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锋
- 作品数:16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水市中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腰椎结核后路手术致下腔静脉隐匿性破裂1例报道
- 2024年
- 在骨关节结核中,发病率最高的首推脊柱结核(STB),于1779年被英国学者Pott首次报道,故称为Pott病,几乎占所有骨关节结核的一半[1]。随着疾病进一步发展,各种因素导致椎体病变而致后凸畸形或截瘫,将成为脊柱结核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身体伤害有很大影响。为了避免其并发症的发生,目前积极的外科手术干预仍是治疗脊柱结核的主要方式。而脊柱结核的治疗目标是彻底消除脊柱内的结核病灶[2],但要想彻底清除该病菌则显得十分困难。
- 胡建锋王永强杨博马国栋宁亚鹏王文豪
- 关键词:腰椎结核后路手术下腔静脉
- 闭合复位组合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10例
- 2007年
- 目的:观察采用闭合复位组合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0例股骨颈骨折患儿,均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加克氏针混合固定的手术方法,术后穿“丁”字鞋固定。结果:10例骨折愈合良好,但有1例发生股骨头坏死。结论:闭合复位组合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操作方法简单、效果好、损伤小、并发症少。
- 胡建锋李盛华裴生太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儿童闭合复位
- 金天格胶囊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 2023年
- 目的:观察金天格胶囊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金天格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金天格胶囊联合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以及治疗前后骨钙素、骨密度、PTH(甲状旁腺激素)、ALP(碱性磷酸酶)水平、疼痛VAS评分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步履艰难、腰膝酸软、持重困难、肢痿弱等症状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均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以上症状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骨钙素、骨密度、PTH、ALP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以上症状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以上症状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职能、心理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命活力、情感职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相应维度评分(P<0.05)。结论:给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金天格胶囊联合针刺治疗,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 胡建锋王彩霞
-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金天格胶囊针刺
- 肘管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7年
- 从肘管的解剖、肘管解剖与肘管综合征的关系、肘管综合征的临床分型、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等几个方面对肘管综合征进行综述。
- 胡建锋李盛华钱斐李兰
-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病因
-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原因分析及治疗策略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查阅近年相关文献,总结骨折术后感染原因,归纳具体治疗措施。方法:分析近年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相关文献,总结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原因及对策。结果: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各方面原因分析为骨折术后感染的控制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结论:对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干预的关键是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通过合理使用敏感抗生素,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规范侵入性操作,提高机体抵抗力,可减少骨折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预后。
- 胡建锋王彩霞谢培钧王春晓
-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外科治疗
- 伤科活血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及对患者关节功能与疼痛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伤科活血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患者关节功能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双醋瑞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伤科活血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疗效、关节疼痛程度、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C反应蛋白含量.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高于对照组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肝肾功能损害、静脉血栓、乏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NF-α、CRP含量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科活血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也可缓解患者疼痛状况.
- 胡建锋王彩霞
-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关节疼痛
- 山羊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织的病理学及钙、磷实验研究
- 2014年
- 目的:建立山羊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SANFH)的动物模型。探讨其发病病因及机制。方法:12只山羊随机分为3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采用内毒素LPS加激素MP联合造模;C组为内毒素LPS加激素MP联合造模后,从第5周开始,追加激素DXM;各组分别于第0、2、4、6、8、10、12周行钙、磷及钙磷乘积指标测定,12周处死动物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与正常组相比,B、C组钙、磷及钙磷乘积明显较A组低(P<0.01),C组较B组钙、磷及钙磷乘积更低,两组相比有差异性(P<0.05)。病理学观察显示:与A组相比,B、C组山羊出现较为典型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表现。但B、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采用内毒素加激素MP、5周后加地塞米松DXM能够诱导出接近临床典型的SANFH动物模型;②钙磷异常可能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 胡建锋李盛华王彩霞杨永庆谢培均
-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病理学
- 基于“脾肠理论”探讨Ca^(+)吸收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中的研究
- 2024年
- 现代医学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发病机制复杂,而传统医学则认为POP以肾虚为本,然而脾作为“后天之本”在POP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同时现代医学研究发现,Ca^(+)作为骨骼的主要成分之一,主要在肠道黏膜上皮进行吸收,人体骨骼中Ca^(+)含量的多少与POP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本文基于“脾肠”理论,探讨Ca^(+)吸收在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认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胡建锋杨博王永强马国栋宁亚鹏王文豪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
- 白介素-1β调控膝骨性关节炎作用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缓慢性、渐进性的过程,其中关节软骨的破坏、滑膜炎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作为一种促炎细胞因子,主要由巨噬细胞、T/B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分泌产生,其参与各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如强直性脊柱炎(AS)、类风湿性关节炎(RA)。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总结IL-1β在KOA中的相关作用机制,发现IL-1β在KOA中调控软骨细胞、滑膜炎相关信号通路、蛋白及基因表达来减弱软骨细胞的分化、加快软骨细胞的坏死及促进滑膜炎症反应而加快KOA的进展,为进一步认识KOA的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深层次的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 王永强胡建锋马国栋
-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白介素-1Β软骨细胞滑膜细胞
- 山羊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液流变学及血生化学实验研究
- 目的:建立山羊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SANFH)的动物模型。探讨其发病病因及机制。 方法:12只山羊随机分为三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采用内毒素LPs加激素MP联合造模:C组为内毒素LPS加激素MP联合造模后,从第5周开...
- 胡建锋
-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SANFH山羊血液流变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