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永奇

作品数:180 被引量:517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专利
  • 7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2篇金属学及工艺
  • 4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3篇机械工程
  • 8篇化学工程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理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6篇合金
  • 22篇镁合金
  • 21篇复合材料
  • 21篇复合材
  • 18篇压力机
  • 17篇冲压
  • 15篇传动
  • 13篇AZ31镁合...
  • 12篇碳纤维
  • 12篇力学性能
  • 12篇衬层
  • 11篇润滑
  • 11篇伺服
  • 9篇等径
  • 9篇铝合金
  • 9篇摩擦焊
  • 9篇搅拌摩擦
  • 9篇搅拌摩擦焊
  • 9篇搅拌摩擦焊接
  • 8篇等径角轧制

机构

  • 163篇广东工业大学
  • 18篇湖南大学
  • 4篇广东西北航空...
  • 4篇东源广工大现...
  • 3篇顺德职业技术...
  • 3篇佛山铮奇智能...
  • 2篇南阳理工学院
  • 2篇广州城建职业...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伟创力集团
  • 1篇广州市晶邦液...

作者

  • 179篇程永奇
  • 49篇孙友松
  • 48篇章争荣
  • 42篇张鹏
  • 30篇肖小亭
  • 25篇张鹏
  • 16篇陈振华
  • 14篇夏伟军
  • 13篇陈名涛
  • 13篇魏良模
  • 10篇陈宇航
  • 9篇袁鸽成
  • 8篇傅定发
  • 8篇杨安宸
  • 8篇郭海斌
  • 8篇胡建国
  • 7篇吕文阁
  • 7篇郑莹娜
  • 7篇陈康
  • 7篇徐信

传媒

  • 11篇热加工工艺
  • 7篇锻压技术
  • 4篇材料科学与工...
  • 4篇机械工程材料
  • 3篇现代塑料加工...
  • 3篇机床与液压
  • 3篇机械设计与制...
  • 3篇玻璃钢/复合...
  • 3篇材料热处理学...
  • 3篇锻压装备与制...
  • 2篇机械工程师
  • 2篇金属热处理
  • 2篇中国机械工程
  • 2篇铸造
  • 2篇塑性工程学报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塑料
  • 1篇轻合金加工技...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工程塑料应用

