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宏业

作品数:86 被引量:474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1篇糖尿
  • 61篇糖尿病
  • 36篇2型糖尿
  • 36篇2型糖尿病
  • 28篇胰岛
  • 24篇胰岛素
  • 12篇病患
  • 11篇血清
  • 10篇糖尿病患者
  • 9篇肾病
  • 9篇糖尿病肾病
  • 9篇2型糖尿病患...
  • 7篇代谢
  • 7篇胰岛素抵抗
  • 7篇分泌
  • 7篇勃起
  • 6篇血糖
  • 6篇脂肪
  • 6篇骨密度
  • 6篇病变

机构

  • 61篇广西医科大学...
  • 26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南宁市第二人...

作者

  • 86篇苏宏业
  • 51篇潘海林
  • 47篇黎英荣
  • 42篇肖常青
  • 22篇夏宁
  • 16篇王乃尊
  • 11篇何玉玲
  • 10篇庞翠军
  • 9篇黄炫赓
  • 9篇邓宏明
  • 8篇蒋飞霞
  • 7篇黄媛
  • 7篇梁瑜祯
  • 6篇于志清
  • 5篇李世生
  • 3篇连莲
  • 3篇李圣琦
  • 3篇施焕中
  • 3篇郑晓菲
  • 3篇张薇

