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先道
- 作品数:16 被引量:87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汉化版SNOT-22评价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5
- 2008年
-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状况。方法采用中文版医学结局研究简表36项(medical outcome study short-form 36-items,MOS SF-36)和汉化版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条(sinonasal outcome test-22,SNOT-22),对2006年12月至2007年3月住院接受鼻内镜手术的64例CRS患者和2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QOL调查,并对汉化版SNOT-22量表进行考核。结果汉化版SNOT-22量表的可行性、信度、效度和反应度等性质均通过考核(P值均〈0.01),其中影响健康最重要的5个问题依次是:鼻塞、流清鼻涕、嗅觉或味觉减退、头晕和鼻涕倒流。CRS患者术前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10.19±6.37)与汉化版SNOT-22量表评分(33.77±14.90)的相关系数为0.233,表明二者之间有一定正相关性,但相关性不高。结论汉化版SNOT-22量表能有效评价CRS患者的QOL。CRS患者术前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与汉化版SNOT-22量表评分有一定正相关性。
- 吕威亓放高志强冯国栋袁先道金晓峰
- 关键词:鼻窦炎生活质量SF-36
- 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0例
- 李坤占小俊袁先道王建宏孙敬武魏永祥
- 经口机器人切除咽喉肿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探讨被引量:2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经口入路切除咽喉肿瘤的适应证、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共30例达芬奇机器人经口入路切除咽喉部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口咽肿瘤13例,咽旁间隙肿瘤7例,喉肿瘤6例,下咽肿瘤4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30~81岁,中位年龄56岁。结果30例患者均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经口入路完全切除,1例患者(3.3%)术中发现肿瘤为来源于腮腺深叶的多形性腺瘤,追加颈腮腺切口。平均机器人手术时间40.7 min,平均出血15.8 ml,平均经口进食时间5.3 d,平均住院时间9 d。所有患者均未行气管切开或下颌骨裂开。术后病理提示恶性病变共18例(60.0%),切缘阳性1例(5.6%),同期行颈淋巴清扫16例(53.3%)。除1例(3.3%)患者出现一过性霍纳综合征外,其余均无出血、声嘶、呛咳、伸舌偏斜、呼吸困难、面神经麻痹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1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2例(11.1%)颈部淋巴转移,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或死亡病例。
结论达芬奇机器人经口咽喉肿瘤切除具有术野清晰、手术路径短、出血少、创伤小、咽喉功能保留及美容效果好、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 房居高孟令照王建宏袁先道饶远生杨帆冯燕军魏永祥
- 关键词:耳鼻咽喉肿瘤微创性
-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内耳毛细胞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 内耳毛细胞对于维持听觉及平衡功能至关重要。但内耳细胞结构易受外伤、药物毒性、感染、遗传缺陷、年龄老化等多种因素的破坏,使毛细胞损伤,导致听觉及前庭功能障碍。目前人工耳蜗植入是这种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唯一可靠治疗方法,而相关研...
- 袁先道
- 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术间充质干细胞异种移植诱导分化内耳毛细胞
- 文献传递
-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内耳毛细胞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 内耳毛细胞对于维持听觉及平衡功能至关重要。但内耳细胞结构易受外伤、药物毒性、感染、遗传缺陷、年龄老化等多种因素的破坏,使毛细胞损伤,导致听觉及前庭功能障碍。目前人工耳蜗植入是这种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唯一可靠治疗方法,而相关研...