年份

  • 5篇2023
  • 12篇2022
  • 4篇2021
  • 8篇2020
  • 17篇2019
  • 18篇2018
  • 19篇2017
  • 22篇2016
  • 9篇2015
  • 4篇2014
  • 10篇2013
  • 9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1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1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管件自动装圈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管件自动装圈装置,包括密封圈输送组件、管件夹持组件、管件移动抓取组件和管件装圈组件;所述密封圈输送组件包括振动料盘和送料道,振动盘通过送料道向管件装圈组件输送密封圈;所述管件夹持组件包括管件夹爪和第一驱...
程永奇林锦和陈宇航莫少文
沉积高度对喷射成形HM1钢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2019年
为了探索喷射成形工艺参数对热作模具钢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磨损机制,采用球-盘式干摩擦形式,通过摩擦实验、磨痕测量和形貌分析,对不同沉积高度HM1钢沉积坯摩擦磨损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高度为120mm的试样,因材料内存在大量孔洞,难以进行球-盘式摩擦实验;随着沉积高度的进一步增加,其摩擦系数先降低后增加,沉积高度160mm的试样在实验条件下,约10分钟可进入稳定摩擦状态,平均摩擦系数约为0.25;沉积高度从140mm增加到180mm时,磨损量先降低后增加,沉积高度160mm试样的磨损量较沉积高度140mm和180mm试样的磨损量分别低约40%和83%;不同沉积高度的沉积坯均以颗粒磨损和黏着磨损为主,当沉积高度为180mm时,在磨损过程中伴随着塑性流动。
程永奇柏杨张鹏陈宇航
关键词:模具钢摩擦磨损性能
基于伺服压力机镁合金冷压缩组织和硬度研究
2015年
为研究变速变形对镁合金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采用1 100 k N机械伺服压力机,对AZ31镁合金在曲柄匀速驱动和曲柄单向减速驱动两种模式下进行了室温压缩实验,分析了两种速度模式不同变形量下试样的微观组织与硬度演化规律.研究表明:两种变速模式下,在压缩初始阶段,均有少量平行孪晶产生于粗大晶粒内,且孪晶宽度大;随着变形量增大,孪晶密度增大且呈细长化.在曲柄匀速驱动模式下,孪晶长而细且分布散乱,无规则交错;而曲柄单向减速驱动模式下孪晶由宽大转变为细长,多组平行孪晶相互交叉,均匀分布且孪晶密度增大.不同变形量下,曲柄单向减速驱动模式下的试样硬度均小于曲柄匀速驱动模式,但在接近极限压缩量(25%)时,其硬度值又趋于相同.
陈名涛肖小亭程永奇黄育忠杨长毅
关键词:镁合金伺服压力机孪晶
一种镁铜复合金属LED散热器及其精锻成形工艺
本发明是一种镁铜复合金属LED散热器及其精锻成形工艺。本发明的散热器包括有镁合金基体(1)及铜合金导热层(2),其中铜合金导热层(2)置于镁合金基体(1)所设的中空腔体的底部,且镁合金基体(1)与铜合金导热层(2)采用物...
程永奇陈名涛张鹏孙友松徐高翅
文献传递
一种镁合金精锻成形模具及其成型工艺
本发明是一种镁合金精锻成形模具及其成形工艺。本发明的镁合金精锻成形模具包括有冲头、预热装置、推件块、凹模、模座、推杆、工作台,冲头安装于伺服压力机的滑块上,预热装置安装于模座内,模座固定于伺服压力机的工作台上,凹模固定在...
程永奇许仕宁孙友松
文献传递
一种提升铝合金板料拉深成形极限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铝合金板料拉深成形极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铝合金板料朝上放置表面粘接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为丁腈橡胶、氟橡胶、氯丁橡胶或天然橡胶,所述橡胶层的厚度不小于0.8mm;S2:在铝合金板料上涂覆...
王燕齐程永奇张鹏罗干张珂诚李鹏斌
利用液面获取产品形状的多视图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利用液面获取产品形状的多视图采集装置。包括有安装在基座上方的容器,基座内放置有储液箱,储液箱内安装有水泵,容器的底平面放置有要扫描的物体及安装有若干标定柱,基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立柱,立柱上安装有控制装置及...
张鹏程永奇肖金周金瑞宋财福
文献传递
一种抗硫中毒铂金络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硫中毒铂金络合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1,3‑二噻烷含苯衍生物中间体A,制备不饱和对称环硫硅烷中间体B,将1,3‑二噻烷含苯衍生物中间体A通过相转移取代键接到Pt上,然后将对称环硫不饱...
李鹏斌程永奇张鹏刘珠刘茜
塑性成形变加载模式对镁合金微观组织和成形性能影响研究
来,变形镁合金以其众多的优点,成为当前材料加工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现有塑性成形理论与技术在镁合金成形加工方面仍存在成形性能差、效率低等问题,成为制约镁合金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项目利用动力可控的塑性成形设备,研究变加载...
程永奇
关键词:镁合金塑性成形
金属表面预处理对金属/聚合物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被引量:16
2013年
为了提高金属/聚合物界面粘结强度,本文利用拉伸剪切实验研究了砂纸打磨、喷砂、酸洗、磷化、硅烷偶联剂处理六种金属表面预处理方法对聚合物粘结强度的影响,并依据表面粗糙度轮廓仪、超景深三维显微镜、SEM扫描电镜对金属表面形貌的研究,具体分析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界面粘结强度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处理方法能有效地提高金属/聚合物界面的粘结强度。
李慧张鹏程永奇孙友松
关键词:表面处理粘结强度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