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琴

作品数:11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贾第虫
  • 4篇蓝氏贾第虫
  • 3篇犬猫
  • 3篇基因分型
  • 3篇钩虫
  • 3篇PCR检测方...
  • 2篇动物
  • 2篇野生动物
  • 2篇捻转血矛线虫
  • 2篇线虫
  • 2篇基因分型方法
  • 2篇分型方法
  • 2篇PCR检测
  • 2篇HRM
  • 1篇动物园
  • 1篇序列特异性
  • 1篇序列同源性
  • 1篇野生动物园
  • 1篇遗传进化
  • 1篇遗传进化分析

机构

  • 1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广州动物园

作者

  • 11篇胡伟
  • 11篇李国清
  • 11篇罗琴
  • 10篇谭立娉
  • 7篇林丽琴
  • 7篇路鹏云
  • 5篇刘远佳
  • 4篇李雅文
  • 1篇陈武
  • 1篇江飚
  • 1篇余新刚
  • 1篇王祯
  • 1篇武省
  • 1篇李保宏

传媒

  • 3篇中国兽医科学
  • 3篇中国动物传染...
  • 3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4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猫钩虫虫卵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立一种特异、敏感的PCR方法对猫粪便中的钩虫虫卵进行检测.根据刘远佳等设计的钩虫属ITSl+5.8rDNA片段保守引物,建立PCR检测方法,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了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采用该方法对临床40份猫粪进行了...
胡伟刘远佳郑国超谭立娉罗琴李国清
关键词:分子流行病学
猫钩虫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2014年
为建立一种特异、敏感的检测猫钩虫的方法,根据钩虫内转录间隔区(ITS)部分序列的保守引物AF和AR,建立PCR检测方法,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采用该方法对112份流浪猫粪便进行临床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PCR方法能特异性扩增猫钩虫相应的基因片段,其长度为404bp,与猫弓首蛔虫、犬复孔绦虫、狐毛尾线虫的虫卵的基因组DNA以及蓝氏贾第虫包囊、猫等孢球虫卵囊基因组DNA无交叉反应;最低能检测到1.07fg的钩虫基因组DNA。通过临床样品检测,该方法比碘液染色镜检的检出率提高了9%,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为100%。结果表明,该PCR方法具有敏感、特异的特点,适用于钩虫的临床检测和钩虫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胡伟刘远佳郑国超谭立娉罗琴李国清
关键词:钩虫PCR
华南虎狮弓蛔虫三种线粒体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为研究华南虎狮弓蛔虫(Toxascaris leonina)线粒体基因的分子特性,对来源于4只华南虎的狮弓蛔虫的pcox1、pnad1和pnad4三种线粒体基因进行了扩增、克隆和测序,采用DNAStar和MEGA5.05软件对所获序列,以及Gen Bank中公布的狮弓蛔虫等相关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4只华南虎的狮弓蛔虫扩增的pcox1、pnad1、pnad4基因序列长度分别为393、366、399 bp,3段基因序列种内变异明显低于种间变异。系统进化树中,狮弓蛔虫可分为猫科和犬科动物两大分支,其中4只华南虎的狮弓蛔虫与已报道的孟加拉虎、东北虎、华南虎、非洲狮、猞猁的狮弓蛔虫聚为一支;另外狼和犬的狮弓蛔虫聚为一支;以pnad1、pnad4建立的系统发育树中,虎源狮弓蛔虫又单独聚为一支,表明狮弓蛔虫在不同虎类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该研究为狮弓蛔虫的分子鉴定和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宋美冉李康信石先利胡伟谭立娉罗琴林丽琴路鹏云陈武李国清
关键词:狮弓蛔虫华南虎线粒体基因遗传进化
广东犬猫蓝氏贾第虫的多位点基因分型
为研究犬猫蓝氏贾第虫基因分型及对比各基因位点的分型差异.采用多位点基因分型方法(MLST),通过普通PCR及套式PCR对采自广东犬和猫蓝氏贾第虫分离株的小亚基核糖体RNA(1 6S rRNA)、β贾第素(bg)和磷酸丙糖...
郑国超Muhamd Alsarakibi胡伟谭立娉罗琴李国清
关键词:蓝氏贾第虫
