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勤
- 作品数:21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室心肌重量的影响
- 2008年
- 心血管疾病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尿毒症患者的长期存活。左心室肥厚是慢性肾衰竭患者预测心血管死亡危险性的重要指标,因此,阻止左室肥厚防治心血管疾病,改善透析患者预后意义重大。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参与心血管及其他器官的损害,
- 李建飞温黎青赵勤王芳芳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紧张素左室心肌重量转换酶抑制剂慢性肾衰竭患者
- Turner综合征并Graves病、垂体性尿崩症一例被引量:2
- 2003年
- 彭依群廖二元毛季萍赵勤
- 关键词:TURNER综合征GRAVES病垂体性尿崩症
- 老年人骨密度、骨代谢相关内分泌激素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探讨
- 赵勤杨进李建飞张林潮肖运平邹劲涛陈刚漆洁殷萍
- 动脉粥样硬化和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的增龄性疾病。老年人中骨质疏松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并存。骨质疏松症与冠脉钙化相关性的基础研究比较多,但临床上从骨代谢相关内分泌激素角度,阐述骨代谢及冠脉钙化之间联系的研究未见有报道。该研究对70...
- 关键词: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骨质疏松症骨密度骨代谢
- 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应用的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韦建生杨进赵勤马觉民
-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围手术期应用替罗非班抑制血小板聚集
- 老年人骨密度、骨代谢相关内分泌激素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评估老年人腰椎骨密度(BMD)、骨代谢相关内分泌激素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68例,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腰椎BMD,多层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分析腰椎BMD和冠脉钙化积分及二者共同的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57.1%患者有冠脉钙化,47%的人群有骨质疏松症,26%有低骨量,平均BMD为(161.6士37.2)mg/mL,腰椎BMD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显著负相关(OR=1.35;95%CI,1.08—1.70)。校正年龄后二者的相关性降低(OR=1.19;95%CI,0.94—151),但仍呈负相关。进一步校正影响BMD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之间共有协变量后,腰椎BMD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显著负相关(OR=1.19;95%CI,0.81—1.74)。【结论】腰椎BMD与冠状动脉钙化显著负相关,这种相关性与年龄不相关,独立于影响BMD和冠状动脉钙化之间的共同的危险因素,并没有雌激素的影响。
- 赵勤李建飞杨进张林潮漆洁韦金儒
- 关键词:冠状动脉硬化骨密度激素类
- 不同剂量缬沙坦治疗合并高血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研究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评价常规剂量与高剂量的缬沙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2004年3月至2006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住院的3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n=15)和高剂量组(n=15),常规剂量组口服缬沙坦160mg/d,高剂量组口服缬沙坦320mg/d,疗程6个月。观察24h尿蛋白、血压、血清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及血钾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基本相似,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剂量组血清肌酐(Scr)从(141±53)μmol/L升至(186±61)μmol/L,GFR从(68±30)mL/min降至(61±32)mL/min;而高剂量组Scr[(141±62)μmol/L到(142±71)μmol/L]和GFR[(67±38)mL/min到(69±38)mL/min]在观察期间无明显改变;高剂量组蛋白尿下降更为显著(P<0.05);两组血清钾均无明显改变。结论对慢性肾小球肾炎伴高血压的患者,高剂量缬沙坦在减少蛋白尿、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方面更为有效。
- 李建飞温黎青刘伏友刘虹彭佑铭赵勤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 冠心病临床综合治疗策略系列研究
- 郭予洁韦金儒黎荣山唐泉蒋芳勇赵勤张雅莉卓柳安银剑斌吴
- 该项目属内科学研究领域。
简要背景: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持续升高,病残与病死率居高不下,长期以来严重影响着该区人民健康水平。冠心病在多种综合危险因素长期作用下起病,各种病变类型治疗策略不一,支架术中及...
- 关键词:
- 关键词:冠心病心血管疾病
-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慢性肾脏病蛋白尿的影响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观察螺内酯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蛋白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已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和(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age,ARB)治疗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短期(8周)接受螺内酯治疗(20mg/d),观察治疗后蛋白尿的变化,并进行评价。结果患者经过螺内酯治疗2周后,24h尿蛋白从(2.04±0.49)g降至(1.34±0.23)g,P<0.01;8周后降至(1.08±0.19)g,P<0.01。停用螺内酯治疗4周后,蛋白尿恢复至接近治疗前水平。治疗前蛋白尿与血浆醛固酮水平显著正相关(r=0.82;P<0.01);血浆醛固酮的基线水平与治疗后蛋白尿下降程度显著正相关(r=0.71;P<0.01)。治疗8周后,患者血钾从(4.4±0.1)mmol/L升至(4.8±0.1)mmol/L(P<0.01)。结论螺内酯能有效的降低CKD的蛋白尿,不良反应是有发生高钾血症的危险。
- 李建飞温黎青赵勤吴小宁王芳芳陈廷波
- 关键词:醛固酮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蛋白尿慢性肾脏病
- 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患者BNP的比较及临床价值
- 李建飞赵勤王芳芳陈廷波万红蓓刘思良闵艳刘蕾颖伍圣杰
- 慢性肾衰竭已或未接受透析的患者主要死亡原因均为心血管疾病,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是同龄对照人群的20倍,有研究显示,在肾功能严重损害行HD或CAPD的患者中,BNP可作为其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的预测因子。然而...
- 关键词:
-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血液透析
- 男性吸烟与骨密度及骨生化指标关系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探讨男性吸烟与骨密度及骨生化指标关系。方法用DXA仪测定腰椎及髋部BMD,用ELISA测定389例20~80岁健康男性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sBAP)、血清骨钙素(sOC)和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sNTX)。结果腰椎正位总体、腰椎侧位、髋部总体、股骨颈及Ward's区BMD均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各部位BMD均在20~29岁年龄组最高,29岁之后随增龄而缓慢下降;40~60岁各年龄组之间的BMD差异无显著性。除腰椎侧位BMD外,吸烟组其他各部位BMD显著低于非吸烟组;吸烟组的sOC和BAP显著高于非吸烟组,两组之间的sNTX差异无显著性。校正年龄与BMI后,烟龄与腰椎正位,髋部总体,股骨颈及Ward's区BMD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每日吸烟量与腰椎正位及Ward's区BMD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男性随年龄增长骨量丢失。男性吸烟者骨生化指标与骨转换水平增高,骨量丢失加速。吸烟等生活方式增高骨转换水平,影响骨转换的增龄性变化并加速骨量的丢失。吸烟是骨质疏松的一个危险因素。预防骨质疏松症(OP)应提倡戒烟。
- 杨玲凤赵勤张红伍贤平谢辉刘丽君单鹏飞曹行之罗湘杭廖二元
- 关键词:吸烟骨密度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