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国炎

作品数:62 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文学
  • 6篇艺术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社会学
  • 3篇历史地理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9篇小说
  • 9篇评话
  • 9篇文学
  • 8篇扬州评话
  • 4篇心理
  • 4篇审美
  • 4篇水浒
  • 4篇平民
  • 4篇民族
  • 3篇得失
  • 3篇艺术
  • 3篇水浒传
  • 3篇文化
  • 3篇文体
  • 3篇小说批评
  • 3篇描写
  • 3篇公案
  • 3篇《水浒传》
  • 2篇心理场
  • 2篇心理描写

机构

  • 50篇扬州大学
  • 8篇山西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镇江高等专科...
  • 1篇天津理工大学

作者

  • 58篇董国炎
  • 3篇刘明坤
  • 2篇徐燕
  • 2篇陈安梅
  • 1篇徐炯
  • 1篇童李君
  • 1篇李建明
  • 1篇贾立国
  • 1篇牛贵琥
  • 1篇付善明
  • 1篇骆凡
  • 1篇韩洪波
  • 1篇杨芳
  • 1篇张莉
  • 1篇邹晓华

传媒

  • 10篇明清小说研究
  • 8篇扬州大学学报...
  • 3篇文学遗产
  • 2篇求是学刊
  • 2篇南京师大学报...
  • 2篇吉林师范大学...
  • 2篇广西师范学院...
  • 2篇苏州教育学院...
  • 2篇扬州文化研究...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晋阳学刊
  • 1篇文艺研究
  • 1篇文学评论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中州学刊
  • 1篇图书馆杂志
  • 1篇上海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7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选》六臣注议被引量:3
1988年
唐高宗显庆中,李善受曹宪之学为《文选》作注,人称李善注.至唐玄宗开元六年,工部侍郎吕延祚集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为集注《文选》,人称五臣注.南宋以后有人将李善注与五臣注合刻,成为所谓“六臣注”.清人又从中将李注辑出,成为现在通行的李注《文选》.唐人著述,传世已稀,而《文选》这两种不同的注释本却还完整地留存至令.研究、比较它们的特点和得失,对当今的古书注释和理解是有重大意义的.
牛贵琥董国炎
关键词:《文选》
论广义校雠学被引量:1
2002年
中国学术史上存在广义校雠学派 ,观点鲜明 ,前后相承。这一学派激烈批评狭义校雠学及目录学。后者的弊端始终存在 ,于今为甚。广义校雠学的理论主张与实践经验 ,很有针砭作用和启迪价值。
董国炎
关键词:校雠学狭义
中国口述史小说的演变
2008年
在中国封建社会,记录正史的史官地位很高,而各派人物对历史的叙述因出于自己的主张而各不相同,流传在田野民间及文人、艺人笔下的稗官小说也积极参与了历史叙述,所以中国口述史小说就有自己存在与发展的独特理由。说唱艺人的讲唱文学在唐代以后发展迅速,特别宋代后,市民阶层不断壮大,为口述史小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口述史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叙述了一些重要历史真相,它灵活的表现样式和接受空间保留并传承了很多正史所不敢记载或回避的内容,所以口述史小说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史意义。
刘明坤董国炎
关键词:讲唱文学平民
论《水浒传》对《五代史平话》的承袭被引量:2
2015年
《水浒传》成书过程中,存在多种推动力量。其中地域文化传统和受众社会基础,对此书的发展形成有很大推动作用。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水浒传》在故事脉络、人物关系、人物性情以及审美倾向诸多方面,承袭了《五代史平话》朱温集团的早期故事。说话人讲述的五代史故事在宋代曾经大热,但是各种原因导致五代故事特别朱温集团的故事趋向冷落,朱温集团自身的弱点和社会文化演变使他们的地位不断下降。而《水浒传》承袭朱温集团故事的文学现象,体现了地域文化传统和审美倾向的延续。这种文学现象可能具有比较广泛的文学和文化意义。
董国炎
关键词:《水浒传》地域文化承袭
论扬州评话小说侠风扩展与诸葛亮形象之演变
2008年
晚清和民国扬州评话呈现出"侠风扩展"的倾向,表现在不同类型的书目中。武侠类书目精益求精的发展,可以视为一种侠风扩展;非武侠类书目也表现出若干武侠书风范,例如《三国演义》评话中,出现了短打书风格的情节,诸葛亮身上显露出一种侠风。这都反映"侠风扩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这种文艺创新活动,如果兼顾到历史和生活逻辑的可能性,迎合大众审美的口味,就可能具有强健的艺术生命力。这种扩展式创作在通俗文艺领域的表现值得注意。
董国炎
关键词:诸葛亮形象扬州评话《三国演义》艺术生命力文艺创新生活逻辑
论文化传播与文本传播的关系——以《一千零一夜》在中国的传播为例
2016年
《一千零一夜》小说文本在中国的传播,时间较晚而且早期译本水平不高。但是从社会文化生活和民众接受心理来看,中国民众对《一千零一夜》这种类型的阿拉伯故事比较熟悉,而且容易接受这些作品。从历史文化角度考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各民族中流传已久,传播地域相当广泛,有比较深远的影响和受众基础。这种文化传播弥补了《一千零一夜》作品传播的薄弱之处。文化传播与文本传播不同步但是可以相互推进的特殊现象,很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董国炎穆罕默德.哈桑
关键词:《一千零一夜》文本传播互文本文化
教化至上与小说
1988年
美善相兼,以善为本,是中国文学重要特性之一,论者已屡有阐释。为了进一步认识这一特性,本文结合小说史,考察它的一种极端形态——教化至上思潮。教化至上思潮源于以善为本,从功用价值为指归的美学——文学观念。在汉代已有成熟表现。汉儒诗论所谓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董国炎
关键词:小说史教化中国文学文学观念思潮诗论
试论李翠莲、刘全故事与《西游记》倾向转折被引量:1
2023年
李翠莲和刘全是《西游记》取经缘起故事人物,其情节简单,不受重视。实际上他们紧密关联武则天和唐中宗时期政治,刘全影射唐中宗李显,李翠莲则影射到韦后和安乐公主,均有独特认识价值。取经缘起故事的揭露讽刺倾向,反映唐朝前期人们对取经有贬抑性看法。《西游记》长期演变中,评价倾向发生巨大转折。晚唐以后,玄奘取经越来越受肯定,李翠莲和刘全独特的影射价值被忽略。她们的故事反映作品的复杂性与演变特点,引领我们重视小说发展史上作品倾向性重大转折这类重要文学与文化现象。
董国炎
谈叙事文化学研究的推进被引量:3
2012年
叙事文化学研究的成绩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叙事学研究,二是主题学研究,三是母题与故事类型学研究。长期以来,宁稼雨在母题和故事类型研究方面用力颇勤,亦着力于主题学和叙事学研究,并在取得可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倡"中国叙事文化学",这无疑是对叙事文化学研究的有力推进。
董国炎
“心理场”的关联性及立体效果——从《火烧赤壁》看评话小说的心理描写
2010年
扬州评话等说书艺术在心理描写方面形成鲜明民族特色,心理活动互相关联交错形成"心理场",这种心理现象特别富于动态和关联性,并与语言动作紧密配合,避免孤立和静止,擅长即时性立体性刻画人物。这使我们洞悉同时出现的人物心理活动和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不动之动"、"无声之声"的生活况味和艺术韵味。"心理场"的艺术魅力使人们熟悉已久的陈旧故事焕发崭新艺术吸引力。
董国炎童李君
关键词:动态感立体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