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苌凤水

作品数:188 被引量:800H指数:1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9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0篇医药卫生
  • 13篇政治法律
  • 8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9篇疾病预防
  • 58篇疾病预防控制
  • 20篇绩效
  • 17篇支付
  • 17篇支付方式
  • 17篇绩效考核
  • 17篇疾病预防控制...
  • 16篇预防控制机构
  • 16篇控制机构
  • 16篇疾病预防控制...
  • 15篇疾控
  • 14篇总额预算
  • 14篇付费
  • 13篇脊髓
  • 13篇脊髓损伤
  • 12篇医改
  • 12篇影响因素
  • 11篇省级疾病预防...
  • 10篇公共卫生
  • 9篇公立

机构

  • 188篇复旦大学
  • 45篇江苏省疾病预...
  • 39篇卫生部疾病预...
  • 38篇山东省疾病预...
  • 33篇浙江省疾病预...
  • 33篇江西省卫生厅
  • 32篇湖北省疾病预...
  • 32篇陕西省疾病预...
  • 30篇全国基层卫生...
  • 20篇同济大学
  • 16篇潍坊医学院
  • 14篇上海市养志康...
  • 10篇山东省潍坊市...
  • 9篇蚌埠医学院
  • 8篇中国疾病预防...
  • 8篇浙江省皮肤病...
  • 7篇卫生部
  • 6篇河北省疾病预...
  • 6篇湖北省卫生厅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88篇苌凤水
  • 144篇郝模
  • 117篇孙梅
  • 115篇吕军
  • 98篇王颖
  • 85篇励晓红
  • 71篇罗力
  • 48篇李程跃
  • 42篇于竞进
  • 41篇施培武
  • 40篇汪华
  • 39篇屈卫东
  • 38篇张瑜
  • 38篇于明珠
  • 38篇雷杰
  • 36篇梁鸿
  • 36篇周志俊
  • 36篇陈文
  • 35篇陈英耀
  • 34篇傅华

