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体乔

作品数:182 被引量:59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6篇期刊文章
  • 34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8篇理学
  • 71篇机械工程
  • 2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0篇医药卫生
  • 1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篇电子电信
  • 8篇核科学技术
  • 5篇生物学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电气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2篇X射线
  • 39篇成像
  • 36篇射线
  • 26篇光学
  • 16篇X射线光学
  • 12篇全息
  • 12篇光源
  • 11篇分辨率
  • 9篇图像
  • 9篇全息术
  • 9篇相衬成像
  • 8篇相干
  • 8篇相位
  • 7篇上海光源
  • 7篇探测器
  • 7篇相干性
  • 7篇红外
  • 6篇电子全息
  • 6篇荧光
  • 5篇相位恢复

机构

  • 149篇中国科学院上...
  • 32篇中国科学院
  • 23篇中国科学院上...
  • 2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9篇中国科学院研...
  • 11篇中国科学院上...
  • 5篇上海中医药大...
  • 5篇同济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国际竹藤中心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山西大同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北大学
  • 2篇联邦科学与工...
  • 1篇广东省林业科...

作者

  • 181篇肖体乔
  • 72篇杜国浩
  • 51篇邓彪
  • 50篇谢红兰
  • 39篇佟亚军
  • 36篇陈敏
  • 28篇王玉丹
  • 26篇徐洪杰
  • 26篇薛艳玲
  • 25篇任玉琦
  • 24篇陈荣昌
  • 22篇陈建文
  • 21篇朱佩平
  • 15篇徐至展
  • 13篇张增艳
  • 13篇彭冠云
  • 12篇吉特
  • 12篇周光照
  • 11篇刘丽想
  • 10篇寇雷刚

传媒

  • 35篇光学学报
  • 25篇物理学报
  • 25篇核技术
  • 8篇光谱学与光谱...
  • 5篇中国医学计算...
  • 3篇中国激光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生命科学
  • 2篇物理
  • 2篇光子学报
  • 2篇强激光与粒子...
  • 2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药学学报
  • 1篇金属学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高能物理与核...
  • 1篇中国科学(A...
  • 1篇复旦学报(自...
  • 1篇红外与毫米波...

