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静

作品数:9 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农业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水稻
  • 2篇蓄水
  • 2篇生理特性
  • 2篇水稻生理
  • 2篇水分
  • 2篇灌溉
  • 1篇氮素
  • 1篇氮素流失
  • 1篇稻田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埋深
  • 1篇定额
  • 1篇蓄水灌溉
  • 1篇玉米
  • 1篇孕穗
  • 1篇孕穗期
  • 1篇生化指标
  • 1篇生理生化
  • 1篇生理生化指标
  • 1篇水稻生理特性

机构

  • 9篇河海大学
  • 1篇江苏省农村水...

作者

  • 9篇袁静
  • 6篇郭相平
  • 5篇郭枫
  • 5篇陈治平
  • 3篇蒋新会
  • 3篇章二子
  • 2篇刘展鹏
  • 2篇王青梅
  • 2篇黄锦珠
  • 1篇樊峻江

传媒

  • 2篇河海大学学报...
  • 2篇水利科技与经...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人民长江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年份

  • 2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旱涝快速转换对分蘖后期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4
2008年
采用测筒试验研究了水稻分蘖期旱涝快速转换前后的光合特性和生理活性.结果表明:旱涝快速转换后轻度淹涝处理,叶片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Cs)得以逐渐恢复;重度淹涝叶片的Pn,Tr和Cs均显著低于对照,且随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旱后轻涝和旱后重涝处理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CAR)的质量分数和叶绿素(a+b)的质量分数均低于对照.旱涝快速转换后轻度淹涝处理丙二醛(MDA)的质量摩尔浓度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重度淹涝处理则极显著高于对照.旱后轻涝处理有利于根系活力(TTC还原强度)的提高,表现出超补偿效应,而旱后重涝处理的根系活力则显著降低.
郭相平袁静郭枫陈治平
关键词:水稻生理特性
蓄水控灌模式下水稻耗水量及灌排定额初探被引量:6
2009年
提出了水稻“蓄水控灌”的概念。以杂交水稻“K优818”为试验材料,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蓄水控灌模式下水稻耗水量、灌排定额、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蓄水控灌模式下耗水量较淹水灌溉减少5%~14%;灌溉和排水分别减少21%~37%和25%~54%。籽粒产量略有增或降低,而灌溉水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表明水稻蓄水控灌是一种节水、高效、环保的灌溉模式,适于多雨地区应用。
郭相平蒋新会袁静
关键词:水稻耗水量水分生产效率
水稻蓄水控灌技术试验研究
本文综合分析了我国现有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于我国南方多雨地区的水稻蓄水控灌技术。其理论核心,是利用水稻对干旱和淹水胁迫的双重适应性,在降低灌溉控制下限的同时,进一步增加雨后蓄水深度,通过扩大稻田...
袁静
关键词:水稻灌溉技术
文献传递
水稻拔节孕穗期旱涝急转对其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7
2008年
采用测筒试验研究了水稻拔节孕穗期旱涝急转前后的光合特性和生理活性。结果表明,旱涝急转后各淹涝处理叶片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Cs)均得以恢复;随淹涝历时的延长,轻度淹涝叶片的Pn、Tr和Cs呈上升趋势,逐渐高于对照;而重度淹涝在淹涝后期出现下降趋势,逐渐低于对照。旱后轻涝、旱后重涝处理的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均出现降低趋势。旱涝急转后短期内(4 d)轻涝处理、重涝处理的丙二醛(MDA)浓度相对有所下降,且下降幅度与淹水深度呈正相关;而长历时淹涝(7 d)后重度淹涝的MDA浓度增加并高于对照。旱涝急转后轻涝处理有利于根系活力(TTC还原强度)的提高,表现出补偿和超补偿效应;重涝处理短期内(4 d)也有利于根系活力的恢复,但淹涝后期(7 d)根系活力低于对照,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袁静蒋新会黄锦珠章二子
关键词:水稻拔节孕穗期旱涝急转生理特性
采用PEG模拟干旱胁迫及复水玉米光合补偿效应被引量:19
2007年
采用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胁迫方法,研究玉米五叶期水分胁迫期间及复水后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光合参数和可溶性糖的补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胁迫期间叶片叶绿素含量、PSⅡ原初光的转化效率(Fv/Fm)和PSⅡ的潜在活性(Fv/Fo)、光合速率均降低,而可溶性糖浓度升高,且降低幅度和升高幅度与胁迫程度正相关;复水后,叶片叶绿素含量、Fv/Fo和Fv/Fm、光合速率及可溶性糖浓度均逐渐恢复,出现补偿和超越补偿效应,恢复所需要时间与胁迫程度正相关.胁迫抑制植株生长,导致同化物消耗减少并在叶片内堆积,光合作用降低,表明旱后复水玉米的生长补偿与光合补偿之间具有正反馈机制.
郭相平刘展鹏王青梅郭枫袁静陈治平
关键词:玉米水分胁迫复水
稻田氮素流失及控制措施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8年
随着国内外对稻田氮素流失的研究日益深入,对稻田氮素流失及其控制措施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稻田氮素流失的机理、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对控制稻田氮素流失的措施和方法进行了总结。
陈治平郭枫袁静蒋新会章二子黄锦珠
关键词:稻田氮素流失
蓄水控灌对水稻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采用小区试验,利用2007年试验实测资料研究了不同蓄水控灌模式下稻田水分综合调控对水稻光合特性和生理活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灌溉模式下水稻光合、叶绿素荧光、根系活力、丙二醛的变化规律,以揭示蓄水控灌模式下作物生理补偿效应的表现形式和产生的机理,以期为我国南方稻田制定合理的水分调控模式,实现生物节水以及雨水资源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章二子郭相平袁静樊峻江
关键词:水稻生理生化指标蓄水灌溉
水稻蓄水-控灌技术初探被引量:36
2009年
该文提出了水稻"蓄水-控灌"的灌排新模式,即在保持较低灌水下限的同时,提高雨后蓄水深度,以充分利用水稻的抗旱、耐淹特性,提高降雨利用效率。以杂交水稻"K优818"为试验材料,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蓄水-控灌模式对水稻耗水量、灌溉定额、排水定额、降雨利用效率以及对水稻农艺指标和产量的影响,并与淹水灌溉和控制灌溉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蓄水-控灌耗水量较淹水灌溉减少15.0%,而较控制灌溉增加20.4%;与淹水灌溉和控制灌溉技术相比,蓄水-控灌水稻本田期内灌溉定额分别减少了20.8%、46.9%,排水定额减少了83.9%、87.2%;降雨利用效率增加36.84%、48.02%。蓄水-控灌模式下水稻的株高、有效穗数均高于淹水灌溉,叶面积指数低于淹水灌溉,经济产量高于淹水灌溉和控制灌溉。上述结果表明水稻蓄水-控灌是一种节水高效的灌溉模式。
郭相平袁静郭枫陈治平
关键词:节水水稻
地下水埋深对作物的影响研究现状被引量:29
2008年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地下水埋深对作物的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地下水埋深影响作物土壤水分吸收和盐分运移,影响作物生长发育、产量。适宜的地下水位能够改善作物的土壤环境,提高根系活力,增加作物产量。最后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郭枫郭相平袁静陈治平刘展鹏王青梅
关键词:地下水埋深作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