传媒

  • 71篇中国卫生资源
  • 24篇中国医院管理
  • 21篇中国公共卫生...
  • 9篇医学与社会
  • 5篇卫生软科学
  • 4篇中国卫生经济
  • 4篇中国卫生质量...
  • 4篇中国康复医学...
  • 3篇中国康复理论...
  • 3篇中国初级卫生...
  • 3篇中国卫生政策...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中国慢性病预...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上海护理
  • 2篇浙江医学教育
  • 2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卫生研究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7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10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9篇2015
  • 9篇2014
  • 5篇2013
  • 20篇2012
  • 27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27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1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缓解居民“因病致贫”:“总额预付+按服务单元付费”组合支付方式预期效果之一被引量:7
2011年
为了科学论证"总额预算+按服务单元付费"组合支付方式对于消除百姓高额医疗费用风险,缓解因病致贫的效果,运用因病致贫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计算方法,利用居民大规模家庭入户调查数据进行论证。结果显示按项目付费方式下因病致贫的发生率为2.05%,严重程度为15.70%,而组合支付方式可使其分别下降54.43%和89.68%,且效果远大于现行医疗保障的作用(21.52%和31.47%)。提示通过良好的费用共担机制,支付方式改变可大大减轻百姓医疗经济负担,缓解因病致贫,最终实现医改的"让百姓得到实惠"的目标。
孙梅吕军王颖苌凤水励晓红罗力梁鸿郝模
关键词:总额预算因病致贫
降低居民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总额预算+按服务单元付费”组合支付方式预期效果之一被引量:7
2011年
为了科学论证"总额预算+按服务单元付费"组合支付方式对于消除百姓高额医疗费用风险,减轻居民医疗费用负担的效果,研究运用居民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利用大规模居民家庭入户调查数据,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按项目付费下居民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40%阈值计算)的发生率为5.55%,组合支付方式可使其降低17.88%,且效果远大于现行医疗保障的作用(5.29%)。提示组合支付方式可通过良好的费用共担机制,降低居民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
孙梅励晓红王颖苌凤水吕军刘新明周志俊郝模
关键词:总额预算
基于团队建设的教学秩序管理机制改革与实践--基层教学组织视角被引量:1
2017年
教学秩序是高校教学工作的基础。学校教学秩序管理制度的落地,归根结底在于基层教学组织的实践。研究型高校教师科研任务繁重,很有必要探索一套适宜于基层教学组织的可操作的工作机制。课题组基于基层教学组织视角,借鉴PDCA循环基本理论,分析基层组织教学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其原因,采取教学团队建设等措施,积极实施,8年实践取得显著效果。
励晓红吕军李程跃孙梅苌凤水王颖郝模
关键词:团队PDCA循环教学秩序基层教学组织
彻底扭转医疗机构扭曲的补偿机制:“总额预算+按服务单元付费”组合支付方式预期效果之二被引量:11
2011年
为论证"总额预算+按服务单元付费"组合支付方式对扭转医疗机构补偿机制的效果,基于支付方式的设计原理推导,利用全国卫生财务年报资料进行定量模拟测算,同时结合医疗卫生服务管理者、组织者、提供者的意向调查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组合支付方式下,总收入空间固定,为追求收益最大化,医疗机构必然通过"少开点药、少开贵药"、"少做点检查、少做高精尖检查"等方式增加收益;按照医疗机构追求购买价廉质优药、同类药中低价药替代高价药、尽可能以常规项目替代高精尖项目估算,以2008年为例,医疗机构至少净收益(未计人力成本)4 235.0~4 547.4亿元,约占业务总收入的51.8%~55.6%。由此医务人员人均可增加年收入约5.1~5.6万元,从而实现收入"由灰转白",在经济地位得以提升的前提下,执业环境得到改善。最终,医疗机构逐渐步入"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内涵式发展的良性循环。
吕军王颖孙梅励晓红苌凤水高解春汤善健郝模
关键词:总额预算
追求价廉质优药必然成为医疗机构的普遍购药行为:“总额预算+按服务单元付费”组合支付方式预期效果之二被引量:1
2011年
运用数据模拟等方法,利用全国卫生财务年报资料进行定量测算,结果显示:"总额预算+按服务单元付费"组合支付方式下,在总收入和现有用药行为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实现以成本价购药,2008年全国医疗机构净收益(未计人力成本)可增加约1 637.4~2170.5亿元,相当于业务总收入的20.0%~26.5%;即使以出厂价购药,全国医疗机构净收益至少也可增加约1142.4~1 523.2亿元,相当于业务总收入的14.0%~18.6%。表明:组合支付方式下,通过追求价廉质优药能够明显增加医疗机构净收益,起到理顺补偿机制的作用。
吕军苌凤水王颖励晓红孙梅林尚立傅华郝模
关键词:总额预算
