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洪义 作品数:24 被引量:41 H指数:4 供职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前列腺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细胞核形态特征与DNA含量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2 1995年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30例前列腺癌(PC)和30例前列腺非典型增生(PD)的石蜡包埋标本进行了核形态定量参数、DNA含量的定量测定。结果显示:PD的核面积明显高于正常细胞而低于PC(P<0.01)。三级PD之间,两两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D3与PC1的核面积有明显交叉,说明PD3具有PC的某些特征。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与PD细胞核DNA含量及倍体分布近似。PD1~PD3细胞核DNA含量均值呈递增现象。PC组织分化程度越低,细胞核DNA含量增高越显著,2C和4C细胞越少,呈明显相关关系。提示DNA含量变化与前列腺癌和癌前病变的细胞分化异常密切相关。 余永伟 詹镕洲 秦洪义 吴丽莉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癌前状态 前列腺癌、非典型增生的AgNOR数量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994年 对43例前列腺癌、30例前列腺非典型增生及1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石蜡包埋标本,应用核仁组成区染色技术系统地观察了核仁组成区(AgNOR)的数量变化。结果显示:前列腺癌平均AgNOR计数显著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者;前列腺非典型增生的AgNOR计数介于良性增生症与癌组织之间,说明前列腺非典型增生具有潜在的恶性病变。前列腺癌平均AgNORs计数与组织学分级关系密切,随肿瘤组织的分级增高而增高,不同的组织分级之间其平均AgNOR计数有显著的差异,提示AgNOR颗粒与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有关。 余永伟 詹镕洲 秦洪义 富克远关键词:前列腺 AGNOR染色 前列腺肿瘤 早期胃癌152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生存率 被引量:4 2001年 关于早期胃癌的研究日本报道最多,中国、美国等其他国家都有报道,他们多注重定义,临床病理特征,发病率,术后复发和5年生存率[1-17].早期胃癌得到及时手术机遇远远低于中晚期胃癌,各国、各医院、各时期统计不同,但手术机遇提高很慢[1,6].术后10 a~15 a生存率报道很少[18-20].术后15 a~25 a及以上目前国内外未见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早期胃癌术后~30 a的生存情况,以及影响它的有关因素. 富克远 余永伟 余宏宇 郑唯强 任长庆 秦洪义 詹溶洲 马大烈关键词:胃癌 病理 生存率 星形细胞瘤细胞DNA定量研究的临床生物学意义 1990年 本研究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54例星形细胞瘤细胞 DNA 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瘤细胞 DNA 含量明显增高,瘤细胞 DNA 含量及干系水平与病理分级、临床预后、肿瘤大小及囊性变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DNA 含量越高,则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细胞 DNA 的定量分析较病理分级更为客观准确地反映了星形细胞瘤的生物学特征,为其诊断、治疗、恶性程度判断及预后估价提供重要的信息。 刘建民 赵孟尧 过宗南 王文仲 郝文清 周晓平 秦洪义 李荣健 韦政 汪萍萍 金承志关键词:星形细胞瘤 DNA 化学分析 生物学 CEA和MC_5抗原在大肠癌和癌前病变中的不同表达 1989年 本文应用结肠癌单克隆抗体MC_5和CEA对82例大肠癌、腺癌、息肉等病变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MC_5和CEA在结、直肠癌的阳性表达分别为95.5%和90.9%,在伴中、重度异型增生的腺瘤为71.4%,但MC_5抗原表达的阳性程度与腺瘤的异型增生呈正相关,轻度异型增生的腺瘤缺乏MC_5抗原的表达。 李向泉 许国铭 施雅芳 张洪富 富克远 李容建 秦洪义关键词:CEA 抗原 大肠癌 癌前病变 胰腺囊腺瘤和胰腺囊腺癌的临床与病理 被引量:4 2002年 魏萍 秦洪义关键词:胰腺囊腺瘤 胰腺囊腺癌 病理特点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附62例临床分析及2例肌病理) 被引量:1 2003年 王常欣 秦洪义 周广福 亓法英 王玲玲关键词:进行性脊肌萎缩症 运动神经元病 PMA 1300例胃粘膜活检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通过分析1300例胃粘膜活检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表明胃粘膜的损伤是导致各类胃疾病发病和加重的主要原因。胃窦部是各类胃疾病的好发部位,胃角次之。其发病季节以春秋季为甚,男多于女(6.7:1),发病年龄除胃癌仍多见于老年外,其余胃病均以中年为多,而胃癌的发病年龄明显前移。 吴翠云 秦洪义关键词:胃疾病 胃粘膜 活检 病理分析 颞颧部巨大畸胎瘤一例 被引量:1 2001年 马超武 吴皓 张速勤 李兆基 周水淼 秦洪义关键词:病理 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生存率的研究 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研究早期胃癌术后生存率和有关因素 ,提高患者就诊意识 ,使医师在胃癌早期作出正确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 收集本院病理科 1974~ 1997年间 ,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 193例 ,其中有完整随访资料 15 2例 ,另 41例中途失访。早期胃癌诊断依国际通用标准 :切除胃标本 ,胃癌组织浸润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 ,不管淋巴结是否有转移。结果 15 2例早期胃癌 ,其中 15 0例术前确诊胃癌 ,2例因溃疡手术。 15 2例术后病理诊断 :黏膜内癌 5 1例 ,浸润黏膜肌层 49例 ,浸润黏膜下层 5 2例。伴淋巴结转移 10例 ,81例用 5 氟尿嘧啶治疗。因胃癌复发死亡 5例 ,其他原因死亡 7例 ,140例健在 ;术后 5年生存率为 98.1% ;>5~≤ 10年生存率为 96 .4% ;>10~≤ 15年生存率为 93 .5 % ;>15年~≤ 2 0年的 15例患者中 14例健在 ,1例因其他病死亡 ;>2 0~≤ 2 5年 9例均健在 ;>2 5~≤ 30年 1例 ,健在。结论 虽然本组收集研究的早期胃癌仅 15 2例 ,但可以看出早期胃癌术后生存率很高 ,如术后 15年内不复发或转移 ,便进入生存率的安全阶段。 富克远 余永伟 余宏宇 郑唯强 任长庆 秦洪义关键词:早期胃癌 临床病理特征 术后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