年份

  • 4篇2023
  • 7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8篇2018
  • 11篇2017
  • 8篇2016
  • 14篇2015
  • 10篇2014
  • 8篇2013
  • 14篇2012
  • 8篇2011
  • 10篇2010
  • 8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1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同步辐射的快速三维荧光CT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同步辐射的快速三维荧光CT系统,包括承载样品的样品台、光谱采集装置以及数据处理器,光谱采集装置包括一用于调制入射同步辐射单色光的光斑尺寸的狭缝组合装置,调制后的单色光照射到样品上以使样品受激发射X射线荧...
孙鹏飞邓彪肖体乔谢红兰杜国浩佟亚军
文献传递
铜唑防腐剂处理竹材的同步辐射无损检测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X射线具有高亮度、光谱连续、宽频谱范围、高空间分辨率、高衬度分辨率等独特优越性,可实现光谱精准计算及能量可调,对低Z材料内部结构边缘增强图像方面也具有很强的优势。利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X射线双能减影和相衬成像技术,实现铜唑防腐剂处理竹材的同步辐射无损检测研究,并获得了Cu的分布图和处理材的内部结构,该技术为防腐处理竹材解剖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无损检测手段。
彭冠云刘杏娥杨淑敏覃道春谢红兰邓彪杜国浩佟亚军肖体乔
关键词:竹材双能减影相衬成像
20 Hz高时空分辨X射线单色光动态显微CT研究
2023年
与白光X射线动态显微CT(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相比,单色光X射线动态显微CT具有较低的辐射损伤和较高的密度分辨率,但是更难以平衡其空间和时间分辨率。目前,单色光X射线动态显微CT的最高时间分辨率可达到13.3 Hz,探测器有效像素尺寸为5μm。为了构建具有更高时空分辨率的单色光X射线动态显微CT系统,基于上海光源快速X光成像线站(BL16U2)的高通量密度单色光,将高速转台与三镜头大数值孔径快速X射线成像探测器相结合,构建了实验系统。以速发型聚氨酯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验证实验,在15 keV单色光下动态显微CT的时间分辨率达到了20 Hz,探测器有效像素尺寸为2.2μm。对气泡运动进行相关定量分析,证明该系统具有高时空分辨率和高对比度分辨率,可以对复杂运动系统进行四维时空定量分析,为BL16U2线站用户进行高时空分辨率的复杂原位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实验平台。
仇正杰李可谢红兰杜国浩杜国浩肖体乔
上海光源建设历程及其发展现状
2023年
鉴于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的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1995年初,杨福家院士、谢希德院士联名向上海市政协递交《关于在上海建造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的提案。2004年1月7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批准通过了上海光源工程项目建议书,上海光源正式进入建设程序。300多人的光源团队,在300多个单位的协助下,经过大规模技术攻关与系统集成,于2009年4月按期、高质量地完成了装置建设。2009年5月6日,上海光源首批线站正式对用户开放,并于2010年1月19日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国家验收委员会认为,工程承建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按计划、按指标、高质量地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上海光源以世界同类装置最少的投资和最快的建设速度,实现了优异的性能,成为国际上性能指标领先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是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的一个成功范例,也是中科院与上海市院市合作的成功典范。截止2022年12月30日,已有国内外3795个课题组、77234人次利用上海光源开展了科学研究,在基础研究和产业研发中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上海光源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国家大科学平台。到2023年底,上海光源将有35条实验线站投入运行,支撑多学科跨越发展和创新突破,为提升我国科技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徐洪杰肖体乔
关键词:上海光源
光学元件表面粗糙度对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空间相干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00年
以单丝的同轴全息干涉花样为判别标准 ,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 ,研究了 Be窗的表面粗糙度对硬 X射线相干特性的影响。提出了 X射线在粗糙表面反射的一个简单模型 ,以此为基础模拟研究了反射镜表面粗糙度对硬 X射线及软 X射线空间相干特性的影响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
王云肖体乔徐洪杰陈敏陈建文徐至展
关键词:同步辐射光源光学元件表面粗糙度空间相干性
可见光再现X射线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图的可行性研究
1994年
本文探讨了可见光再现X射线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图的可行性问题.结论是,可见光再现X射线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图、可以做到不但没有球差,而且在一定条件下慧差也可完全消除.其余像差也可校正到最小,以致忽略不计.
朱佩平徐至展陈建文肖体乔寇雷刚王之江
关键词:X射线全息术全息图放大率象差
相干X射线衍射成像三维重建的数字模拟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利用相干x射线衍射成像"过采样"采集样品的远场相干衍射图样,结合相位重建迭代算法重建物空间样品信息.三维重建过程中,边界约束条件是相位重建算法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本文采用数字模拟的方法,利用灰度值图像作为物空间的样品,研究并实现了边界条件的自动寻找,重建结果显示比以往采用较"松"的边界约束更为精确.利用噪声模拟方法,研究了衍射图样中不同噪声类型的滤除对重建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传统的去噪方法在高噪声情况下不能直接应用于相干x射线衍射成像,并找到了适用于相干x射线衍射成像噪声滤除的有效方法.研究表明,此方法能非常有效地降低噪声对重建结果的影响.利用模拟三维纳米金颗粒作为样品,完成了对纳米金颗粒中电子密度分布的三维重建,在有随机噪声的影响下,也得到了很好的重建结果,并找到了成功实现三维重建的噪声限为信噪比不低于27.
周光照王玉丹任玉琦陈灿叶琳琳肖体乔
关键词:过采样显微成像
Terahertz波时域谱相位信息成像研究
本文对Terahertz波时域谱相位信息成像进行了专门的研究。首先对透射式Terahertz波相位信息成像和振幅信息成像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当样品对Terahertz波的吸收比较小时,利用Terahertz波的相位...
席再军肖体乔徐洪杰
文献传递
相移吸收二元性算法用于X射线混合衬度定量显微CT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本文采用相移吸收二元性(PAD)相位恢复算法来实现混合衬度样品内部不同密度组分的定量成像,采用数字模拟和实验研究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模拟结果表明,对于三种不同材料其重构误差均小于1%,且误差值随材料折射率的增大而减小.利用上海光源X射线成像线站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用单距PAD相位恢复算法可获取样品的定量信息.与模拟结果相比,实验中的重构精度相对较低,环状伪影可能是影响精度的主要原因.模拟和实验研究过程中,均只采用了一组单距投影数据.可以认为,相移吸收二元性算法可用于混合衬度样品的定量信息分析研究.由于剂量相对较低,应可适合于软组织和骨骼同时存在时生物医学样品的定量相衬CT研究.
刘慧强任玉琦周光照和友薛艳玲肖体乔
关键词:相位恢复
Laue弯晶聚焦特性的光线追迹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由于可有效降低高热负载的影响,Laue弯晶是插入件辐射高通量密度硬X射线(30 keV以上)聚焦、准直和单色化的最有效的光学元件.研究其聚焦光学特性,对发展高性能、高稳定的Laue弯晶单色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自行发展的光线追迹软件较为系统地研究了Laue弯晶的聚焦特性,分析了入射光性质及弯晶参数对聚焦光斑、焦距、发散度等主要光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衍射能量越高,聚焦光斑越小,并趋于稳定值;弯曲半径越小,聚焦光斑越小,并在其达到一阈值时得到聚焦光斑的极小值,之后随着弯曲半径的变小,由于像差等因素的影响,聚焦光斑反而变大;晶体越厚,聚焦光斑越大,呈线性正比关系.对于衍射光发散度,其随着衍射能量的增大而变小,并趋于稳定值;其与晶体曲率呈线性正比关系.同时通过研究得到弯晶各参数的合理选择范围.
陈灿佟亚军谢红兰肖体乔
关键词:X射线光学光线追迹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