)和sICAM-1(升主动脉开放后24h:233.6±36.6μg/L vs.294.2±55.7μg/L,P<0.05)浓度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Lipo-PGE1可减轻CPB引起的中性粒细胞聚集,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激活,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全身炎症反应。
李卫国谷天祥申莲玉吴兵李荣王朝晖张宏
关键词:前列地尔脂肪乳剂炎症反应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急性白血病并发重症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急性白血病(AL)化疗后常发生中性粒细胞低下,甚至缺乏,易并发各种重症感染,成为临床死亡的重要原因,治疗甚为棘手,预后差。我院血液科1996年1月-2002年12月住院治疗的AL患者152例,在联合化疗期间、化疗后,并发重症感染36例、48例次,现将并发重症感染的有关因素,防治措施总结分析如下。
申莲玉王卓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并发症重症感染化疗
盐酸乌拉地尔(利喜定)与多巴酚丁胺联合用药治疗重症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的加速及高血压、冠心病等常见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且已成为各种心脏病晚期的主要死亡原因.近年来心衰的治疗强调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应用,...
贾晓鹏申莲玉邹国鼎
关键词: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盐酸乌拉地尔多巴酚丁胺Β-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
文献传递
无痛性骨髓穿刺术的临床应用
2009年
目的:探讨无痛性骨髓穿刺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后行骨髓穿刺术103例(无痛组)的完成情况、不良反应、患者的满意度与同期常规骨髓检查术103例(对照组)比较,判断两种检查方法的差异。结果:无痛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无痛性骨髓穿刺术是一种安全、舒适的检查手段,优于常规骨髓穿刺术,值得临床推广。
张影范华魏莉敏申莲玉赵兰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