猫源贾第虫EF1α和GDH基因的扩增与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为研究猫源蓝氏贾第虫EF1α和GDH基因的分子特性,本研究采用两组引物EF1-F、EF1-R和GDHeF、GDHiF、GDHiR通过普通PCR及套式PCR方法对两基因片段进行特异性扩增,用MegAlign软件对扩增片段进行同源性比对及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获得了200 bp及432 bp的EF1α和GDH序列,其基因登录号分别为KC510661和KC510662,EF1α基因位点分析表明该蓝氏贾第虫分离株为基因型F,GDH基因位点分析表明其可能是一个新亚型(FIII)。该研究首次对猫源蓝氏贾第虫EF1α和GHD基因双位点进行分子特性研究,为贾第虫分子分类学及分子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郑国超刘远佳李雅文胡伟路鹏云林丽琴谭立娉罗琴李国清
关键词:贾第虫
猫源蓝氏贾第虫HRM快速基因分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2015年
为建立一种蓝氏贾第虫的快速基因分型方法,选取β-贾第素(β-giardin)基因作为遗传标志,采用HRM技术对华南地区常见的猫源蓝氏贾第虫A型、F型进行基因分型。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序列KJ027416.1(A型)和JX 275388(F型)设计了qPCR-HRM引物BGF和BGR,通过对反应温度和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建立了HRM基因分型方法,并对其稳定性、敏感性和准确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HRM分型方法可对蓝氏贾第虫A型、F型以及混合感染情况进行检测;批内和批间重复性均良好;当样品质量浓度低至4.27×10-4 ng/μL时,HRM检测方法依然可以分辨出基因型;其准确性与测序结果完全一致。结果表明,建立的HRM基因分型方法具有快速、稳定、敏感和准确的特点,适用于猫源蓝氏贾第虫的临床检测和贾第虫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谭立娉郑国超李雅文胡伟罗琴林丽琴路鹏云余新刚武省宋美冉王祯江飚李国清
关键词:蓝氏贾第虫HRM基因分型
犬猫贾第虫IGS序列特异性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
2013年
应用PCR技术对广州市某宠物寄养所采集的一株D型犬源贾第虫和一株F型猫源贾第虫的核糖体IGS序列进行了扩增、克隆、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已上传的贾第虫相应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基于贾第虫IGS序列建立了具有良好特异性和敏感性的PCR检测方法,并对84份临床粪样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D型犬源贾第虫和F型猫源贾第虫的IGS序列长分别为1355 bp和1388 bp,贾第虫IGS序列存在多态性现象,种间差异明显,可以作为区分不同基因型的分子标记;建立的PCR方法能特异性扩增犬源贾第虫核糖体IGS序列,而犬蛔虫等对照虫体DNA均不能扩增,该方法对贾第虫DNA的最小检测量为82 fg,对84份临床粪样的检出率为3.57%,比传统镜检法高出2.38%,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雅文刘远佳郑国超谭立娉胡伟罗琴林丽琴路鹏云李国清
关键词:蓝氏贾第虫PCR检测
猫源蓝氏贾第虫HRM快速基因分型方法的建立
引言蓝氏贾第虫(Giardia lamblia)是一种寄生于小肠的机会致病性原虫,宿主范围较广,可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引起以腹泻为主的临床症状.该虫目前可分为8个主要的集聚体或基因型,即A-H.其中,A、B型为...
谭立娉郑国超李雅文胡伟罗琴李国清
广州市犬猫锡兰钩虫人畜共患风险评估
估广州市犬猫锡兰钩虫的人畜共患风险.设计引物对CAF/CAR,对犬源、猫源锡兰钩虫ITS全序列进行扩增并测序,将测序结果与NCBI上下载的14株人源锡兰钩虫参考序列进行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发现,3株犬源锡兰钩虫与人...
刘远佳李国清郑国超Muhamd Alsarakibi张新珩胡伟林丽琴谭立聘罗琴路鹏云
关键词:序列同源性风险评估
动物园野生动物消化道寄生虫感染调查被引量:16
2015年
为了解广州市某野生动物园草食类及灵长类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采用粪便检查法共检查36种动物500份粪样,总阳性率为50.6%。其中毛圆线虫、毛尾线虫、蛔虫、类圆线虫、钩虫、绦虫、片形吸虫、球虫的感染率分别为37.4%、5.0%、5.4%、2.0%、0.2%、2.4%、0.4%、7.8%。草食类和灵长类动物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61.3%和28.4%,其中长颈鹿的毛圆线虫、猴科动物的毛尾线虫感染较为普遍,年平均感染率分别为64.5%和31.2%,具有明显季节性。采用粪便培养法将毛圆线虫卵培养至第三期幼虫,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显示,来自长颈鹿、角马、弯角剑羚的毛圆线虫样品多为混合感染,其中捻转血矛线虫为优势虫种。
罗琴谭立娉胡伟郑国超林丽琴路鹏云李国清
关键词: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捻转血矛线虫野生动物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