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天德
- 作品数:47 被引量:155H指数:6
- 供职机构: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大豆低聚肽降胆固醇作用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研究大豆低聚肽在降胆固醇方面的作用。方法:取5周龄SD雄性大鼠9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即Ⅰ(对照组)、Ⅱ(蛋白组)、Ⅲ(多肽组)、Ⅳ(低聚肽组1)、Ⅴ(低聚肽组2)、Ⅵ(低聚肽组3),在实验环境下,构建高胆固醇模型,在对各组继续饲喂高胆固醇饲料的同时,对第Ⅱ组口腔灌喂大豆蛋白,对第Ⅲ组口腔灌喂大豆多肽,对第Ⅳ、Ⅴ、Ⅵ组分别灌喂不同剂量的大豆低聚肽,第Ⅰ组口腔灌喂同体积的饮用水。饲喂6周,分别收集粪便、血清和肝脏,测定血清和肝脏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粪便重量及其中的类固醇含量。结果:第Ⅱ、Ⅲ、Ⅳ、Ⅴ、Ⅵ组血清和肝脏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大鼠粪便的排泄量及粪便中类固醇的含量增加。大豆低聚肽组有剂量依赖性,高剂量大豆低聚肽组效果极显著。结论:大豆低聚肽具有比大豆蛋白和大豆多肽更强的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且这种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 程天德张韬梁延省
- 关键词:大豆低聚肽降胆固醇大豆蛋白大豆多肽
- 不同养殖模式下清远麻鸡肉质的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测定了农户散养模式、走地鸡养殖模式和笼养模式下清远麻鸡的物理性状、主要化学成分、肌肉组织学特性及氨基酸组成,并比较了3种养殖模式养殖的同品种清远麻鸡的肉质。结果表明:散养型清远麻鸡在色度、嫩度、系水率、肌内脂肪等理化指标,及鸡肉组织学特性等方面均显著优于笼养型清远麻鸡,走地鸡型清远麻鸡次之;散养型清远麻鸡的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种类及含量、呈味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均显著优于笼养型清远麻鸡,走地鸡型清远麻鸡次之。说明农户散养模式有利于清远麻鸡优良品质的形成。
- 程天德戴必胜梁延省
- 关键词:养殖模式清远麻鸡肉质
- 清远麻鸡肉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清远麻鸡的10项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确定了权重系数,建立了清远麻鸡肉质的综合评价模型:F=1.138 7×(0.446 8 F1+ 0.241 5 F2+ 0.169 9 F3)。其中,F1=0.168 X1-0.206 X2+0.578 X3-0.187 X4-0.389 X5+0.586 X6+0.518 X7+0.357 X8+0.223 X9+0.306 X10;F2=0.623 X1+0.154 X2+0.465 X3-0.216 X4-0.108 X5+0.332 X6+0.376 X7+0.673 X8+0.758 X9+0.105 X10;F3=0.112 X1-0.265 X2+0.277 X3+0.156 X4+0.375 X5+0.468 X6-0.082 X7+0.374 X8+0.382 X9+0.608 X10。式中X1、X2、X3、X4、X5、X6、X7、X8、X9、X10分别代表生鸡肉弹性、肉色值(L)、嫩度值、持水性、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胶原含量、肌纤维密度和谷氨酸含量。按此模型计算清远麻鸡肉质的综合得分,得分越高的肉质越好。本研究确定的3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6.68%、24.15%和16.99%,合计达87.82%,能够较好地反映清远麻鸡肉质的整体水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程天德连晓蔚梁延省钟南
- 关键词:清远麻鸡肉质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
- 以“仿真创业”模式融合创新创业与高职专业教育的教学实践--以“功能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为例
- 2022年
- 为破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这一难题,我们在功能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中探索了“仿真创业”模式,参照初创型功能食品企业的创业实践规律和员工成长路径进行教学设计、选取与序化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开展教学评价,使创新创业与专业教学在同一过程中完成,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在专业知识技能层面的有机融合,可为高职院校“面向全体,普及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 程天德刘长明皮晓娟
- 关键词:创新创业专业教育
- 魔芋精粉湿法生产废液再利用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用混凝剂PAC和助凝剂PAM对 魔芋湿法生产废液进行混凝处理,以回收溶剂--酒精溶 液。考察了混凝剂的投入量、助凝剂的投入量、溶液的pH、 混凝时间、混凝温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PAC的投入量为300mg/L,PAM的投入量为12mg/L,溶 液pH为4.0,温度为30℃,搅拌时间为10min时,对魔芋 湿法生产废液的处理达到最为满意的效果,酒精的回收率 达到94.6%,蛋白质的去除率达到99.0%以上,COD的去 除率达到92.0%,透光率达到99.0%以上。
- 程天德吴永尧
- 关键词:正交实验混凝剂助凝剂透光率
- 响应面试验优化大果山楂汁复合酶法脱涩工艺被引量:6
- 2021年
