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叶茂

作品数:13 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玉米
  • 10篇套作
  • 10篇马铃薯
  • 5篇单作
  • 5篇玉米套作
  • 5篇光合特性
  • 3篇田间
  • 3篇马铃薯品种
  • 3篇甘薯
  • 2篇生理特性
  • 2篇田间配置
  • 2篇光合生理
  • 2篇合生
  • 1篇调节剂
  • 1篇短日照
  • 1篇短日照处理
  • 1篇性状
  • 1篇叶位
  • 1篇玉米光合特性
  • 1篇植物

机构

  • 13篇西南大学
  • 6篇达州市农业科...

作者

  • 13篇蔡叶茂
  • 13篇王季春
  • 11篇赵勇
  • 9篇杨国才
  • 8篇高旭
  • 7篇黄承建
  • 6篇王龙昌
  • 6篇赵思毅
  • 5篇滕艳
  • 5篇唐道彬
  • 4篇陈香颖
  • 3篇吕长文
  • 2篇魏鑫
  • 2篇廖采琴
  • 2篇杜川
  • 1篇李艳花
  • 1篇郝艳睿
  • 1篇朱小娇
  • 1篇杨庆飞
  • 1篇张凯

传媒

  • 3篇南方农业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草业学报
  • 1篇中国蔬菜
  • 1篇作物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农机化研究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11篇2013
  • 2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铃薯/玉米套作不同行比对马铃薯不同品种商品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为明确马铃薯/玉米套作体系不同行比对马铃薯商品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及筛选适宜与玉米套作的马铃薯品种,以4个不同类型马铃薯品种单作为对照,设置2∶2和3∶2两种马铃薯/玉米套作的行比,研究套作条件下马铃薯商品性和总产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套作极显著降低了马铃薯单个商品薯质量、单株商品薯数、单株商品薯质量、单株块茎质量、商品薯率和商品薯质量占总薯质量的比率(商品薯≥50g)。单株商品薯质量、单株块茎数量和单株块茎质量3∶2行比套作极显著高于2∶2行比套作,单株商品薯数和商品薯率两种套作行比之间的差异随马铃薯品种而不同,单个商品薯质量和商品薯质量占总薯质量的比率两种套作行比之间无显著差异。马铃薯生物产量(干质量和鲜质量)、块茎产量和商品薯产量套作明显低于单作,2∶2行比套作低于3∶2行比套作。套作条件下费乌瑞它商品性较好,中薯5号商品性较差,鄂薯5号、米拉中等。套作总产值的高低并不总与马铃薯的商品性成正向关系。套作总产值高于单作玉米产值,但与单作马铃薯产值相比存在品种及套作行比间的差异。适合与玉米套作的品种与行比依次为:费乌瑞它3∶2行比、中薯5号3∶2行比、米拉3∶2行比、费乌瑞它2∶2行比。
黄承建赵思毅王龙昌王季春赵勇蔡叶茂滕艳杨国才
薯/玉套作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以单作马铃薯为对照,设置2:2和3:2两种薯玉行比,研究马铃薯、玉米套作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转运、分配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套作显著降低了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却促进了干物质向块茎转运和分配,并提高了套作的根冠比。整个生育期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呈慢-快-慢的特点。2:2行比叶、茎干物质积累到达峰值和向块茎转运早于3:2行比。套作2:2行比干物质积累量低于套作3:2行比,向块茎转运量高于套作3:2行比。整个生育期干物质向块茎分配呈上升趋势,向叶、茎的分配呈下降趋势,升幅和降幅套作低于单作,2:2行比低于3:2行比。干物质向茎分配下降幅度小于向叶分配。干物质向各器官的分配为叶<茎<块茎。
黄承建赵思毅王龙昌王季春赵勇蔡叶茂高旭腾艳
关键词:马铃薯玉米套作单作干物质
马铃薯/玉米套作对马铃薯品种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0
2013年
以马铃薯品种中薯5号(早熟,株型直立)和米拉(中晚熟,株型扩散)单作为对照,在大田条件下,调查马铃薯/玉米套作模式中2个品种光合指标的变化、块茎形成期至块茎增长期不同叶位气体交换参数的变化,分析光合指标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马铃薯叶绿素含量(Chla+Chlb)套作高于单作,叶面积指数(LAI)、比叶重(SLW)和叶绿素a/b值(Chla/b)套作低于单作。从块茎形成期至块茎增长期,群体光合有效辐射(PAR)、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限制值(Ls)呈下降趋势,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蒸腾速率(Tr)呈上升趋势。PAR、Pn、Gs、Tr均随叶位的降低显著下降,套作下降幅度低于单作。套作中、下层叶片Pn的下降受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限制。套作降低了马铃薯上层叶Pn,提高了中、下层叶Pn。套作中薯5号的Chla+Chlb生育前期高于米拉,生育后期低于米拉,SLW则相反;LAI和Chla/b整个生育期高于米拉。套作中薯5号上层叶PAR高于米拉,中、下层叶PAR低于米拉;套作中薯5号上层叶Pn与米拉相近,中、下层叶Pn高于米拉;各层叶WUE、Ls高于米拉,Gs、Ci、Tr低于米拉。总之,套作改变了马铃薯的光合特性,并显著降低了马铃薯块茎产量;套作恶化了中薯5号/玉米复合群体的光环境,改善了米拉/玉米复合群体的光环境,米拉/玉米套作体系土地当量比(1.40)大于中薯5号/玉米体系(1.24),显示了较强的套作优势,宜在生产中优先推广。
