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爱军

作品数:19 被引量:127H指数:7
供职机构: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青海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5篇天文地球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气候
  • 2篇蒸发
  • 2篇蒸发量
  • 2篇蒸发皿
  • 2篇蒸发皿蒸发量
  • 2篇景观
  • 2篇景观生态
  • 2篇景观生态学
  • 2篇降水
  • 1篇地形
  • 1篇订正
  • 1篇遥感
  • 1篇遥感监测
  • 1篇蒸散
  • 1篇日较差
  • 1篇沙尘
  • 1篇声级
  • 1篇声屏障
  • 1篇声影区
  • 1篇生态

机构

  • 19篇青海省气象科...
  • 5篇青海省防灾减...
  • 2篇兰州大学
  • 1篇青海省气象台
  • 1篇中国气象局成...
  • 1篇西藏自治区气...
  • 1篇中国大气本底...
  • 1篇青海省气象局

作者

  • 19篇胡爱军
  • 6篇祁栋林
  • 6篇魏鸿业
  • 6篇马明亮
  • 5篇陈国茜
  • 5篇周秉荣
  • 4篇李晓东
  • 4篇肖宏斌
  • 3篇刘宝康
  • 3篇苏文将
  • 3篇王力
  • 2篇张加昆
  • 2篇颜亮东
  • 2篇李凤霞
  • 2篇周万福
  • 2篇郭广
  • 1篇何永清
  • 1篇赵玉成
  • 1篇孔维强
  • 1篇肖建设

传媒

  • 5篇青海环境
  • 3篇青海气象
  • 2篇草业科学
  • 2篇干旱气象
  • 1篇资源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青海草业
  • 1篇2013年高...
  • 1篇2012年青...

