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重型
  • 3篇分子吸附再循...
  • 3篇肝炎
  • 2篇重型肝炎
  • 2篇护理
  • 2篇环系
  • 2篇分子吸附再循...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血液透析治疗
  • 1篇肾功能
  • 1篇肾功能衰竭
  • 1篇肾综合征
  • 1篇肾综合征出血...
  • 1篇透析治疗
  • 1篇人工肝
  • 1篇重型肝炎患者
  • 1篇重型肾综合征...
  • 1篇重症
  • 1篇综合征

机构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赵婕
  • 4篇李小燕
  • 3篇邓红
  • 2篇刘拉羊
  • 2篇李谦
  • 2篇吕芳玲
  • 1篇李小宁
  • 1篇刘芳丽
  • 1篇张朝霞
  • 1篇史君丽

传媒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分子吸附再循环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护理被引量:2
2006年
对45例重型肝炎患者采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45例行MARS治疗68次,结果好转31例,行肝移植4例,存活率为77.8%;未发生护理相关并发症。提示在MARS治疗的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及合理的护理措施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基础。
李谦史君丽刘芳丽吕芳玲赵婕李小燕
关键词:重型肝炎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护理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病人的护理被引量:1
2004年
应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molecularadsorbentrecirculationsystem ,MARS)治疗慢性重型肝炎 8例 (18例次 ) ,结果治疗后生化指标下降明显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认为完善的心理护理 ,严格的技术操作规程 ,严密的病情观察 ,及时的并发症处理等护理措施是顺利进行MARS治疗的保障。
李小燕李小宁邓红赵婕张朝霞
关键词:肝炎慢性重症分子吸附再循环护理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和评价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ARS治疗重型肝炎16例作为治疗组,21例重型肝炎采用综合治疗作为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及肝功能损害相匹配,分别观察两组病人的预后及单次MARS治疗前后病人的精神、食纳、肝性脑病、平均动脉压、重要生化指标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预后有明显差别,治疗组存活率62.5%(10/16),较对照组38%(8/21)明显提高,单次治疗前后肝性脑病均不同程度改善,平均动脉压上升,血清胆红素、肿瘤坏死因子及尿素氮明显下降。结论应用MARS治疗能明显提高重型肝炎病人的存活率,其作用机制主要为通过清除病人体内的有毒代谢产物包括胆红素、NO、肿瘤坏死因子及血氨等,从而减轻肝细胞的坏死,改善血流动力学,预防和治疗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是重型肝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刘拉羊邓红赵婕李小燕
关键词: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重型肝炎人工肝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治疗重型HFRS肾功能衰竭
2003年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透析 (CVVHD)治疗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4 8例重型HFRS少尿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CVVHD治疗组 2 8例 ,间歇性血液透析 (IHD)治疗 2 0例作为对照组 ,评判两组疗效 ,比较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肾功能恢复、缩短病程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在发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为 0例 ,并发症为 3例 ;对照组发生各种不良反应 12例 ,出现并发症 15例。结论在治疗重型HFRS少尿期肾功能衰竭中 ,CVVHD较IHD疗效好 ,可缩短病程 ,减少并发症 ,提高治愈率。
邓红李小燕赵婕刘拉羊吕芳玲李谦
关键词: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肾功能衰竭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
共1页<1>
聚类工具0