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明华
- 作品数:21 被引量:79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放射诱导p16基因胰腺癌靶向性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构建 pcDNA3.1 Egr.1p-p16重组质粒并检测其在人胰腺癌 JF305细胞中的辐射诱导表达。方法 将人p16 cDNA基因连接到有辐射诱导特性的早期反应因子 Egr.1p的下游,构建成 pcDNA3.1 -Egr.1p- p16 重组质粒,利用脂质体介导转染人胰腺癌细胞系 JF305 细胞;采用 RT- PCR方法和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剂量 X射线照射后,被转染细胞中 p16 的转录和表达水平。结果 酶切鉴定证实 pcDNA3. 1 Egr. 1p -p16 重组质粒构建正确。被pcDNA3.1 Egr.1p -p16重组质粒转染的人胰腺癌 JF305细胞经不同剂量 X射线照射后,p16 基因表达均高于未照射组。结论 X射线可诱导 pcDNA3.1 -Egr.1p -p16重组质粒在人胰腺癌 JF305细胞中表达增强。
- 马红兵王西京胡海涛狄政莉夏辉李铮马洁白明华韩志楷吴丛梅
- 关键词:EGR-1启动子X射线P16表达胰腺癌细胞系
- 柴胡皂甙D对实验性大鼠肝癌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8
- 2008年
- 目的:观察柴胡皂甙D(saikosaponin-d,SSd)对大鼠肝脏癌变过程中环氧化酶-2(cycloxygenase-2,COX-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及CD34表达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与SSd抗肝肿瘤作用的关系.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n=20),对照组(n=10)与SSd大、中、小剂量治疗组(各组n=20).对照组给予(ig)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大鼠均给予(ig)2g/L二乙基亚硝胺(DEN,10mg/kg),每周5次,同时各治疗组每天腹腔注射不同浓度SSd(2.0,1.5,1.0mg/kg),至16wk停药.分别于第6、12、16周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实验大鼠各期肝组织病理学结构的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肝脏癌变过程中COX-2、VEGF及CD34的表达.结果:实验第6、12、16周,单纯造模组大鼠呈现典型的肝细胞损伤、增生硬化和肝癌形成的病理变化.SSd各治疗组大鼠癌结节数及灶的大小均小于模型组.镜下单纯造模组癌细胞呈多形性,异形性明显;相反,SSd各干预组癌细胞分化程度高,异形性较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OX-2、VEGF及CD34均在诱癌早期表达较少,肝癌期表达明显增强.SSd干预后,肝癌形成期COX-2、VEGF及CD34表达的抑制作用最明显,与单纯造模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COX-2与VEGF(r=0.815,P<0.01),VEGF与MVD(r=0.862,P<0.01)以及COX-2与MVD(r=0.726,P<0.01)的表达均明显正相关.结论:SSd对实验性大鼠肝癌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SSd下调肝肿瘤中COX-2的表达,抑制VEGF的活性有关.
- 王宝峰程延安王西京刘振国马红兵白明华党双锁贾晓黎
- 关键词:柴胡皂甙D环氧化酶-2血管生成微血管密度
- 一种肿瘤科用引流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肿瘤科用引流装置,包括注射器、三通阀、第一单通阀、排气管、储液袋、连接管、抽液软管、针头、第二单通阀,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肿瘤科用引流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强大,且操作简单,无需通过注射器与抽液管不断连接拔...
- 马秀龙张扬王宝峰白明华王西京
- 文献传递
- Caspase-3反义核酸阻抑Aβ_(25~35)诱导的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设计、合成Caspase 3mRNA反义寡核苷酸 ,并筛选出能阻抑Aβ2 5~ 3 5诱导的PC 12细胞凋亡的有效片段。方法 :针对Caspase 3mRNA不同区域设计出一系列 17~ 18 mer反义寡核苷酸 ,用脂质体导入PC 12细胞内 ,并用Aβ2 5~ 3 5诱导细胞凋亡。用AnnexinⅤ FITC/PI复染、流式细胞术检测观察凋亡早期细胞变化情况。结果 :针对Caspase 3mRNA编码起始区的反义寡核苷酸片段 (ASODN2 ,-6~ 12 ,5’ GTTGTTGTCCATGGTCAC 3’)导入PC 12细胞后 ,在Aβ2 5~ 3 5诱导下 ,AnnexinⅤ /PI复染、流式细胞仪检测见早期凋亡细胞较对照组及其它反义寡核苷酸组明显减少 (P <0 .0 5 ) ;且导入后Aβ2 5~ 3 5诱导凋亡细胞数与无诱导组相比未见明显增多 (P >0 .0 5 )。结论 :1.Caspase 3在Aβ2 5~ 3 5诱导的PC 12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2 .Caspase 3mRNA的反义寡核苷酸片段 5’ GTTGTTGTCCATGGTCAC 3’能有效阻止Aβ2 5~ 3 5诱导的PC
- 王亚利宋天保王中卫白明华刘勤
- 关键词:反义寡核苷酸CASPASE-3ANNEXIN
- 姜黄素提高人胰腺癌PANC-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γ射线照射人胰腺癌PANC-1细胞,同时联合应用姜黄素处理细胞,通过MTT法检测PANC-1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利用流式细胞仪观察PANC-1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变化,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PANC-1细胞中P21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γ射线照射组比较,γ射线联合应用姜黄素可以显著降低PANC-1细胞的增殖活性(t=6.72,P<0.01),同时影响细胞周期的变化,显著增加S期细胞(t=4.78,P<0.05),PANC-1细胞凋亡明显提高(t=6.58,P<0.01),并伴有P21蛋白和mRNA表达的变化(t=5.72、5.63,P<0.01).结论 姜黄素可以显著提高人胰腺癌PANC-1细胞的放疗敏感性,这一特性与P21的表达有关.
