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福岩

作品数:9 被引量:15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土壤
  • 4篇植被
  • 4篇下垫面
  • 4篇黄土丘陵
  • 3篇植被恢复
  • 3篇水土
  • 3篇水土流失
  • 3篇丘陵区
  • 3篇黄土丘陵区
  • 3篇降雨
  • 2篇水分
  • 2篇水土流失过程
  • 2篇土壤侵蚀
  • 2篇坡面
  • 2篇黄土坡面
  • 1篇液流速率
  • 1篇油松
  • 1篇植株
  • 1篇深层土壤
  • 1篇深层土壤水分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生...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学研究院

作者

  • 9篇贾福岩
  • 8篇陈利顶
  • 7篇卫伟
  • 6篇杨磊
  • 1篇汪亚峰
  • 1篇余韵
  • 1篇于洋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自然地理学创...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黄土丘陵区坡面形态和植被组合的土壤侵蚀效应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以位于陕北黄土丘陵区的羊圈沟流域为重点研究区,针对不同坡面类型(坡长、坡形、坡度)和植被组合进行野外土壤采样,利用137Cs元素示踪方法评估坡面的土壤侵蚀效应。研究发现:1坡面形态对土壤侵蚀具有重要影响。自坡顶至坡脚,"直-凹"组合的坡型一般具有相对较低的土壤侵蚀模数,整体上起到"汇"的作用;但"凹-直/凸"组合的坡型具有相对较高的土壤侵蚀模数,在土壤侵蚀方面起到"源"的作用;其他坡型,如直坡、凸坡、"直-凸"和复杂性坡型的土壤侵蚀模数介于两者之间。2坡面不同植被空间配置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研究发现,坡面植被组合(自坡顶至坡脚)为荒草地-果园、有林地-其他植被类型组合和荒草地-其他植被类型的坡面具有相对较低的土壤侵蚀模数,起到了一定"汇"的功能,但人为干扰较为强烈的景观坡面(无水土保持措施)具有相对较高的土壤侵蚀模数,整体上表现为土壤侵蚀的"源"区。
陈利顶贾福岩汪亚峰
关键词:黄土坡面土壤侵蚀
水土流失过程对降雨和下垫面因子的多尺度响应
<正>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水蚀过程是多重因子交织的结果。本研究以定西市安家沟小流域内的降雨特性和土地利用/地表覆盖为基本着眼点,综合运用地面监测、数据搜集、遥感解译、多元统计分析等基本方法,分析和探讨了土壤结皮、植被类型及其...
卫伟陈利顶杨磊温智贾福岩
关键词:水土流失降雨下垫面
文献传递
水土流失过程对降雨和下垫面因子的多尺度响应
卫伟陈利顶杨磊温智贾福岩
关键词:水土流失降雨下垫面
黄土丘陵区坡面水蚀对降雨和下垫面微观格局的响应被引量:11
2012年
黄土高原严重的土壤侵蚀是降雨和复杂脆弱的下垫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微型小区尺度上(1.2 m×1.2 m;2 m×1.2m)模拟降雨技术为基本研究手段,定量刻画了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等基本降雨特征值对定西安家沟自然坡面上荒草、沙棘中位、沙棘下位、沙棘上位、结皮裸地和裸地等不同植株微观格局及其处理下的水蚀过程的影响.主要取得以下结果:①雨强和雨量对水蚀的发生均能产生显著影响,但以雨强的影响力更大;②前期土壤含水量与产流时间显著负相关,而与径流量和侵蚀量显著正相关.前期含水量相同时,不同植株微景观格局对产流时间发挥了关键作用;③不同植株及其微观格局遏制地表径流的能力迥异.在50~60 mm.h-1的大雨强作用下,有沙棘覆盖的小区径流系数仅为5%~8%,荒草地为25%,结皮裸地为45%,而裸地则高达63%;④有沙棘覆盖的小区中,沙棘在小区中所处的具体位置对于水土流失效应又极为重要,以沙棘下位的水土保持效果最好.
卫伟贾福岩陈利顶吴东平陈瑾
关键词:水蚀过程降雨下垫面植株
坡面尺度景观组合的水土流失'源''汇'效应研究
本文以位于陕北黄土丘陵区的羊圈沟流域为重点研究区,针对不同的坡面类型(坡长、坡形、坡度)和景观组合(景观类型、景观空间组合)进行野外土壤采样,利用137Cs示踪方法评估水土流失的效应.研究发现:(1)与自然坡面相比,采用...
陈利顶贾福岩汪亚峰
关键词:黄土坡面土壤侵蚀
黄土丘陵沟壑区深层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16
2012年
以甘肃省定西市龙滩流域为例,对比分析了不同坡位、坡度和坡向典型植被(柠条林地、油松林地、侧柏林地、苜蓿草地、荒草地和农地)0~8 m深度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状况。结果表明,不同植被和地形条件下,深层土壤水分的剖面分布特征均表现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地形是浅层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重要影响因子,而植被生长状况是深层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决定因素,植被生长越好则深层土壤含水量越低。坡度对深层土壤水分有显著影响,缓坡地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陡坡地。水土保持工程和耕作管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深层土壤含水量,可作为提高土壤储水的有效途径。
