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克江

作品数:26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卒中
  • 10篇动脉
  • 7篇缺血
  • 6篇出血
  • 5篇动脉瘤
  • 5篇蛛网膜
  • 5篇蛛网膜下
  • 5篇蛛网膜下腔
  • 5篇蛛网膜下腔出...
  • 5篇网膜
  • 5篇下腔出血
  • 5篇膜下
  • 4篇动脉瘤性
  • 4篇脑缺血
  • 4篇急性
  • 3篇动脉瘤性蛛网...
  • 3篇血管
  • 3篇血性
  • 3篇缺血性卒中
  • 3篇蛛网膜下腔出...

机构

  • 2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6篇胜利油田中心...
  • 7篇苏州大学附属...
  • 4篇石油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二五...

作者

  • 26篇苏克江
  • 21篇高宗恩
  • 4篇冯兰玲
  • 1篇陈兴洲
  • 1篇陈孝东
  • 1篇任晓萍
  • 1篇张葆樽
  • 1篇祖国友
  • 1篇颜志平

传媒

  • 17篇国际脑血管病...
  • 3篇国外医学(脑...
  • 3篇中华脑血管病...
  • 2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08
  • 3篇2007
  • 1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1
  • 1篇199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他汀类药物与卒中防治被引量:12
2006年
陈兴洲苏克江高宗恩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血管平滑肌增生动脉血管病变临床试验证据降脂治疗
兔颈总动脉结扎后的白细胞流变学改变与干预性治疗
1995年
用“D×C一400型核孔滤膜红细胞变型能力测定仪”观察兔颈总动脉单/以侧结扎术后的白细胞流变学(LR)改变及其与病理学改变的关系;同时观察了活血化瘀中药(复方丹参和川芎嗪)的治疗作用。结果:对照组(n=20)术后迅速出现LR异常,接受双侧结扎动物恢复进食和行走的时间显著晚于用药组,其第24h平均心率显著慢于手术前。病理学检查示对照组受累皮层脑动脉极度扩张,有新血管生成;镜下显示脑水肿严重;双侧结扎动物皮层下可见多发性软化灶。与对照组相反,用药组(n=20)术后LR指标在原基础上有显著改善,其脑组织病理学改变轻微,接受双侧结扎的动物未见皮层下脑软化。
苏克江颜志平张葆樽张以善祖国友张俊友郑宏王桂敏鲁华
关键词:流变学白细胞干预疗法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的争论 重要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2006年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除脑血管痉挛及其相关的迟发性脑缺血能明显影响患者转归外,其他重要的并发症,如癫癎、脑性盐耗综合征和心脏功能减退同样是影响转归的预测因素。文章主要介绍了对这些重要并发症进行预防和治疗的不同意见。
苏克江高宗恩王桂敏
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脑性盐耗综合征
动物模型无助于急性卒中治疗的发展吗?被引量:1
2005年
急性卒中治疗的发展往往以动物实验为先导,但动物实验的良好结果未必能再现于卒中患者的临床试验中,因此有关动物实验对急性卒中治疗发展的作用颇有争议,本文就此进行了讨论分析。
高宗恩苏克江冯兰玲
关键词:卒中动物实验神经保护剂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病理生理学改变与应对措施被引量:5
2006年
苏克江高宗恩王桂敏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改变吞咽困难卒中后急性期患者吸入性肺炎呼吸道梗阻临床转归
未破裂脑动静脉畸形应该保守治疗吗?被引量:6
2007年
随着无创性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未破裂脑动静脉畸形的检出率显著提高,对于这些患者应当采取保守治疗,还是积极的干预治疗,目前仍存在较大分歧。支持保守治疗者认为,未破裂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自然出血风险相当低,而任何侵袭性治疗的预期治疗相关性并发症风险高;而主张积极治疗者认为,未破裂脑动静脉畸形自然出血的风险并不像想象的那样低,积极治疗并不会显著增高风险。目前这一问题仍需进行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澄清。
苏克江高宗恩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
缺血性卒中的一级预防——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卒中委员会指南 动脉粥样硬化性周围血管病跨学科工作组、心血管护理委员会、临床心脏病学委员会、营养、体力活动和代谢委员会以及医疗质量和转归研究跨学科工作组共同倡导被引量:31
2006年
背景和目的本指南提供有关各种确定和潜在的卒中危险因素证据的概述,并提供降低卒中风险的推荐。方法写作组成员由委员会主席根据每位作者先前在相关课题领域中的工作提名,并经美国心脏协会(AHA)卒中委员会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批准。写作组采用系统文献回顾(涵盖时间段为2001年最后一次回顾发表到2005年1月),参考先前已发表的指南、个人文件和专家意见来概括现有的证据,指明现有知识的差距;如果合适,则根据标准的AHA标准做出简明的推荐。写作组全体成员在撰写过程中均有很多机会对推荐进行评论并认可这份声明的最终版本。在AHA科学咨询与协调委员会批准之前,本指南已进行过广泛的同行评议。结果对评价个体首次卒中风险的流程图进行评估。根据干预的可能性(不可干预、可干预或潜在可干预)和证据的强度(证据充分或证据不太充分),对首次卒中的危险因素或风险标记物进行分类。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出生体重低、人种/种族和遗传因素。证据充分的可干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主动或被动吸烟、糖尿病、心房颤动和某些其他心脏病、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镰状细胞病、绝经后激素治疗、不良饮食习惯、缺乏体力活动、肥胖和体脂分布。证据不太充分或潜在的可干预危险因素包括代谢综合征、酗酒、药物滥用、口服避孕药、睡眠呼吸障碍、偏头痛、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脂蛋白(a)升高、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升高、高凝状态、炎症和感染。对应用阿司匹林进行卒中一级预防的资料进行回顾。结论有大量证据可以用于确定增加首次卒中风险的各种特殊因素和提供降低这种风险的策略。
Larry B. GoldsteinRobert AdamsMark J. AlbertsLawrence J. AppelLawrence M. BrassCheryl D. BushnellAntonio CulebrasThomas J. DeGrabaPhilip B. GorelickJohn R. GuytonRobert G. HartGeorge HowardMargaret Kelly-HayesJ.V. (Ian) NixonRalph L. Sacco苏克江高宗恩
关键词: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卒中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的争论 神经保护药和抗栓药的应用被引量:4
2006年
脑血管痉挛相关的脑缺血可通过积极治疗而得到预防甚至避免,出于这一设想,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努力探索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保护的药物和方法,但结论始终难以统一,而且存在不少争论。文章就此进行了讨论。
苏克江高宗恩王桂敏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神经保护药抗栓药
缺血半暗带的检测MRI还是PET?
2005年
缺血半暗带概念的提出为缺血性卒中的超早期治疗明确了方向,但在如何迅速准确获得半暗带信息,即如何选择半暗带的测量方法时,是采用弥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不匹配,还是采用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尚存争议。文章就此问题做了回顾。
高宗恩苏克江冯兰玲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半暗带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
血肿清除有可能成为脑出血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吗?
2006年
脑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显著高于脑梗死,但针对脑出血后脑血肿的治疗研究却远远落后于脑梗死。文章归纳了目前关于血肿清除术治疗脑血肿是否有效的不同观点。
苏克江高宗恩王桂敏
关键词:脑出血血肿清除术病死率致残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