黄承建赵思毅王龙昌王季春赵勇蔡叶茂滕艳杨国才
关键词:马铃薯玉米套作单作叶位光合特性
嫁接与短日照处理下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诱导甘薯开花结实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本研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短日和嫁接双重诱导下的3个甘薯品种为主区,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为副区,研究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单独作用时对甘薯开花结实有促进作用的最佳浓度,分析了各品种作为杂交亲本时的利用价值。结果表明,渝薯2号和浙13的开花结实能力均显著高于商丘52-7,可作为优良的亲本材料加以利用;诱导甘薯开花和结实促进作用最显著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为25 mg/L 6-BA,其次是50 mg/L NAA和400 mg/L GA3。
李艳花廖采琴魏鑫蔡叶茂滕燕高旭唐道彬王季春
关键词:甘薯植物生长调节剂开花
薯蔓栽插与生长控制对粉用甘薯渝薯6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试验采用5因素4水平L16(45)正交设计,以甘薯品种渝薯6号为研究材料,研究栽插期、栽插密度、剪顶期、剪分枝数以及生根剂浓度对渝薯6号的结薯数、薯重、地上鲜重、商品率以及干率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极差比较和均值比较来确定最优栽插方案。结果表明栽插期在6月13日,栽插密度为90 000株/hm2,栽后70 d剪顶,剪分枝数为3个/株,使用生根剂浓度为30 mg/kg时能获得最大产量。
朱小娇王季春蔡叶茂滕艳杨国才王秋媛杨庆飞
关键词:甘薯
不同田间配置对马铃薯与玉米套作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马铃薯品种、马铃薯与玉米的间距和带宽、马铃薯窝距对马铃薯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品种、马铃薯与玉米的带宽是影响总产量的关键因子,其次是马铃薯窝距,马铃薯与玉米的间距对总产量的影响最小;当采用渝薯1号,马铃薯窝距为40 cm,马铃薯与玉米的间距为20 cm、带宽为120 cm时,总产量最高、达30 981.4 kg/hm2。
蔡叶茂王季春赵勇舒进康杨国才高旭杜川胡思林
关键词:马铃薯玉米套作
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法提取紫甘薯花青素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索一种更好的紫甘薯花青素提取方法,为提高青花素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法提取4个不同品种(系)紫甘薯(万紫56、宁紫甘薯1号、1024-20、0929-115)的花青素,并通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从材料状态(鲜样/干样)、提取温度、提取次数等3个影响因素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各因素对紫甘薯花青素提取量的响应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材料状态>提取次数;综合考虑提取效率及生产成本,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法提取紫甘薯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以鲜样为提取材料,提取温度控制在60℃,提取1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花青素提取量为25.72mg/100g。【结论】以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法提取紫甘薯花青素具有经济、高效、方便、快捷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杨国才陈香颖王季春杜川张凯蔡叶茂高旭唐道彬赵勇
关键词:紫甘薯花青素
