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英杰
- 作品数:54 被引量:199H指数:8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1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颈椎侧块钢板螺钉治疗下颈椎疾患16例
- 2007年
- 许英杰孙华陈庆胜
- 关键词:颈椎钢板螺钉
-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58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贾卫斗李素红杨博贵郑铁钢许英杰
-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性关节炎52例被引量:3
- 2010年
- 许英杰张文龙高彬李晓波
-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 寰枢椎椎弓根钉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上颈椎不稳28例被引量:1
- 2008年
- 郑铁钢贾卫斗许英杰云得才孙华
- 关键词:寰椎枢椎上颈椎不稳内固定植骨
- 阿仑膦酸钠联合活性钙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评价阿仑膦酸钠与活性钙联合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59例,试验组口服阿仑膦酸钠加钙尔奇;对照组仅口服钙尔奇,6个月后测定骨密度,评价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腰椎总骨密度变化率分别为-7.09%和-3.26%,2组变化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总有效24例,试验组为56例,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与活性钙联合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的疗效。
- 许英杰张文龙林晓燕
- 关键词:阿仑膦酸钠钙骨质疏松绝经期
- 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的整体修复及微型螺钉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钢板、螺钉等方法整体修复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38例(38髋)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患者资料。男29例,女9例;年龄为15~71岁(平均38.6岁)。骨折按Letournel-Judet分型:简单型骨折35例,均为单纯后壁骨折;复合型骨折3例,其中后柱伴后壁骨折2例,横形伴后壁骨折1例,均为涉及后壁的粉碎性骨折。所有患者均选择后方Kocher-Langenbeck入路,术中探查发现后壁粉碎合并臼唇碎裂及盂唇不同程度撕裂,选择微型螺钉或微型螺钉钢板系统修复粉碎骨折及碎裂臼唇,结合骨盆重建锁定接骨板桥接支撑固定,同时缝合撕裂盂唇,整体修复、重建以后壁为主的后侧关节结构。结果38例患者术后获12~36个月(平均17.6个月)随访。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按Matta标准评定:优36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38例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9-14周(平均10.2周)。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ede d'Aubigne & Postel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35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术后1例患者发生异位骨化,3例患者发生坐骨神经一过性麻痹。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关节疼痛、弹响、绞索、卡压及行走不稳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微型钢板、螺钉等方法修复粉碎的髋臼后壁骨折,同时缝合固定撕裂的盂唇,一期完成髋臼后壁损伤全修复,治疗合并髋关节后脱位的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 康锦马林郑铁钢刘晓伟许英杰赵明李铁军李永乐高杰乔文海
- 关键词:髋臼骨折骨板骨钉
- 改良Kocher—Langenbeck入路在髋臼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改良Kocher-Langenbeck(K—L)入路在髋臼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8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改良组30例,男25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42.6±13.8)岁,采用不离断外旋短肌群的改良K-L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必要时联合前路手术治疗。对照组28例,男24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45.2±10.2)岁,应用传统K-L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必要时联合前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患髋功能等。结果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94.2±32.8)min】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135.8±88.0)min],术中出血量[(220.8±96.7)mL]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405.5±95.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标准评定:改良组优24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3.3%;对照组优20例,良3例,可5例,优良率为8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8例患者术后获6~24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改良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分别为(10.1±1.9)、(9.9±2.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erled’Aubigne&Postel评分标准评定患髋功能:改良组优23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3.3%;对照组优12例,良6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为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K-L入路比较,改良K—L入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及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可以在髋臼骨折后侧入路中应用。
- 康锦马林郑铁钢刘晓伟许英杰李铁军赵明李超高杰乔文海
- 关键词:髋臼骨折手术入路
- 经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被引量:18
- 2006年
- 目的探讨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板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近期疗效观察。方法12例中Ⅱ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5例,齿状突不连3例,横韧带损伤4例。采用经寰枢椎椎弓根置入螺钉,以连接板将寰枢椎固定螺钉锁定,使寰枢椎得到稳定,在寰枢椎后弓间植入颗粒状骨。结果12例全部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0·5个月,均获骨性融合。1例术后出现枕大神经疼痛,经治疗1个月后痊愈。9例脊髓功能明显改善,2例略有改善,1例无变化。结论采用寰枢椎椎弓根钉板固定可以使寰枢椎即刻得到坚强的三维稳定,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手术方法。
- 贾卫斗郑铁钢许英杰云得才孙华
- 关键词:寰枢关节关节不稳定关节固定术
- 经椎弓根钉板内固定治疗上颈椎疾患的个性化设计及临床应用(英文)被引量:5
- 2010年
- 背景:上颈椎疾患从后路行椎弓根固定在国内个别大型医院虽已相继开展,但该手术仍为颈椎外科高难度手术。为了将手术风险降至最低,作者设计了一套个体化手术方案,并结合自行研制的椎弓根定位导向器行术中精确定位置钉,经检索相关数据库在国内未见报道。目的:提高内固定置钉的一次成功率及植入体的生物力学效应,利用辅助检查资料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制定简单、实用的个性化方案。方法:选择2002-01/2006-09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骨科患者31例。术中采用自制的寰枢椎定位导向器,根据寰枢椎椎弓根X射线-CT个体化测量的结果,确定进钉点、入钉的角度,选择直径及长度合适的椎弓根螺钉置入。寰椎椎弓根进钉点:左侧(19.93±1.32)mm,右侧(19.16±1.30)mm,寰椎椎弓根向内侧进钉角度:左侧(23.72±2.09)°,右侧(23.35±1.91)°,寰椎向头侧进钉角度(9.00±1.20)°。枢椎椎弓根进钉点:左侧(13.14±0.82)mm,右侧(13.85±0.79)mm。枢椎椎弓根向内侧进钉角度:左侧(24.52±1.26)°,右侧(20.42±1.42)°,枢椎向头侧进钉角度(25.00±3.00)°。结果与结论:①31例患者置入124枚椎弓根螺钉,1次置钉成功122枚螺钉,正确率为98.39%,有2枚因内倾角偏差不够,穿破椎弓根的外侧骨皮质而改为2次定位。②2例术后出现枕大神经痛,经对症治疗1个月后痊愈,2例螺钉穿破寰椎左侧椎弓根外侧壁,未发现脊髓、椎动脉损伤。③所有患者X射线平片显示寰椎完全复位,枢椎齿状突骨折处对位良好。CT片示螺钉与椎动脉的脊髓位置关系良好。④平均随访10.5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发现钉板断裂材料反应。无炎症、排异等宿主反应。⑤按JOA评分标准,优16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提示从生物力学角度实施植入体置入,可提高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成功率。
- 贾卫斗白桂有杨飞杨博贵郑铁钢许英杰云得才孙华
- 关键词:寰枢椎椎弓根
- 复发性髌骨脱位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8
- 2009年
- 王建华贾卫斗云得才许英杰郑铁钢孙华
- 关键词:髌骨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