同类药中首选低价药成为医疗机构共同的用药行为:“总额预算+按服务单元付费”组合支付方式预期效果之二
2011年
运用数据模拟测算的方法,利用长江流域医院用药分析系统和全国卫生财务年报资料,分别定量分析"总额预算+按服务单元付费"组合支付方式下,3种药品替代途径及上述3者替代合计对医疗机构补偿的作用。以2008年为例,总收入不变下,在以成本价购药获得净收益增加的基础上:(1)以不同规格的同种药品替代后,全国医疗机构净收益(未计人力成本)至少可增加约1 897.9~2367.0亿元,占业务总收入的23.2-28.9%;(2)以疗效相近的同类药品替代后,净收益至少可增加约2 589.2~2 888.5亿元,占31.7%~35.3%;(3)同一大类不同亚类药品替代后,净收益至少可增加约2714.0~2982.6亿元,占33.2%~36.5%;(4)按上述3种途径组合替代后,净收益至少可增加约2536.1~2 848.5亿元,占31.0%~34.8%。以上表明:组合支付方式下,医疗机构同类药中优先使用低价药能够增加净收益。
黄堃王颖苌凤水励晓红吕军孙梅朱道立陈英耀郝模
关键词:总额预算用药行为
上海脊髓损伤者“中途之家”机构康复训练效果初步评价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评价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脊髓损伤患者机构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对上海"中途之家"脊髓损伤患者在阳光康复中心参加机构康复训练的档案进行回顾,采集患者人口学和受伤基本特征,以及基本技能、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训练前后评估结果,应用描述性统计及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发现经过45d机构康复训练,来自社区的脊髓损伤患者的基本技能、家庭和社会应用能力普遍提升,轮椅使用是效果提升最明显的项目。影响因素分析发现,颈段和胸段损伤的患者比腰段损伤患者康复效果更好;另外,尽管完全性损伤者更严重,但仍可见明显康复效果;研究还发现年龄轻、高学历也是康复效果的正面影响因素。结论:对于脊髓损伤患者来说,短期集中"中途之家"机构康复训练模式的康复训练效果良好。
解海霞苌凤水沈雪韵张琪孙梅沈沉吴爱荣虞慧炯张佳杨玉慧胡龙军陈刚李程跃吕军
关键词:脊髓损伤
脊髓独立性评定的信效度分析及其在社区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对脊髓独立性评定(SCIM-Ⅲ)中文版量表开展应用性评估研究,分析社区患者专业机构康复训练后的独立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2019年在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参加康复训练的256例社区脊髓损伤者,收集个人和受伤的基本情况、SCIM-Ⅲ和FIM评估结果,应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结果:SCIM-Ⅲ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884,四个主成分累计可解释方差80.5%。SCIM-Ⅲ敏感度指标略低于FIM。经过康复训练,独立性总分提高10.5%;各指标得分提高2.9%~50.0%(P<0.01);转移和自我照顾维度存在明显天花板效应,移动维度和地面-轮椅转移存在地板效应。回归分析发现:与颈段损伤相比,胸段自我照顾分数也提高更多(β=0.12,P<0.01);受伤时间越久,自我照顾得分提升越少(β=-0.10,P<0.01),另外年龄越大,自我照顾得分提高越多(β=0.07,P=0.03)。在移动方面,受伤时间越长,移动能力提高的越少(β=-0.04,P=0.01);学历越高,移动能力进步越大。在转移方面,与颈段损伤相比,胸段及以下损伤的患者转移得分提高均更多;女性患者在括约肌管理方面提高比男性更多(β=0.06,P=0.02)。结论:SCIM-Ⅲ的信效度良好,但也有一定局限性。样本脊髓损伤人群在康复训练后,功能独立性水平明显提高。建议脊髓损伤新受伤患者尽早接受系统康复训练,社区患者重点加强转移类项目训练,同时应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管理。
解海霞沈沉李楠魏燕吴爱荣林佩佩韦翠翠高大勇曾叙衡吕军苌凤水
关键词:脊髓损伤影响因素信度
控制艾滋病流行的核心技术及其效果
郝模苌凤水王颖于竞进孙梅罗力朱立国郑余焕柴煜卿
项目属预防医学学科。艾滋病(AIDS)快速蔓延,病死率极高,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和根治药物,控制流行取决于预防措施的有效落实。项目对我国11省评估,2004年AIDS预防工作落实程度为54.8%,关键是预防措施缺乏集成、缺...
关键词:
关键词:艾滋病
三年建设前后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人力资源配置状况比较研究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明确2002-2005年三年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人力资源配置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调查全国省市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情况,包括数量和结构等方面,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和讨论:(1)经过三年建设,人力资源配置有所优化,人员数量有所控制、学历水平提高、专业化人员绝对数量增加;(2)仍存在的不足,人员超编现象依然存在、职称水平下降、人员专业构成未见改变。
于竞进王颖李程跃郑余焕孙梅苌凤水励晓红吕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张瑜刘岭施培武何晓军雷杰陈政姜庆五郝模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