- 为改善大果山楂汁的涩味,以大果山楂汁中的单宁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复合酶法(果胶酶、单宁酶、纤维素酶)进行酶解,分析酶解工艺条件对大果山楂汁单宁脱除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复合酶配比,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大果山楂汁复合酶法脱涩工艺进行优化,得出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复合酶比例为果胶酶0.4 g/100 mL、单宁酶0.7 g/100 mL、纤维素酶0.6 g/100 mL。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解pH 5.0、酶解时间2.5 h。此条件下大果山楂汁单宁脱除率为89.92%。
- 程天德游丽君
- 关键词:大果山楂复合酶脱涩
- 高抗氧化活性大果山楂发酵液的发酵工艺优化被引量:4
- 2020年
-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大果山楂发酵液的抗氧化能力综合评价模型,以大果山楂发酵液的综合抗氧化能力值为依据,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设计来确定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大果山楂发酵液的抗氧化能力评价模型为F(综合)=1.2142×(0.3862F1+0.2412F2+0.1962F3),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起始pH 5.0,发酵温度30℃,大果山楂添加量20g/100 mL发酵液、鼠李糖乳杆菌接种量5mL/100mL发酵液、发酵时间28d,大果山楂发酵液的F(综合)=3.42。
- 程天德谢庆彤游丽君
- 关键词:大果山楂发酵液主成分分析法
- 富硒大豆低聚肽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研究了富硒大豆低聚肽在抗氧化方面的作用。将3周龄SD雄性大鼠90只,随机分为6组,即Ⅰ(对照组)、Ⅱ(大豆蛋白组)、Ⅲ(大豆多肽组)、Ⅳ(亚硒酸钠组)、Ⅴ(大豆低聚肽组)、Ⅵ(富硒大豆低聚肽组),在实验环境下,对各组饲喂低硒基础饲料的同时,对第Ⅱ组口腔灌喂大豆蛋白,对第Ⅲ组口腔灌喂大豆多肽,对第Ⅳ组口腔灌喂亚硒酸钠,对第Ⅴ组口腔灌喂大豆低聚肽,对第Ⅵ组口腔灌喂富硒大豆低聚肽,第Ⅰ组口腔灌喂同体积的饮用水。饲喂4周,处死后分别测定各实验大鼠血清和肝脏中的MDA(丙二醛)含量、GSH-Px和SOD活性。结果显示:第Ⅱ、Ⅲ、Ⅴ、Ⅳ、Ⅵ组均能降低血清和肝脏中MDA的含量,提高GSH-Px和SOD活性,但第Ⅱ、Ⅲ组作用不显著,第Ⅴ组作用显著,第Ⅳ、Ⅵ组作用极显著。各组样品对血清和肝脏中MDA含量和GSH-Px活性的影响效果趋于一致,但对血清SOD活性的影响明显强于对肝脏SOD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说明富硒大豆低聚肽具有抗氧化功能,这种功能主要通过降低大鼠血清和肝脏中MDA的含量,提高GSH-Px和SOD活性来实现,富硒大豆低聚肽的抗氧化功能要强于无机硒,明显强于不含硒的大豆低聚肽,推测富硒大豆低聚肽中发挥抗氧化功能的主要是微量元素硒。
- 程天德戴必胜梁延省
- 关键词:抗氧化丙二醛
- 液体深层发酵提高粤北大果山楂发酵液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被引量:7
- 2020年
- 本文研究了液体深层发酵对粤北大果山楂发酵液中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鼠李糖乳杆菌(LGG)对粤北三个不同产区的大果山楂进行液体深层发酵,测定不同发酵时间粤北大果山楂发酵液中的总酚、总黄酮、总三萜含量及其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氧自由基清除能力(PSC)、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结果显示:粤北三个不同产区大果山楂发酵液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异,且变化趋势比较接近。总酚和总三萜含量随发酵的进行先出现小幅上升,第3~4周达到最高,之后缓慢下降;总黄酮含量随发酵的进行逐渐上升,至第6周达到顶峰,最大增幅达到49.93%,之后总黄酮含量小幅下降。粤北大果山楂发酵液的ORAC、PSC、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均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但第1~4周提高较快,随后提高的速度逐渐减缓,ORAC最大增幅为6.81%,PSC最大增幅为9.29%,DPPH最大增幅为56.42%,ABTS最大增幅为102.30%。研究表明:采用鼠李糖乳杆菌(LGG)对粤北大果山楂进行液体深层发酵,能提高发酵液中的总酚、总黄酮、总三萜等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
- 程天德陈清乐李雪平
- 关键词:液体深层发酵大果山楂活性成分抗氧化活性
-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三二分段应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践被引量:4
- 2020年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广东省食品产业升级需要大量的食品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培养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根据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与肇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的"三二分段,专本贯通"专升本人才培养项目试点,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科学衔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构建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三二分段,专本贯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招生班级试用。
- 梁延省程天德徐吉祥黄小明
- 关键词: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专升本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