- 白明华张扬王宝峰马红兵
- 关键词:姜黄素Γ射线PANC-1细胞P21胰腺癌
- γ-射线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中Caspase-3的调控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γ 射线诱导后胰腺癌SW 1 990细胞凋亡存在形式以及Caspase 3(CPP32 /YAMA/apopain)酶活性、mRNA、蛋白表达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拟阐明Caspase 3在γ 射线诱导的胰腺癌细胞凋亡中的调控机制 .方法 :用不同剂量γ 射线照射胰腺癌SW1 990细胞于不同时间检测细胞形态、凋亡率及Caspase 3酶活性、蛋白、mRNA表达 .结果 :γ 射线照射后胰腺癌SW1 990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特征 ,早期凋亡率与γ 射线剂量及作用时间成正比 (r =0 .7341 ,P <0 .0 5 ) ;γ 射线诱导的凋亡细胞中Caspase 3酶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 ,且酶的活性变化与细胞凋亡率变化呈正相关 ;凋亡细胞的Caspase 3mRNA含量未见明显升高 ,且凋亡细胞中主要表达Caspase 3裂解后形成的Mr1 70 0 0的活性亚基 ,在正常细胞主要表达Mr32 0 0 0的pro Caspase 3.结论 :γ 射线照射后SW 1 990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特征 ,且细胞凋亡与Caspase 3酶活性明显相关 ;凋亡细胞中Caspase 3酶活性增高主要是由于翻译后酶前体的剪切 ,而并非源于转录的提高 .
- 薛锋杰王中卫王亚利白明华宋潍杨林
- 关键词:胰腺肿瘤凋亡
- 姜黄素诱导人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 2013年
- 目的:胰腺癌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差,姜黄素对于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和进程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但姜黄素能否诱导人胰腺癌细胞凋亡,其具体作用机制如何?目前仍无报道。本研究拟观察姜黄素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姜黄素诱导PANC-1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人胰腺癌PANC-1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PANC-1细胞凋亡率,并分析Caspase-9和Caspase-3活性的变化,同时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PANC-1细胞中P53表达的变化。结果:PANC-1细胞经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处理后,可以显著诱导细胞凋亡,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提示姜黄素具有一定抗肿瘤活性。姜黄素能够同时增加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性,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提示姜黄素可能通过Caspase-9和Caspase-3途径来诱导PANC-1细胞凋亡的发生。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姜黄素可以显著增加PANC-1细胞中P53蛋白表达水平。结论:姜黄素可以显著诱导PANC-1细胞凋亡的发生,提高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性,同时增加的P53表达,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提示姜黄素诱导PANC-1细胞凋亡的过程可能与增加细胞中Caspase-9,Caspase-3以及P53的表达有关。本研究探讨了姜黄素诱导PANC-1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为姜黄素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在人胰腺癌的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 白明华马一楠王宝峰黄珊贾辉
- 关键词:姜黄素PANC-1细胞细胞凋亡P53胰腺癌
- 替尼泊苷联合放疗治疗术后脑胶质瘤的I期临床试验
- 2009年
- 目的观察替尼泊苷(VM26)加放疗治疗术后脑胶质瘤的毒性、耐受剂量及临床可行性。方法20例脑胶质瘤(Ⅲ、Ⅳ级)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照射野参考增强CT和MRI影像学检查所见,包括病灶外3cm,2Gy/次,总剂量Dr 60Gy,30分次,照射总时间6周。VM26分50、75、100mg/m^2 3个剂量级,每剂量组至少5例,如无明显不良反应进入下一剂量组,直至找到最大耐受量(MTD),1次/周,共4次。结果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第2个剂量级中有4例出现Ⅲ、Ⅳ度骨髓抑制,MTD为75mg/m^2。结论术后脑胶质瘤照射加VM26综合治疗具有临床可行性,最大耐受剂量75mg/m^2,推荐Ⅱ期临床剂量为50mg/m^2。
- 马红兵王西京白明华王宝峰任宏涛
- 关键词:脑肿瘤神经胶质瘤
- 128例Ⅲ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Ⅲ期宫颈癌患者的远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28例Ⅲ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Cox风险回归分析及Kaplan-Meier法回顾性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28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59个月,2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2. 80%和44. 50%,2年和5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0. 50%和40. 60%。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与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治疗方式及放疗持续时间呈显著相关(all 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治疗方式及放疗持续时间均为Ⅲ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Ⅲ期宫颈癌患者的预后与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治疗方式及放疗持续时间显著相关,在不良反应可耐受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模式,并在8周内完成放疗,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总生存率。
- 包兴梁亮金迎迎康华峰马红兵白明华
- 关键词:宫颈癌疗效预后因素
- p16基因转染对胰腺癌细胞生长及辐射敏感性的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索p16基因转染对胰腺癌细胞生长辐射敏感性的作用。方法将外源野生型p16基因连接到pCDNA3·1+载体构建pCDNA3·1+-p16重组质粒,利用LipofectamineTM介导转染胰腺癌JF305细胞,筛选阳性克隆。照射后,RT-PCR检测p16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和肿瘤细胞杀伤率。结果转染p16基因的JF305细胞有外源p16基因的整合及表达,生长速度明显减少,对辐射的敏感性增强。结论导入外源野生型p16基因可抑制胰腺癌细胞恶性增殖,提高胰腺癌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
- 薛兴欢马红兵王西京狄政莉刘小旭马洁夏辉李铮韩志楷白明华
- 关键词:胰腺癌P16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