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润森
- 作品数:7 被引量:50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磨溪—龙女寺构造带嘉陵江组流体判识及分布特征
- 2009年
- 川中磨溪—龙女寺构造带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碳酸盐岩储层岩性种类较多,夹有石膏层且储层普遍含水,使得流体的判识比较困难。另外,嘉陵江组流体分布规律不明显,控制因素复杂。在深入分析不同流体测井响应特征的基础上,用定性和定量2种方法对流体性质进行判识,建立起适合于研究区的流体判识模型。然后,对流体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影响流体分布的控制因素加以探索,认为储层物性和构造幅度是控制流体分布的主控因素,而储层内部较强的非均质性是造成流体分布复杂的原因。
- 刘军徐国盛龚昌明赵异华秦润森
- 关键词:主控因素嘉陵江组
- 沾化凹陷沙四段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沾化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是济阳坳陷内重要的油气产层,但其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从实测静温数据出发,分析了沾化凹陷现今温度场的分布特征;利用实测与计算的地层流体压力数据,对沾化凹陷沙四段现今压力场的纵、横向分布特征进行了剖析,阐述了沙四段油气分布与纵向压力场的耦合关系,指出岩性与异常压力的双重封堵是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应用盆地模拟技术,对沾化凹陷典型井古温压场的形成与演化进行了模拟。研究表明,古温压场演化过程与沾化凹陷整体的构造升降有关,古地温场决定烃源岩的热演化,古压力场决定烃源岩的生排烃与油气的运移聚集。以沾化凹陷构造的形成与演化为主线,恢复了沙四段油气的成藏动力学过程。
- 李建林徐国盛徐兴友秦润森
- 关键词:成藏动力学沙河街组四段沾化凹陷
- 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沙四段段现今压力场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关系
- 渤南洼陷是沾化凹陷内一个富含油气的次一级洼陷,其内异常压力显著发育。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是渤南洼陷重要产油层段,已有的勘探成果表明其具有很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也是渤南洼陷异常高压发育的主要层段。
本文从实测地层压力...
- 秦润森
- 关键词:沾化凹陷油气分布
- 文献传递
- 中伊朗盆地Garmsar区块Qom组沉积微相及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2
- 2008年
- 伊朗Garmsar区块Qom组形成于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环境,岩性以生物屑灰岩、含砂生物屑灰岩、泥晶灰岩为主,是典型的裂缝-孔隙型储层。利用区内野外实测剖面资料和露头岩样测试资料,对Qom组沉积相进行标识及类型划分,并对Qom组沉积微相及其平面展布特征进行分析,指出了该区域开阔台地相-高能红藻滩微相和局限台地相-泻湖夹台内滩微相是研究区储层发育的有利部位。F段中部的粒内溶孔较为发育,而溶缝主要出现在C1、C3亚段,整个Qom组构造微裂缝不甚发育。但储层孔渗条件比较差,属于中一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且存在严重的不均一性。为此,从沉积相与储层特征角度研究认为,中伊朗盆地Garmsar区块Qom组油气勘探存在一定的风险。
- 徐国盛马若龙张长俊秦润森
- 关键词:碳酸盐岩沉积微相储层特征
- 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沙四段油气成藏研究被引量:38
- 2008年
- 在前人有关沙四段油源、油气充注期次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盆地模拟技术,分析了渤南洼陷的沉降特征、古温压场的形成与演化。在油气两次充注的背景下,渤南洼陷的沙四段油气成藏经历了三次重要的成藏时期,即东营期第一次充注期、馆陶期第二次充注早期、明化镇期第二次充注晚期。其成藏过程严格受古能量场的控制,特别是明化镇期的快速增压对沙四段晚期成藏具重要影响。渤南洼陷沙四段油气遵循"压浮双力驱动、断砂网状输导、短距就近捕集、晚期复合成藏"的规律。
- 徐兴友徐国盛秦润森
- 关键词:成藏过程成藏规律沙四段
- 沾化凹陷沙四段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
- 沾化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是济阳坳陷内重要的油气产层,但其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实测静温数据出发,分析了沾化凹陷现今温度场的分布特征;利用实测与计算的地层流体压力数据,对沾化凹陷沙四段现今压力场的纵横向...
- 徐国盛秦润森袁海锋徐兴友
- 关键词:油气成藏动力学沙河街组四段沾化凹陷烃源岩
- 文献传递
- 济阳坳陷沾化凹陷古近系沙四段现今压力场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被引量:9
- 2007年
- 利用实测压力数据和通过平衡深度法计算的压力值,恢复了沾化凹陷单井压力剖面,划分了单井纵向压力变化序列类型,指出沾化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存在正常压力-过渡压力型、过渡压力-异常高压型的2种不同类型的次洼。压力场的纵向叠置决定了油气的分布,沙河街组四段油层与压力场耦合关系可以总结出:异常高压型油层、压力过渡型油层、正常压力型油层3种耦合模式,而研究表明压力与岩性双重封堵的模式对沙四段高产油层的形成最为有利。过渡压力-异常高压型次洼中-深部正常压力带和压力过渡带是获得沙四段高产油层的有利区带。
- 秦润森徐国盛徐兴友李建林袁海锋
- 关键词:油气分布沙河街组沾化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