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计道珺

作品数:17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化学工程
  • 4篇理学

主题

  • 14篇纳米
  • 8篇碳纳米管
  • 8篇纳米管
  • 4篇形貌
  • 3篇多壁碳纳米管
  • 3篇莫来石
  • 3篇SIO
  • 3篇CVD法
  • 3篇超临界流体
  • 3篇超临界流体干...
  • 2篇溶胶
  • 2篇碳管
  • 2篇纳米材料
  • 2篇纳米莫来石
  • 2篇纳米碳
  • 2篇纳米碳管
  • 2篇AL
  • 2篇产率
  • 2篇催化
  • 1篇电弧法

机构

  • 17篇武汉科技大学
  • 8篇武汉钢铁(集...
  • 1篇中国建筑材料...
  • 1篇武汉钢铁股份...

作者

  • 17篇计道珺
  • 13篇汪厚植
  • 12篇李轩科
  • 10篇赵惠忠
  • 6篇洪学勤
  • 4篇杨熹文
  • 3篇陈家唯
  • 2篇雷中兴
  • 2篇张文杰
  • 1篇胡守天
  • 1篇陈龙
  • 1篇汪亚琴

传媒

  • 4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硅酸盐学报
  • 2篇武汉科技大学...
  • 2篇武钢技术
  • 1篇耐火材料
  • 1篇光散射学报
  • 1篇炭素技术
  • 1篇第八届全国耐...
  • 1篇中国硅酸盐学...
  • 1篇全国第二届纳...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6
  • 3篇2005
  • 7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碳源气制备纳米碳管的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本研究采用CH4和C3H6两种碳源气,通过有机气体催化裂解法,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分别制备出纳米碳管。并用XRD、TEM、BET吸附等方法对制得的纳米碳管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两种碳源气制备的纳米碳管,其形貌有所不同。
计道珺李轩科汪厚植
关键词:纳米碳管CH4C3H6丙烯
反应时间对CVD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产率和形貌的影响被引量:2
2002年
以甲烷为碳源气,以氢气为载气和还原气,以自制纳米NiO/SiO2气凝胶为催化剂,探讨了气相化学沉积法制备碳纳米管工艺过程中,反应时间对产物产率和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反应时间的延长,碳纳米管的产率不断提高,一定时间后增长趋于平缓,TEM图象表明碳纳米管的长径比也随之增加。
计道珺李轩科汪厚植洪学勤陈家唯
关键词:碳纳米管
纳米技术在耐火材料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3年
纳米技术作为一门崭新的技术 ,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纳米材料由于具有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隧道效应 ,以添加剂的形式加入耐火材料中 ,可显著提高耐火材料物理性能和使用性能。将纳米技术与传统耐火材料生产技术相结合 ,有望使耐火材料呈现新的生机。
计道珺赵惠忠李轩科汪厚植洪学勤杨熹文陈家唯
关键词:耐火材料纳米材料添加剂生产技术物理性能使用性能
纳米莫来石粉体的合成及其表征被引量:14
2003年
以异丙醇铝和正硅酸乙酯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sol—gel—supercritical fluid drying)制备了n(Al2O3):n(SiO2)为3:2的Al2O3-SiO2二元纳米气凝胶,通过中温煅烧,获得了纳米级莫来石粉体。用热重-差示扫描热量计(TG—DSC)、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及物理吸附分析仪等手段研究了经不同温度处理后样品的显微形貌、比表面积、微孔孔容分布及物相变化等规律。TG—DSC分析表明:在煅烧过程中,气凝胶的大部分质量损失(15.98%)在700℃左右已完成,在DSC曲线上450℃和1 105℃时存在2个因结构重整晶化的放热峰和850℃时存在1个非晶化的吸热峰;借助于TG—DSC,XRD和TEM分析手段,可以确定在纳米Al2O3-SiO2二元材料内,在1 015℃左右开始形成莫来石,在1 100~1 200℃期间就已完全转变成莫来石,1 200℃可得晶粒发育良好的纳米莫来石粉体;TEM和物理吸附分析仪测试结果表明:1 100℃和1 200℃所得纳米莫来石的微粒大小分别为30 nm和50 nm左右,比表面积分别为138.91 m2/g和95.81m2/g。
赵惠忠计道珺雷中兴汪厚植张文杰
关键词:纳米莫来石溶胶-凝胶超临界流体干燥煅烧
Al_2O_3-SiO_2纳米复合粉体材料的超临界制备及其性能被引量:19
2003年
采用sol gel法和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合成了Al2 O3-SiO2 纳米复合粉 ,并研究了该复合粉经不同温度处理后的显微结构形貌、比表面积、孔容分布、物相变化及分形维数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热处理温度直接影响粉体的显微结构特征 ,并决定其比表面积、孔容和分形维数 ;该复合粉体材料的莫来石化温度为 10 15℃左右。
赵惠忠计道珺雷中兴汪厚植张文杰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干燥SOL-GEL法莫来石
碳纳米管的制备和吸附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CVD法制备了碳纳米管,并用TEM、BET吸附和129Xe NMR对碳纳米管的表面和内部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BET吸附和129Xe NMR的结果对比分析,可以推断碳纳米管并非全部是中空的,而是被许多隔膜分隔成多个锥帽形空腔,这些隔膜一般为无定形碳,五元环或七元环。经过纯化后的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有望作为新一代的储氢材料。
计道珺汪亚琴李轩科赵惠忠汪厚植
关键词:碳纳米管纯化
碳纳米管的催化热裂解法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
2003年
以纳米级NiO/SiO2气凝胶为催化剂,以H2为载气和还原气,在适当的温度下,裂解甲烷等碳氢气体,得到了管径均匀、长度与直径比为100~1000的碳纳米管。同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催化剂和碳纳米管进行了表征。
计道珺李轩科赵惠忠汪厚植洪学勤杨熹文陈家唯
关键词:碳纳米管催化裂解
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NiO-SiO_2二元纳米材料及其结构特征被引量:7
2002年
简要介绍了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的发展及其基本原理,着重阐述了采用溶胶一凝胶(sol—gel)法和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得的NiO—SiO2二元纳米材料的组成对其结构的影响规律。用比表面与孔隙度分析仪、T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这种复合材料的结构特性。结果发现:在NiO—SiO2二元纳米材料中,随着NiO含量的不断提高,二元纳米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不断减小,而堆密度和孔尺寸不断变大,同时显微形貌由纤维放射状、束状变为椭圆状并逐渐过渡到颗粒更大的圆球状。
赵惠忠胡守天李轩科汪厚植计道珺陈龙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干燥纳米复合材料
硅微粉对Al<,2>O<,3>质自流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硅微粉由于其特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能对自流浇注料的流动性、体积密度、显气孔率、耐压强度等性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硅微粉的质量、加入量等方面研究硅微粉对Al203质自流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计道珺杨熹文朱秀英
关键词:硅微粉自流浇注料材料性能
文献传递
碳纳米管的批量制备及表征
采用自制的纳米Ni催化剂,以H为载气和还原气,在适当的温度下,还原甲烷等有机气体,经纯化后获得纯度高、性能优异的碳纳米管,同时对制得的碳纳米管进行了表征。选用不同的碳源,并调整工艺参数,可低成本大批量制备碳纳米管。
计道珺李轩科赵惠忠汪厚植杨熹文陈家唯洪学勤雷中兴
关键词:碳纳米管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