- 袁先道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内耳毛细胞耳蜗异种移植
- 文献传递
-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变应性鼻炎小鼠嗅觉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联合糖皮质激素是否可以显著改善变应性鼻炎伴嗅觉障碍小鼠嗅黏膜的炎症反应,对变应性鼻炎所致嗅觉障碍起到治疗作用。方法:利用卵清蛋白对实验组小鼠进行造模,选取变应性鼻炎伴嗅觉障碍的30只小鼠分为3组:组1给予地塞米松和大剂量银杏叶提取物(n=10);组2给予地塞米松和小剂量银杏叶提取物(n=10);组3仅给予地塞米松(n=10)。连续给药两周。观察嗅黏膜形态结构的改变,比较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4、IFN-γ、caspase-1的检测结果。结果:治疗后,组1小鼠嗅觉显著强于组3小鼠(P<0.05)。各组caspase-1水平第2周较第1周均有显著提高。各组小鼠IFN-γ水平第2周较第1周均有显著降低。组1及组2小鼠IL-4水平第2周较第1周明显降低。各组IFN-γ/IL-4水平第2周较第1周均有显著降低。结论:与单纯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相比,糖皮质激素联合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更好的抗炎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变应性鼻炎所致嗅觉障碍的治疗效果。
- 吴婵魏永祥PINTO Jayant Marian田俊袁先道占小俊
- 关键词:鼻炎变应性嗅觉障碍银杏叶提取物
- 达芬奇机器人经口切除喉及下咽肿瘤的初步经验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总结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经口切除喉及下咽部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6-07-01-2018-01-31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共12例达芬奇机器人经口切除喉及下咽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喉肿瘤7例,下咽肿瘤5例。结果:男10例,女2例。年龄30~81岁(中位年龄58岁)。12例均用达芬奇机器人经口入路完全切除,无中转开放病例。机器人平均手术时间为31.7min,平均出血量为12.3ml,平均经口进食时间为4.6d。术后切缘均为阴性,同期行颈部淋巴结清扫8例,术后辅助放疗7例。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3~20个月,1例颈部淋巴结转移,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或死亡病例。结论:在经选择的病例中,达芬奇机器人经口切除喉及下咽肿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外科方法。
- 孟令照房居高王建宏袁先道杨帆饶远生冯燕军魏永祥
- 关键词:下咽肿瘤微创外科
- 达芬奇机器人经口微创手术助手配合及效果评价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总结达芬奇机器人经口微创手术过程中助手的配合要点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6-06-01-2018-05-30期间共40例达芬奇机器人经口微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助手术中的配合要点,统计机械臂安装时间、中转开放率、术中机械故障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肿瘤切缘阴性率。结果:装机时间最初为50min,经过10例后稳定在15min左右。所有患者均用达芬奇机器人经口入路完全切除,无中转开放病例。术中未出现由于配合不当引起机器人故障及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得了阴性切缘。结论:助手要熟悉手术步骤,掌握机器人术式的操作规律,才能做到与术者配合默契,提高手术效率。
- 孟令照房居高袁先道魏永祥
- 关键词:微创外科
- 嗅觉训练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嗅觉训练装置。该嗅觉训练装置包括:储存器,其用于储存嗅素;散发器,其用于散发嗅素;连接部,其设置在所述储存器与所述散发器之间,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个开口并且分别与所述储存器和所述散发器连通;其中,所...
- 魏永祥姚淋尹仪晓立占小俊袁先道郭怡辰吴莹
- 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向内耳毛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验证在体外将人脂肪源性问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D-MSC)定向分化为内耳毛细胞的可行性。方法用特定的培养体系配合多种细胞因子定向诱导hAD—MSC向神经干/祖细胞样细胞分化,而后进一步将诱导后细胞与发育期鸡胚听泡细胞在体外进行共培养,以促使其向内耳毛细胞分化,通过免疫组化等方法对分化不同阶段的细胞特异性指标进行鉴定。结果hAD—MSC诱导后呈现神经干/祖细胞样的形态并表达其特异性标志,与发育期鸡胚听泡细胞共培养后表达内耳毛细胞特异性标志。结论hAD—MSC在体外可定向诱导分化为具有内耳毛细胞特异性标志的毛细胞样细胞。
- 袁先道闫曦杨华高志强李康华韩钦卢姗陈晓巍姜鸿赵春华
-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内耳毛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