年份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50a三江源地区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选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1964-2013年14个气象台站观测的基本气象数据,利用线性倾向性估计和Mann-Kendall检验方法等分析了三江源地区蒸发皿蒸发量的时空变化和变化趋势,并以完全相关分析方法进行蒸发量上升成因分析。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年蒸发量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其线性变化速率为30.1mm/10a,夏秋冬季蒸发量均呈显著上升变化,春季变化趋势不明显,夏季和秋季蒸发量上升对年蒸发量上升贡献最大;逐月蒸发量变化趋势均增加,但幅度各异;冬季蒸发量在2011年发生了突变,其余各季和年均未发生突变.蒸发量月际变化规律明显,表现为双峰型分布,双峰出现在5月和7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季节变化也十分明显,夏季蒸发量最大,其次为春季和秋季,冬季蒸发量最少,表明春夏两季蒸发量的多少对三江源地区水循环起重要作用。年和四季蒸发量呈现出西北部少,东南部及东北部多的分布特点,气候变化速率分布自西向东逐渐增大。蒸发量年际变化不剧烈,年蒸发量变异系数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大,四季蒸发量变异系数空间分布明显不同。年蒸发量与平均气温总体上呈正相关,与气温日较差、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平均气温上升、气温日较差和相对湿度下降是三江源地区蒸发量上升的主要因素。
祁栋林李晓东肖宏斌周万福苏文将胡爱军李璠
关键词:蒸发皿蒸发量平均气温相对湿度气温日较差
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在荒漠化研究中应用的理论分析被引量:6
2004年
荒漠化发生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指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生态系统结构遭受破坏、功能过程受阻和演变发生异化的过程,其防治的根本措施是恢复和重建健康的生态系统。所以,景观生态学理念在荒漠化的研究和防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荒漠化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变化、荒漠化与生物多样性、荒漠化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以及荒漠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论述了景观生态学理念在荒漠化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并重点分析了景观生态学关于景观格局变化的评价指标与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王力郭广胡爱军马明亮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生态学原理荒漠化
基于CALMET对复杂地形下风场的模拟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文章介绍了CALMET模拟风场的基本原理,对资料的选用及参数的设置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在复杂地形及下垫面条件风场的模拟进行了应用研究。模拟结果对了解区域风场特点,合理规划布局,掌握污染扩散特点,科学利用风能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马明亮张加昆魏鸿业胡爱军孔维强
关键词:地形下垫面
1964~2013年青海省不同生态功能区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1
2016年
选用1964~2013年青海省43个气象站常规观测资料,分析4个生态功能区蒸发皿蒸发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完全相关法进行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的成因分析。结果表明:近50 a来,青海省4个生态功能区蒸发皿蒸发量的年和季节变化特征明显,柴达木盆地和三江源区年蒸发量整体分别呈显著下降和上升趋势,而环青海湖区和东部农业区变化趋势不明显;4个生态功能区年蒸发量均呈先降后升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但转换时间不尽一致。青海省春、夏、秋季和年蒸发量均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冬季从南向北逐渐减小。柴达木盆地和东部农业区年蒸发量突变时间分别是1998年和2002年;环青海湖区和三江源区突变不明显。影响青海省4个不同生态功能区年蒸发量的主要气象因子不同:柴达木盆地为风速、日照时数、平均气温和气温日较差,环青海湖区为平均气温、风速和气温日较差,东部农业区为风速和相对湿度,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气温日较差是三江源区蒸发量上升的主要因素。
祁栋林肖宏斌李晓东周万福苏文将胡爱军
关键词:蒸发皿蒸发量气候突变
可可西里腹地卓乃湖溃堤成因分析
本文利用卓乃湖、库赛湖、海丁诺尔湖和盐湖系列湖泊周边的地形图和我国自主发射的环境减灾卫星(HJ1A/B)CCD影像数据,结合五道梁气象站和楚玛尔河自动站气温、降水资料,应用RS、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对2011年9月...
刘宝康周秉荣陈国茜校瑞香胡爱军
青海省农牧业气候资源综合区划及评价被引量:11
2013年
青海高原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农牧业气候资源类型也非常丰富。全球变化背景下,青海省呈现降水增多,气温升高、有效积温增加趋势,农牧业气候资源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采用青海省1961年-2008年全省54个气象台站观测资料,建立了青海省≥0℃年积温、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空间推算模式,得到青海省500m×500m网格化气候资源要素空间分布结果;结合青海省第二次气候资源区划指标,建立了≥0℃年积温、年降水、7月平均气温三级气候区划指标体系:以≥0℃年积温500℃、1500℃、2000℃、3000℃作为寒冷、寒温、冷温、凉温、暖温一级气候区的阈值;年降水50mm、200mm、400mm、600mm为极干、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湿润二级气候区的阈值;7月平均气温6.0℃、11.5℃、13.5℃、18.0℃为种植青饲料、青稞或小油菜、春小麦、冬小麦三级气候区的阈值。按照上述指标,将青海省划分为39类气候区。对其中12类气候区的降水、气温及气象灾害等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各区适宜种植作物以及农牧业生产、发展建议。
周秉荣胡爱军陈国茜张海静何永清张成祥
关键词:区划
降水对西宁市城市空气污染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文章依据西宁市2001~2009年主要污染因子PM10、SO2、NO2浓度日数据,从月(或季年)平均值、有降水(微量、微量以上)平均值、无降水平均值出发,研究西宁市PM10、SO2、NO2在有降水、无降水等不同情况下月、季节和年度变化特征,同时分析降水对PM10、SO2、NO2浓度变化的影响和关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宁市城市PM10、SO2、NO2无降水日浓度均值最大,月均值其次,有降水日浓度值最小。三者浓度值在夏秋季最低。SO2的浓度均值2006年出现最小值,最大值出现在2003年;NO2浓度均值2006~2009年间呈上升趋势;PM10浓度均值2002年最低,2007年达到最高。
魏鸿业祁栋林马明亮胡爱军
关键词:降水空气污染指数(API)
三江源区潜在蒸散时空分异特征及气候归因被引量:24
2014年
地面潜在蒸散变化对水分循环与能量平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利用青藏高原三江源区18个气象台站的月、年气象资料,基于FAO Penman-Monteith公式和通过修订的辐射计算模型,估算了该地区的潜在蒸散量,分析了1961—2012年三江源潜在蒸散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探讨了影响该区域潜在蒸散时空分异的主导因子,主要结论如下:三江源地区多年平均潜在蒸散的范围在732.0~961.1 mm之间,平均为836.9 mm。分布格局为东北、西南高,中部低。夏秋季与全年的潜在蒸散分布格局相似;1961—2012年,三江源地区年平均潜在蒸散整体上以0.69 mm/a的速率增加,年潜在蒸散的增加主要体现在夏季,以0.17 mm/a的速率上升,其余季节变化不明显;相对湿度、最高气温和年总辐射的差异导致了年潜在蒸散的空间分布差异,三者贡献率分别为59.8%、22.2%、14.4%;最高气温的上升、总辐射的增加和相对湿度的降低是三江源地区年潜在蒸散呈增加趋势的主要原因,三者贡献率分别为56.9%、35.6%、2.7%,影响年潜在蒸散的因子组合和贡献率在不同区域有一定差异。年潜在蒸散影响因子中风速影响较小,是三江源地区潜在蒸散变化有别于国内其他地区的特征之一。
周秉荣李凤霞肖宏斌胡爱军颜亮东
关键词:潜在蒸散
鞍山大麦科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本文利用不同的景观格局指数对鞍山大麦科自然保护区12种景观类型的斑块数特征、面积特征、周长特征和形状特征进行了景观格局分析,比较了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异质性指数特征。结果表明,各类斑块形状复杂程度较为接近,水域和灌丛斑块形状较湿草甸、阔叶林和针叶林斑块形状简单;菜地和未利用土地破碎化程度较阔叶林和居民点破碎化程度高;自然景观多样性最高,总体上随着人类干扰的加重,景观多样性降低,破碎度升高;半自然景观均匀度最高,其次为自然景观人工景观最低;
郭广王力马明亮胡爱军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景观指数景观生态学
大气校正与温差订正对表观热惯量法监测干旱的影响分析
春播期干旱对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春小麦生产的影响较为突出,为了提高热惯量法监测干旱的精度,本文研究了大气校正、温差订正对表观热惯量法监测干旱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温差订正的影响比大气校正的影响大;②进行了大气校正和温差订正后,...
陈国茜周秉荣颜亮东肖建设胡爱军
关键词:农业气象干旱监测大气校正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