马铃薯/玉米不同行比套作对马铃薯生理特性和群体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以马铃薯中薯5号(早熟,株型直立)和米拉(中晚熟,株型扩散)单作为对照,设置2∶2和3∶2两种套作行比,研究大田条件下马铃薯/玉米套作模式中2个品种块茎形成期至块茎增长期群体光合有效辐射(PAR)和生理特性的差异及其对群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块茎形成期至块茎增长期,两品种PAR、可溶性蛋白含量(SPC)均呈下降趋势,中薯5号脯氨酸含量(Pro)、丙二醛含量(MDA)、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因行比而不同;米拉MDA、CAT呈下降趋势,SOD相近,Pro、POD的变化因行比而不同。套作降低了两品种SPC,提高了两品种Pro、SOD、POD。中薯5号PAR套作低于单作,MDA套作高于单作,CAT块茎形成期低于单作,块茎增长期高于单作;米拉PAR套作高于单作,MDA、CAT套作低于单作。两品种套作PAR和CAT 3∶2行比高于2∶2行比,SPC相近,其他生理指标因生育时期而不同。套作降低了中薯5号的光环境,提高了米拉的光环境,3∶2行比光环境优于2∶2行比。套作条件下米拉的耐荫性比中薯5号更强,两品种3∶2行比套作比2∶2行比套作耐荫性更强。光环境的变化导致生理特性的变化,并使套作马铃薯块茎产量显著降低。中薯5号和米拉2∶2行比套作LER分别为0.88,1.00,均无套作优势;3∶2行比套作LER分别为1.24,1.40,具有较强的套作优势,后者宜在生产中推广。
黄承建赵思毅王季春王龙昌赵勇蔡叶茂滕艳杨国才
关键词:马铃薯玉米套作单作生理特性
马铃薯/玉米不同行数比套作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5
2012年
以单作马铃薯为对照,设置2︰2和3︰2两种马铃薯/玉米套作的行数比,研究大田套作条件下马铃薯光合特性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显著降低了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叶面积指数(LAI)、比叶重(SLW)和叶绿素a/b值(Chla/b),提高了马铃薯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叶绿素总(Chla+Chlb)含量。整个生育期套作3︰2行数比LAI显著高于套作2︰2行数比,SLW块茎形成期显著低于套作2︰2行数比,苗期、淀粉积累期高于套作2︰2行数比;Chla、Chlb、Chla+Chlb块茎增长期显著高于套作2︰2行数比,淀粉积累期低于套作2︰2行数比;Chla/b值块茎增长期和淀粉积累期显著高于套作2︰2行数比;套作降低了3︰2行数比Chla和Chla+Chlb随生育期递减的速率。套作显著降低了马铃薯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气孔限制值(Ls),提高了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率(WUE),非气孔因素是套作马铃薯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因素;套作3︰2行数比的Pn、Gs、Tr、Ci显著高于套作2︰2行数比,WUE显著低于套作2︰2行数比。与单作相比,套作显著降低了两种行数比的大薯数量和大薯鲜重;套作2︰2行数比小薯数量和小薯鲜重显著降低,但套作3︰2行数比小薯数量显著增加,小薯鲜重差异不显著;套作3︰2行数比小薯数量和小薯鲜重显著高于套作2︰2行数比。总之,套作改变了马铃薯的光合特性,并显著降低了马铃薯块茎产量;2︰2行数比无套作优势(LER为0.88),3︰2行数比具有较强的套作优势(LER为1.24),在生产中宜采用套作3︰2行数比模式。
黄承建赵思毅王季春王龙昌赵勇蔡叶茂滕艳高旭
关键词:单作光合特性
马铃薯/玉米套作对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以单作玉米为对照,设置2︰2和3︰2两种马铃薯/玉米套作行数比,研究大田套作条件下玉米光合特性的动态变化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显著降低了玉米整个生育期叶面积指数(LAI);比叶重(SLW)生育前期显著降低,乳熟期与单作差异不显著;Chla、Chlb、Chla+Chlb套作3︰2行数比整个生育期显著低于单作,套作2︰2行数比生育前期显著低于单作,乳熟期差异不显著。2种行数比叶绿素a/b值拔节期套作低于单作,吐丝期高于单作。与套作2︰2行数比相比,套作3︰2行数比LAI苗期差异不显著,生育后期显著低于套作2︰2行数比;Chla、Chlb、Chla+Chlb生育前期显著高于2︰2行数比,乳熟期差异不显著;叶绿素a/b值吐丝期和乳熟期显著低于套作2︰2行数比,生育前期差异不显著;SLW整个生育期差异不显著。2种行数比玉米套作和单作PAR、Pn、Gs、Tr、WUE均随叶位的降低而降低。套作降低了玉米下位叶的Pn、Gs、Tr,提高了下位叶的Ci,上位叶Pn、Gs、Tr、Ci套作和单作差异不显著。上、下叶位的PAR套作均显著高于单作,上、下叶位的WUE套作与单作差异均不显著。套作3︰2行数比上、下叶位PAR、Gs、Tr均显著低于2︰2行数比;2种行数比上位叶Pn相近,下位叶Pn套作3︰2行数比显著低于2︰2行数比。下位叶Pn的降低套作3︰2行数比受气孔因素限制,套作2︰2行数比受非气孔因素限制。总之,马铃薯/玉米套作改变了玉米的光合特性,并显著降低了玉米的籽粒产量。套作2︰2行数比和套作3︰2行数比土地当量比分别为0.88、1.24,前者无套作优势,在生产中不宜采用,后者具有较强的套作优势,宜在生产中推广。
黄承建赵思毅王季春王龙昌赵勇廖采琴魏鑫郝艳睿蔡叶茂
关键词:马铃薯玉米套作单作光合特性土地当量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