杨磊卫伟陈利顶贾福岩王子婷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土壤水分
微地形改造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52
2013年
干旱缺水和生境不良使世界上许多地区的植被恢复和生态改善面临困难。为了提高植被成活率、遏制土壤侵蚀和土地退化态势,国内外许多重点地区都开展了多种微地形改造与下垫面整地措施,使得地表生境和植被状况得到一定改善。但微地形改造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研究仍严重滞后于实践的客观需求,许多关键效应和科学机理不明。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区和自然地理单元上开展的相关研究。认为微地形改造对土壤属性和微生境、降雨入渗和水蚀过程、植被恢复的效果及其生态服务功能发挥等多个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并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同时指出当前微地形改造研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科学分类标准有待系统化、实地量化技术相对滞后、微地形改造的水文效应有待强化、影响植被恢复的机理不明等若干重要局限。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微地形改造的分类体系研发、发展微地形改造方式的定量刻画技术;设立野外定位站,跟踪监测其长期效应,并加强不同微地形改造措施的生态环境效应对比,为科学筛选和优化下垫面改造技术、服务区域生态改善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卫伟余韵贾福岩杨磊陈利顶
关键词:植被恢复生态建设水文过程下垫面
典型黄土区油松树干液流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29
2015年
蒸腾耗水是植被水分利用的重要方式和重要过程之一,对植物养分输送、生长发育、应对和缓解干旱胁迫以及改善区域微气候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半干旱黄土区的油松植被为例,基于四针式热扩散探针法监测树干液流的动态变化,探讨其蒸腾耗水规律,分析油松树种的水分利用方式及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油松的液流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不同月份的液流速率以4月最低,其次为10月、9月和8月,分别为0.024、0.057、0.062和0.071 m L·(cm2·min)-1.液流速率的日变化在各个时期都呈现昼高夜低趋势,夜间液流速率较低,但不为零.在降雨事件影响下,夜间液流量在日液流总量中的比重明显增加,是晴朗天气的3.9倍,而白天液流量所占比重下降31.8%.寒潮期间液流速率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对突变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油松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显著相关,对液流速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太阳辐射>水汽压亏缺>相对湿度>大气温度.
张涵丹卫伟陈利顶于洋杨磊贾福岩
关键词:液流速率环境因子土壤含水量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人工植被深层土壤干化效应被引量:36
2012年
科学评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干化效应是目前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一个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半干旱黄土丘陵区14种典型人工植被为例,通过构建土壤水分相对亏缺指数CSWDI和样地土壤水分相对亏缺指数PCSWDI,定量评估了不同植被深层土壤干化效应。研究发现:除农地和撂荒草地外,各植被深层土壤水分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升高,深层土壤水分含量同土层深度之间呈一元线性关系。不同人工植被深层土壤相对干化程度存在差异,以油松林地最高,杨树侧柏混交林地最低。不同植被类型受其自身蒸腾耗水、根系特征和耕作等影响,土壤干化的程度在剖面上存在差异,但总体趋势为随深度增加而降低。针阔叶植被配置模式土壤水分状况要稍好于阔叶纯林的配置模式。
杨磊卫伟陈利顶蔡国军贾福岩
关键词:黄土高原人工植被植被恢复土壤干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