传媒

  • 3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2篇广西医学
  • 5篇中国糖尿病杂...
  • 4篇临床内科杂志
  • 3篇临床荟萃
  • 3篇中华内分泌代...
  • 3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华医学会糖...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华夏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长治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糖尿病之友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8篇2003
  • 4篇2002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妊娠哺乳相关骨质疏松症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提高对妊娠哺乳相关骨质疏松症(PLO)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例PLO的临床资料,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2例PLO患者均表现为妊娠晚期腰背痛,产后加重,活动受限,胸腰椎多椎体骨折,腰椎和骨盆骨质疏松。停止哺乳并予钙剂、活性维生素D和双膦酸盐治疗后随访发现,腰背痛等症状在治疗后半年至9个月消失,无新发骨折,骨密度增加。结论在妊娠晚期或产后出现的腰背痛应考虑PLO。钙剂、活性维生素D的补充及抗骨吸收治疗对PLO可能有效。
苏宏业黄媛李圣琦黄炫赓
关键词:骨质疏松妊娠哺乳
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2006年
目的测定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探讨其与胰岛素抵抗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 IA)测定25例糖耐量减低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同时测定其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小时血糖(P2hBG)及空腹胰岛素(FINS),并用HOMA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1)在糖耐量减低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脂联素值各为(7.69±2.98)mg/L和(11.40±3.72)mg/L,胰岛素抵抗指数各为0.44±0.43和0.20±0.12;两组比较,在糖耐量减低组脂联素值低于正常对照组而HOMA-IR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2)在糖耐量减低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腰围(WC)、腰臀比(WHR)、甘油三酯(TG)成明显负相关,WC、TG、P2hBG是脂联素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在糖耐量减低阶段血清脂联素水平已明显降低,并与中心型肥胖、TG、餐后血糖相关,是反映胰岛抵抗的一个重要参数。
潘海林苏宏业李世生
关键词:糖耐量减低脂联素胰岛素抵抗
绝经后雌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不同辅助内分泌治疗方案发生骨折风险的网络Meta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应用网络Meta分析方法,比较三种辅助内分泌治疗方案[芳香化酶抑制剂(AI)单药方案、他莫昔芬单药方案和他莫昔芬序贯AI方案]治疗绝经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后,患者发生骨折风险的差异。方法按照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采用辅助内分泌方案治疗绝经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相关文献,主要终点为骨折事件。利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STATA12.0软件进行传统Meta分析,应用R软件Gemtc程序包进行贝叶斯网络Meta分析,比较不同辅助内分泌治疗方案治疗后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差异。结果最终纳入14项研究。传统Meta分析结果显示,AI单药方案与他莫昔芬单药方案间的骨折风险无明显差异(OR=1.15,95%CI为0.85~1.57),但与安慰剂相比则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OR=1.31,95%CI为1.09~1.56);与他莫昔芬单药方案相比,他莫昔芬序贯AI方案的骨折风险明显升高(OR=1.23,95%CI为1.05~1.45,P=0.011)。网络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他莫昔芬单药方案及安慰剂比较,AI单药方案显著增加骨折的风险(OR=1.43,95%Cr I为1.16~1.75;OR=1.33,95%Cr I为1.06~1.69);与他莫昔芬单药方案相比,他莫昔芬序贯AI方案则没有增加骨折的风险(OR=1.16,95%Cr I为0.95~1.43)。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结果一致。统计学未检测到异质性,并且无发表偏倚。结论对于绝经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他莫昔芬单药方案及他莫昔芬序贯AI方案作为辅助内分泌治疗方案均未增加骨折风险;他莫昔芬序贯AI方案在具有同等疗效的情况下,不增加骨折风险,可作为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优先选择方案。
赵灵悦黎英荣郭文钦苏宏业潘海林
关键词:芳香化酶抑制剂早期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阳性辅助内分泌治疗骨折
糖耐量减低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的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潘海林苏宏业李世生
关键词:糖尿病前期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减低
国产那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血糖、血脂及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2005年
目的:探讨国产那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对按1999年WHO诊断标准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23例,给予国产那格列奈270mg/d,分三餐前15min口服,疗程为12周,治疗前后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以及空腹及餐后0.5、1、2h血浆胰岛素(INS)。结果:治疗12周后FBG降低(1.17±1.67)mmol/L(P<0.001),PBG降低(3.76±2.70)mmol/L(P<0.001);TC降低(0.16±0.79)mmol/L(P>0.05),TG降低(0.81±2.32)mmol/L(P>0.05);胰岛素分泌高峰提前至餐后0.5~1h,空腹INS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国产那格列奈能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β细胞早期相胰岛素的分泌,有效改善FBG及PBG,但对TC及TG无明显影响。
苏宏业潘海林黎英荣王乃尊庞翠军
关键词:2型糖尿病那格列奈血糖胰岛素
2型糖尿病和肥胖患者血清Apelin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黎英荣连莲苏宏业潘海林夏宁肖常青
关键词:APELIN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血清
糖尿病肾病治疗研究被引量:51
2008年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是综合的治疗过程。曾有过针对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各个主要环节干预实验,虽然大多在动物实验中取得理想的效果,但在人类糖尿病肾病的验证中,大多未能实际应用。目前,临床上糖尿病肾病治疗主要包括早期诊断、理想的降血糖、降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应用、脂代谢异常的调节和低蛋白饮食等,当糖尿病肾病发展至终末期时血液透析和肾移植是主要有效治疗手段。
苏宏业王乃尊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肾病
糖尿病大鼠血清睾丸酮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勃起功能障碍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血清睾丸酮水平的变化及其在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雄性SD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造糖尿病动物模型,用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进行干预治疗8、16周,通过勃起试验来评价其勃起功能,并用放免法测定血清睾丸酮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DM组)血清睾丸酮水平明显降低,胰岛素治疗组糖尿病大鼠(DI组)的睾丸酮水平较DM组高。大鼠血清睾丸酮水平与HbA1c呈明显负相关(r=-0.816,P<0.01),而与阴茎勃起次数呈明显正相关(r=0.785,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的血清睾丸酮水平降低,血清睾丸酮水平降低可能是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
黎英荣潘海林苏宏业邓宏明肖常青
关键词: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睾丸酮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网膜素水平的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何玉玲徐烨婷黄琳秋庞翠军苏宏业
免疫活性胰岛素、真胰岛素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分析比较用免疫活性胰岛素、真胰岛素评价胰岛 β细胞功能的结果 ,为临床上客观评价胰岛 β细胞功能探索新的方法。方法 :测定糖耐量正常、糖耐量低减和 2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活性胰岛素、真胰岛素 ,分别用这两种胰岛来评价胰岛 β细胞功能。结果 :空腹免疫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真胰岛素水平 ;用免疫活性胰岛素计算的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明显高于用真胰岛素计算分泌指数。结论 :免疫活性胰岛素夸大胰岛 β细胞功能 ,应用真胰岛素来评价胰岛
苏宏业于志清肖常青
关键词:真胰岛素胰岛Β细胞功能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