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子献 作品数:27 被引量:130 H指数:8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切除(ReLEx)创伤愈合及机制研究 第一部分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切除/(ReLEx/)角膜愈合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切除/(ReLEx/)角膜愈合过程中的组织形态变化规律。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1只,分为A组12只,B组9只,分... 董子献关键词:飞秒激光 角膜 创伤愈合 凋亡 胶原交联 文献传递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脉络膜新生血管 被引量:1 2009年 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组织病理改变及生化特点与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着某些相同的特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能诱导活性氧簇的生成,引起氧化应激反应,造成细胞毒作用及内皮细胞的损伤,直接或间接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同时,释放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并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放大内皮细胞的反应,加重内皮细胞的损伤及功能改变。此外,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影响内皮细胞的增殖及凋亡,并作用于MMPs/TIMPs间平衡进而改变胞外基质。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针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相关治疗有可能成为防治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董子献 唐罗生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细胞间黏附分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青少年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接受玻璃体切割术的青少年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评价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外伤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我院眼科2003年7月至2008年6月间接受经平坦部玻璃体切... 董子献关键词:外伤性视网膜脱离 PVR 视网膜前膜 青少年 文献传递 屈光晶状体植入及联合手术的临床现况 2016年 伴随着屈光晶状体的发展,屈光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稳步提升,术后视觉质量更趋理想。晶状体植入联合激光手术、基质环植入以及胶原交联技术进一步拓展了该术式的临床应用。而生物学测量技术可以帮助手术医生更好地筛选病例和选择晶状体。屈光晶状体植入术已成为高度近视手术的主流术式之一,为患者及医生提供了新的选择。 董子献 廖荣丰关键词:近视 角膜 晶状体 Visumax飞秒激光兔角膜内扫描微囊及基质桥观察 被引量:11 2011年 飞秒激光是一种以脉冲形式运转的红外线激光,具有脉冲持续时间极短、瞬间功率极高、热效应的区域极小等特点,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中用于角膜基质瓣的制作。作为新一代飞秒激光器,Visumax飞秒激光采用的是弧形压平模式和向心性螺旋扫描模式,于2007年1月被FDA批准应用于临床。激光扫描角膜瓣成形术后裂隙灯下角膜组织的形态及病理变化是飞秒激光参数的评价指标,目前国内外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飞秒激光参数的精确度及对角膜生物学的潜在影响。 董子献 周行涛 许烨 徐海鹏关键词:角膜基质 兔角膜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脉冲持续时间 微囊 激光参数 清热散结膏外敷治疗睑板腺囊肿临床研究现状 睑板腺囊肿,为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及分泌物储留而引起的睑板腺慢性炎症肉芽肿。以胞睑内有硬核为特征,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此病疗效颇佳,现整理其临床研究现状,以飨同道。 董子献 孙鑫关键词:外敷 睑板腺囊肿 玻璃体腔磁性液体对兔视网膜组织病理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不同浓度磁性液体后,兔眼视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方法将18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双眼玻璃体腔注射不同浓度磁性液体,其中右眼注射浓度为1%,左眼注射浓度为0.5%。分别于注射后ld、1周、1个月和3个月采用裂隙灯显微镜活体观察兔眼前节形态,并于注射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分别处死6只实验兔,制备视网膜铺片,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术后1d,所有术眼前房清亮,未见明显Tyndall征;术后3个月,所有术眼也未出现白内障。视网膜切片可见,术后1周时磁性物质分布于视网膜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磁性物质有所减少,整个过程均未见明显的视网膜及视盘组织结构的水肿。结论光学显微镜下两种浓度的磁性液体对兔视网膜组织无明显损伤。 龚雁 董子献 周子梅 周行涛 王正才 袁建树 王育文关键词:磁性液体 玻璃体腔 视网膜 科学护理干预对白内障病人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2019年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2月至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40例白内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健康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之上,对出院患者进行回访,并对患者出院后眼部用药、眼部保健、活动、饮食等方面进行指导。并且在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之后使用同一种问卷调查表对对照组和干预组同时进行调查,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视力变化程度,并调查两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相比较对照组,护理干预组白内障手术病人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更加良好(t=-4.624,P<0.001);在满意度调查方面,护理干预组明显拥有更高满意度(x^2=9.231,P=0.002)。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白内障病人术后视力,明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更好地促进病人术后自理能力恢复和术后康复,护患关系得到进一步密切。同时,通过对患者反馈的信息及时总结,从而为制定和完善患者出院指导奠定了基础。 杨新宇 董子献关键词:护理干预 白内障 视力改善 生物材料在人工角膜中的应用 2017年 角膜盲是第四大致盲性眼病,全球每年的发病人数约为150~200万人。角膜移植是治疗角膜盲的有效方法,但供体角膜一直处于匮乏状态,术后免疫排斥等并发症直接影响了最终手术的成功率。研制供体角膜的替代物也就是人工角膜成为恢复角膜结构功能、重建视力的有效方法。 董子献 崔接武关键词:人工角膜 生物材料 供体角膜 致盲性眼病 发病人数 免疫排斥 角膜胶原交联: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4 2016年 角膜胶原交联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治疗原发或继发角膜扩张以及其他角膜低生物力学状态的新技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本文总结了常规胶原交联技术、快速交联技术以及跨上皮交联技术的特点,分析了跨上皮胶原交联联合基质环植入、飞秒激光、促渗剂的可行性以及儿童病例中开展交联技术的可行性,并对交联技术的其它适应证进行综述。 董子献 周行涛关键词:角膜 胶原交联 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