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静明
- 作品数:77 被引量:95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矿业工程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分类垃圾桶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分类垃圾桶装置,包括图像处理模块、中心处理器、垃圾容量检测模块、气体检测模块、仓门控制模块、供电模块、GPRS模块、终端。垃圾容量检测模块安装在垃圾桶内侧,气体浓度检测模块安装在垃圾桶外侧,...
- 洪炎黄国维苏静明戴海祥
- 文献传递
- 基于0级数据的星载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在轨衰变监测被引量:2
- 2022年
- 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EMI)是一种紫外可见成像光谱仪,主要用于实现高空间分辨率的全球每日大气痕量气体浓度反演。EMI在轨运行期间,受空间环境影响,元器件性能随时间推移会不断衰变。为有效监测其衰变状况,利用载荷对地各轨0级数据解析出在轨温度,实现长期在轨温度监测;通过计算各轨道星下点黑暗时的暗背景图像噪声的均值和标准差,实现CCD(charge-coupled device detectors)暗背景噪声随时间变化趋势监测,进一步评估空间粒子对CCD像素点的损伤;利用多次在轨测量的内部白光光源在CCD上的响应,评估CCD探测器在轨像素性能和辐射通量的变化;使用EMI在轨测量的0级太阳光谱数据,结合发射前实验室测试得到的二阶高斯函数模型,用最小二乘法反演在轨仪器光谱响应函数(ISRF),实现仪器光谱响应函数的在轨实时更新;利用石英漫反射板(QVD)、备用漫反射板(RSD)多次测量的太阳光谱,计算石英漫反射板在轨相对衰变因子,修正辐射定标系数,实现漫反射板在轨衰变校正。研究表明,EMI载荷在轨两年以来,温度稳定,各通道暗背景均值年增加率约0.25%~1%,暗背景标准差震荡幅度在1.5%以内;在轨ISRF函数变化幅度约2.3%;内部白光源光路响应变化小于1%,石英漫反射板年衰变率UV2通道小于1.75%,VIS1通道小于1%,VIS2通道小于0.5%。
- 苏静明苏静明周海金周海金洪炎洪炎
- 一种基于ARM的网络型嵌入式智能流量控制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ARM的网络型嵌入式智能流量控制装置,包括流量信号采集模块、ARM嵌入式系统和变频输出驱动模块,利用基于LPC2210CPU的ARM,通过选择合适的流量采集器件,A/D、D/A转换芯片,构建流量实...
- 洪炎苏静明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Faster-RCNN的蔬菜叶部病害监测的预警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Faster‑RCNN的蔬菜叶部病害监测的预警系统。该系统包括:采用帧间像素差法对摄像头拍摄的视频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其中一帧的图像;再对该帧图像进行去噪、增强等预处理,和同态滤波来增强感兴趣场景以及...
- 洪炎庞荣苏静明王智伟张超杰
- 一种改进的三维不等长Arnold图像置乱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三维不等长Arnold图像置乱方法,包含置乱算法和逆置乱算法,其置乱算法包含:读入彩色图像,将彩色图像分为R、G、B三个通道,将三通道作为图像的z轴平面,从而将图像像素矩阵转为三维矩阵进行运算,通过...
- 洪炎王艺杭温言苏静明
- PYTHON双语教学探索被引量:1
- 2019年
- 双语教学是新工科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新领域知识还是教学单位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国际交流的重要举措。PYTHON作为时下流行的软件编程类课程,是人工智能时代炙手可热的专业课程,将双语教学引入PYTHON教学过程,利用外语编程环境,更有利于教师教学。在通信电子类专业开设PYTHON双语教学既能促进学科发展,又让课程迎合了时代发展需求,课程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
- 洪炎苏静明唐超礼林涵
- 关键词:PYTHON双语教学通信电子
- 多媒体教学在移动通信课程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9年
- 以移动通信课程为例,对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了讨论,论证了多媒体教学对移动通信课程教学质量带来的积极推动作用,为全面推广课程改革、提高移动通信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了参考。
- 苏静明吴造林
-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移动通信课程改革
- 基于神经网络和嵌入式融合的缆绳探伤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涉及了基于神经网络和嵌入式融合的缆绳探伤装置制作方法,该方法采用人工智能和嵌入式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缆绳的实时探伤,达到故障诊断的效果,其意义十分重大;首先采集足够多的样本数据,为了提高检测的精确度和速率需要对样...
- 洪炎王乐苏静明王智伟
- MAX-DOAS重建NO_(2)竖直平面分布的方法研究
- 2023年
- 多轴差分吸收光谱仪(MAX-DOAS)结合计算机断层重建算法可获取目标痕量气体的空间分布情况。为研究在具有背景浓度的条件下,如城市背景下某个竖直截面上重建NO_(2)空间分布的可行性,设计了气体浓度可控条件下的验证性实验;证明了利用MAX-DOAS在竖直平面重建NO_(2)气体分布的可行性。将充入标准气体的JGS1石英玻璃样品池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两台MAX-DOAS采集光谱数据。将气体浓度的梯度作为先验信息,利用经典的ABOCS算法和Barzilai-Borwein算法重建了竖直平面内的NO_(2)气体分布,验证了利用MAX-DOAS在竖直平面内重建NO_(2)气体空间分布的可行性,同时确定了背景浓度对重建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天空为背景的光谱作为参考谱和以空样品池为背景作为参考谱,反演得到的NO_(2)浓度非常接近,因此研究对象中的样品池容器在NO_(2)竖直平面分布重建方法中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实验中以市区为背景的MAX-DOAS具有较高的背景浓度,特别是在仰角较低的情况下NO_(2)背景浓度几乎达到6×10^(16)molec·cm^(-2),以城市郊区没有明显的污染源为背景的MAX-DOAS,背景浓度较低可以忽略。重建结果显示,当仰角为28°时,气体沿光路的平均分子数密度为3.9327×10^(15)molec·cm^(-2),且在样品池内下部密度大,上部密度小;重建得到的SCD和测量得到的SCD符合比较好,计算结果显示重建得到的气体分子数密度的峰值为5.77×10^(15)molec·cm^(-2),与以城市郊区为背景的MAX-DOAS反演结果较为接近,而以市区为背景时,特别是仰角较小时,NO_(2)背景浓度特别明显,重建结果比测量结果的值小很多。结果表明,背景浓度在重建图像中表现为伪影,影响对气体分布的观察,而如果在重建算法时加入利用样品池内外气体存在浓度突变这一先验信息,能够减轻背景浓度对重建结果造成的影响。
- 常振钟鸣宇苏静明苏静明司福祺周海金周海金窦科
- 关键词:差分吸收光谱迭代算法数据拟合
- 基于模糊-免疫PID的冻结凿井流量智能控制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为有效解决煤矿冻结法凿井盐水流量调节存在的滞后严重、非线性的控制难题,将生物免疫系统的智能反馈机理和模糊控制思想应用到冻结凿井PID变频控制中,设计了冻结凿井智能模糊-免疫PID流量调节变频控制器。结果表明,该控制器比传统PID和模糊PID响应速度更快、超调量更小、动态适应性更强,应用前景广阔。
- 洪炎苏静明唐超礼
- 关键词:冻结法凿井PID自适应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