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改改 作品数:5 被引量:16 H指数:2 供职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Dickkopf(DKK1)在多发性骨髓瘤骨病中的作用及其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11年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是骨髓瘤骨病(myeloma bone disease,MBD),其以进行性溶骨为特征。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一种与胚胎发生及肿瘤发展密切相关的糖蛋白Dickkopf(DKK1)能够抑制Wnt信号转导通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成骨细胞、激活破骨细胞,从而在MBD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基于此机制的MBD靶向治疗措施正在探索中,DKK1的中和抗体、蛋白酶体抑制剂、疫苗以及调节因子等治疗已初显疗效。 蒙珊 周芙玲 白改改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瘤骨病 肿瘤治疗方案 糖蛋白类 抗氧化剂对过氧化氢处理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通过建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活性氧(ROS)细胞模型,观察抗氧化剂对其增殖的影响。方法选用人单核细胞白血病U937细胞株,用不同浓度过氧化氢(H_2O_2)处理,成功建立ROS细胞模型后给予不同浓度抗氧化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处理,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内ROS含量、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低浓度H2O2(50μmol/L)刺激U937细胞增殖;高浓度H_2O_2(500μmol/L)对U937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以50μmol/L H_2O_2处理U937细胞48h建立实验模型。正常U937细胞内存在少量ROS,少量凋亡细胞;50μmol/L H_2O_2处理后细胞内ROS增多,线粒体膜电位升高,凋亡率下降,细胞增殖旺盛,新合成的DNA增多;加入不同浓度抗氧化剂SOD,随着SOD浓度升高,ROS含量减少,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凋亡率增加,细胞增殖减慢,新合成的DNA减少,表现出剂量依赖性。结论抗氧化剂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表现剂量依赖性。 路晨阳 白改改 申秋菊 蒙珊 惠凌云 苏丹 张王刚 周芙玲关键词: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抗氧化剂 细胞增殖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氧自由基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通过检测氧化应激的相关指标来探讨氧化应激参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发病及复发的机制。方法检测原发、复发、化疗缓解后M5患者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外周血血浆中抗氧化酶活性、氧化损伤产物含量,并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原发组及复发组M5患者细胞内活性氧的平均荧光强度均显著增高(P<0.05);原发组M5患者血浆中抗氧化酶T-AOC、SOD活性降低,氧化损伤产物LDH、MDA、8-OHdG含量升高,复发组T-AOC、SOD活性显著下降,LDH、MDA、8-OHdG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化疗缓解组T-AOC、SOD活性升高,LDH、MDA、8-OHdG含量降低;原发组M5患者线粒体轻度肿胀、嵴间隙增宽;复发组M5患者线粒体肿胀、畸形明显。结论氧化应激是M5发病的始动因素。线粒体是生物氧化进行的主要场所,活性氧及其相关的抗氧化酶之间动态平衡的破坏可能是促进复发的主要原因。 白改改 路晨阳 申秋菊 蒙珊 惠凌云 苏丹 张王刚 周芙玲关键词:活性氧自由基 线粒体 抗氧化酶 吲哚胺2,3-双加氧酶与白血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010年 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是一种含铁血红素单体蛋白,其表达和活化可以被干扰素γ强烈诱导。通过催化色氨酸降解,使表达IDO的肿瘤细胞周围形成低色氨酸环境,由于色氨酸是体内必需氨基酸,缺乏色氨酸时蛋白质合成下降,外周T淋巴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目前大量研究表明IDO在白血病细胞中较高表达,抑制T细胞的增生和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使T细胞活化信号转导受阻,诱导白血病细胞发生免疫逃逸。 白改改 周芙玲 张王刚关键词:吲哚胺2,3-双加氧酶 白血病 免疫逃逸 1-甲基色氨酸 多发性骨髓瘤相关基因MMSA-1的表达及定位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相关基因MMSA-1的表达谱,蛋白表达水平与细胞增殖的关系及其细胞定位。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MSA-1基因在MM、白血病、非肿瘤疾病患者及正常人中的表达水平,并同DKK1基因进行相关比较。使用不同浓度伊班磷酸对骨髓瘤RP-MI8226细胞进行处理,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处理后8226细胞细胞周期的变化及早期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8226细胞MMSA-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构建pCMV-Myc真核表达载体,采用抗体免疫组化法确定MMSA-1蛋白的细胞定位。结果:MMSA-1基因在MM、白血病、非肿瘤疾病及正常人中均有表达,在MM细胞中mRNA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组;MM-SA-1与DKK1基因在MM中的高表达具有一致性,且含量呈正相关。伊班磷酸可以使8226细胞生长受阻于S期,并减少细胞成熟促进因子的释放,从而使细胞周期停滞,促进其早期凋亡,同时可以下调MMSA-1蛋白的表达。MMSA-1主要表达于细胞膜上,但在细胞质内也可见少量蛋白。结论:MMSA-1与MM细胞增殖和溶骨破坏密切相关,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及基于该抗原的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蒙珊 周芙玲 张王刚 曹星梅 王佰言 王嫄 白改改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DKK1 细胞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